APP下载

当前我国农机化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2011-03-01李杏桔

河北农机 2011年2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李杏桔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我国经济明显回升,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生产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农机化发展正处于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结构改善、领域拓展、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 农机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1 农业机械化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

到2007年底,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1%,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左右,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2010年我国综合机械化水平跨越52%,机械化生产方式得到多数农民认可,由原来的次要地位转化为主导地位。活跃在农村的4000多万农机手,已成长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国处于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农业机械化日益成为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促进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1.2 农机化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基本确立。

广大农机工作者不断探索,对农业机械化的客观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建立了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思路是: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1.3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机化,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0年制定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与2004年全国人大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农业部和各省区市相继制定了配套法规和规章,涵盖了农业机械化各个领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4 农机购置补贴连年大幅增加,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农机购置补贴自2004年成为中央强农惠农政策重要内容,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近155亿,7年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达到了354.7亿元,带动了地方和农民的投入约1187亿元。补贴了各类农机具达到了1108万台套,受益的农户有925万户,拉动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04年的70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800亿元,农机市场产销两旺,取得了“利农利工、提升产业、助民增收”等一举多得的效果。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kW,比政策实施前的2003年增长了52%以上,年均增长7%左右。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全国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小型拖拉机达到1796.81万台,大中小的比例从2003年的1:14上升到2010年的1:5。薄弱环节的农业机械保有量迅速增长,比如水稻插秧机、玉米收割机的保有量分别达到了33万台和13万台,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27.7%和63.8%。

1.5 农机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机新技术推广步伐大大加快。

2010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52%,实现了农业生产从以人畜力为主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全国水稻机插秧和机械收获、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20%、60%和25%,与2003年相比分别提高14、36.6、23.1个百分点。马铃薯、油菜、棉花、花生等机械化取得阶段性突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实现了农业的节增本效,促进了粮食的稳产和增产。

1.6 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效益明显提升。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着力培育了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2010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5万个,作业服务总收入达到3700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超过2万个,入社人数达到33万人,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我国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合同作业、一条龙作业、租赁服务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作业领域从种植业发展到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及设施农业等领域。

2 农机化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2.1 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

2.2 各个作物、各个环节、各个区域的生产机械化发展不够平衡。

2.3 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4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

2.5 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2.6 农机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

2.7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8 农机补贴还不能足额满足农民需求。

2.9 基层农机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0 新技术宣传普及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3 我国农机化未来发展趋势

3.1 农机装备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

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配置更加合理。大马力、高性能、节能减排机械大幅增加。薄弱环节机械化将取得突破。水稻育插秧、玉米收获、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棉花收获、油菜播种和收获、甘蔗收获、农作物产后处理机械得到较快发展;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各领域各环节机械化协调推进。各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丘陵、山区农机化得到更大发展。

3.2 农机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国家对农机化科研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农机化新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等机械化清洁环保生产方式得到认可,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的农业机械得到推广,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得到应用。农机产品将在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同时,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性能、多功能和低能耗方向发展,注重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

3.3 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随着机具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松散型、小规模作业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农机专业户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是大势所趋。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将快速发展,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经营方式不断完善,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服务质量和效益将明显提高。

3.4 农机化工作机制更加健全。

只有创新机制,才能增强工作动力、激发队伍活力,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实现农机管理、推广、鉴定、监理等机构信息共享,紧密联动、步调一致。农业机械化涉及方方面面,农机农艺的融合,要求农机部门与相关部门必须形成齐心协力推动农业发展的良好机制。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不断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条件手段将不断改善,国家对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将逐渐加大。

3.5 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规模为175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国家将加大农机技术推广投入,对重点环节作业费用予以补贴,对农机服务组织实行税费减免、信贷优惠、用地支持、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用油保供等措施。对农机实行相关保险保费优惠,逐步实行免费上牌、免费年检等政策。财政、金融、税费、基建投资、用地等多种政策工具协调组合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将逐步完善,农机化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