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三产产值比重的相关分析

2011-02-23侯红蕊段志勇

地下水 2011年6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

侯红蕊,段志勇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

城市化水平(又称城市化率,城市化度,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本文以全市非农业人口数占全市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作为描述城市化水平的指标[2]。对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三产产值比重的作相关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也称作“人均GDP,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3]。三产产值比重分别指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 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西安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85——2009年。由于部分年份的人口统计数据是经过抽样调查换算所得,因此与实际人口数据存在一点误差。人均GDP、三产总值在统计过程中也不免会存在不精确的地方。但总体来看数据来源可靠,对本文的分析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2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变化规律

截止2009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6.59%,由表1以看出,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为47.42%,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赶超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据中国2010统计年鉴显示,中国1985年的城市化水平为23.71%,到2009年增长了22.88%的水平,平均每年以接近0.92个百分点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而西安市在这期间以平均每年接近0.44个百分点进行城市化进程,显然从城市化的质量上应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 西安市人口统计表

图1 西安市历年非农业人口和全市总人口对比图

对表1中的数据和图1的数据走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市在1985——1993年期间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以每年0.185 6%的速度缓慢增长,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西安市的项目建设相对较少,吸引的人口转移能力不足。从1994——2004年,西安市的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加速,以每年0.462 9%的速度加速城市化进程,这一现象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这一时期是西安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升级、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因此城市化进程加快。2005年以来西安市的城市化进程又开始缓慢前进,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基数大,非农业人口增长不明显。

3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三产产值比重的相关分析

3.1 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相关分析是一种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在计量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统计方法。相关分析仅限于测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变数具有相关关系者,其主要目的是计算出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变数间相关程度和性质。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为相关系数,是反映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表示为 r,它的值介于[-1,1]之间。当相关系数为正值时,表示两个要素之间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负值时,表示两个要素之间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越大,表示两个要素间相关程度越密切[4]。常用的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为:

3.2 相关分析的具体要素

本文用相关系数来研究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三产产值比重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现将收集的有关数据整理成表2,然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相关分析。

3.3 相关分析的结果

将表2中五个要素的数据值输入到SPSS中进行相关性分析,输出结果如表3:

从表3显示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可以看出:(1)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963,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正相关。(2)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942,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负相关。(3)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462,在信度水平0.05上呈显著的负相关。(4)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832,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正相关。

3.4 对相关分析的结果的讨论

(1)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正相关。1985~2009年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从36.50%提高到47.42%,提高了10.92个百分点,人均 GDP增加的幅度为31 362元,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则人均GDP增加2 873.10元。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均GDP急剧增加,正如相关分析得到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二者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动人均GDP的增加。由此可以得到,只有不断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人均GDP才能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表2 西安市历年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三产产值比重数据

(2)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城市是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即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集中的地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一部分从事第一产业的人群涌向第二、三产业进入城市,从而降低了第一产业的总产值。西安市的城市化进程正是反映了这一点,城市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负相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85年的15.22%下降到2009年的4.05%。

(3)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信度水平0.05上呈显著的负相关。整体来看西安市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85开始到目前为止,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也看到,其与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呈现出负相关,说明在西安市的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和建筑业并没有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反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有减弱的趋势,这一点是与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命题相背离的。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第二产业的产值却在增加,这一点是与城市化水平提高一致的。因此,第二产业推动城市化水平作用正在被减弱。

表3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其中“**”表示信度水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信度水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N表示所使用资料的个数。

(4)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对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贡献更加突出,两个要素在信度水平0.01上呈显著的正相关。日本地理学家国松久弥认为,现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第二和第三产业集聚行为所进行的过程。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后,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5]。这一点与西安市城市化所表现的特征极为相似。西安市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1985年的31.24%增加到2009年53.93%,与此同时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且按照国际惯例第三产业在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越来越强,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产业的门类众多,手工操作比例仍然很高,只有在城市中才能找到所需的大量的不同性质的劳动力,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4 小结

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直接表现为原来的以农业生产为生活需要的农业人口转变为脱离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非农业人口,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成为了工人和私营经营者,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带来了人均GDP的增加,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在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二产业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正在较弱,而第三产业的作用正日趋增强。特别是西安是重要的旅游地,旅游业将会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进一步推动西安市的城市化进程。第三产业在城市中将会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1]郑弘毅,夏清,叶冬青.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68—113.

[2]薛东前,代兰海.西安城市化演进过程的多层面分析与趋势预测[J].人文地理.2006,(5):99—102.

[3]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320329.

[4]张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87

[5]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3—96.

[6]西安市统计局.西安统计年鉴1986—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2010.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