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1-02-27刘军平

微循环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软胶囊丁苯脑缺血

刘军平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刘军平

本文2010-08-17收到,2010-10-04修回,2010-11-08接受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多较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尤以进展性脑梗死更是如此,目前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疗效多不理想。我科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前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0~75(68.12±8.29)岁,伴高血压28例,糖尿病 18例,冠心病8例,有卒中史13例。后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5(67.59±11.21)岁,伴高血压 24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5例,有卒中史9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伴发疾病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具有可比性。

1.1.1 入选标准:(1)病例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2)发病72h以内;(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呈进行性加重;(4)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的再次发病患者;(5)18~75岁住院患者,性别不限;(6)无全身严重并发症。

1.1.2 排除标准:(1)不符合以上入选标准者;(2)合并意识障碍者;(3)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4)有明显出血倾向者;(5)有出血史、消化道溃疡或血液系统疾病者;(6)其它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7)妊娠或哺乳妇女;(8)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9)对本药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治疗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脂,口服阿司匹林,肌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600U,1次/12h,疗程7天,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静脉点滴,1次/12h,疗程14天,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红花注射液20m l静脉点滴,1次/日,疗程14~21天,丁苯酞(由石药集团恩必普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9031011)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g,口服,3次/日,疗程14~21天。

1.3 疗效评价

分别于治疗后7天,14天,21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进行血、尿、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BI评分比较(表1)

2.2 不良反应

丁酚肽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均有3例患者发生梗死性出血,可能与梗死面积较大而应用抗凝药物治疗有关,其中2例治疗两周后谷丙转氨酶(ALT)由治疗前36U升高到72U,停药1周后复查恢复正常。3例有胃部不适感,未予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 论

进展性脑梗死多起病急、进展快,病势凶险,病机不完全清楚。国内陈兴洲等[2]研究认为其常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脑灌注减少,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血栓向近心端扩展有关。临床上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方法主要有:(1)使用溶栓药物促使闭塞血管快速再通,从而改变缺血组织的灌注;(2)使用抗血栓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改善缺血半暗带的微循环;(3)神经保护治疗。由于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要求严格,且相关的副作用较多,只有不到3%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接受溶栓治疗,故寻找更多途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很有必要。国内有学者研究认为脑缺血后神经元死亡主要表现为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分别涉及主动和被动细胞死亡机制。在脑缺血急性期,神经元坏死与凋亡并存,细胞坏死位于缺血中心区,细胞凋亡主要出现在缺血周边区,而在脑缺血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期,则以细胞凋亡为主,凋亡可能决定了最终梗死体积[3]。本研究表明丁苯酞治疗组在治疗后7天、14天、21天 ,NIHSS及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治疗组,说明丁苯酞软胶囊对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较好,这可能与丁苯酞软胶囊能够重构缺血区微循环、保护线粒体功能、恢复脑能量代谢、抗血栓形成、在脑缺血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期减少凋亡细胞死亡、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等有关,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失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一种值得选用的药物。

表1 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BI评分(±s)

表1 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BI评分(±s)

注:与对照治疗组比较,1)P<0.05;2)P<0.01

组 别 对照治疗组NIHSS BI丁苯酞治疗组NIHSS BI治疗前 18.50±5.23 35.13±11.45 18.24±4.02 34.68±10.15治疗7天 13.22±3.55 42.34±13.12 10.31±3.561) 47.20±18.311)治疗14天 8.05±2.29 57.49±11.86 5.24±1.322) 63.51±17.4322)治疗21天 6.37±2.43 68.11±12.26 10.00±1.241) 72.29±14.461)

本文作者简介:

刘军平(1969~),男,汉族,学士,主治医师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97~380.

2 陈兴洲,李宏建,曲东峰,等.恶化性卒中.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3,11(1):2.

3 周小琳,于首先.丁苯酞软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和神经元相关蛋白bcl-2,Caspass-3表达的影响.Apoplexy and NervousDisease,2009,26(5):591.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刘军平/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阳473000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商品名:恩必普)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5例随机分为对照治疗组和丁苯酞治疗组,前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脂,口服阿司匹林,肌注低分子肝素钙,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红花注射液;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g,3次/日,疗程14~21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项评分。结果:丁苯酞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R743.33

A

1005-1740(2011)01-0053-02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邮政编码南阳473000

丁苯酞软胶囊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

°医研信息°

猜你喜欢

软胶囊丁苯脑缺血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芪黄通秘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软胶囊中10种痕量元素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