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1-02-20费海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户籍管理户口户籍

费海涛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280)

对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的思考

费海涛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280)

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高职院校现行的学生户籍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需要,学生户籍管理工作面临改革。本文从高职院校户籍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户籍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并对完善高职院校户籍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在办学导向、教学体制、就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逐步深入,而现行的学生户籍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无法适应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需要,学生户籍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改革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一些思考。

学生户籍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多数学校进行了资源重组和整合,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管理难度加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户口迁移工作量大 高职学生集体户口具有人数多、流动性强、情况复杂等特点。虽然2003年国家宣布七项户口管理措施后,学生户口是否迁转由本人意愿决定,但这一政策并未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以我院为例,目前将户籍迁入我院的外省市学生总数近3000人,占外省市学生总数的60%左右,比例还在逐年上升。每年上千名学生的户口迁入和迁出,给学校户籍管理部门及辖区公安机关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也给学生入学、毕业离校带来诸多不便。

户口迁移手续重复繁琐 每年九月份新生入学,学院户籍管理人员将学生的户籍信息按照上级规定的统一格式上报学校主管部门,经过审核后,再到学校辖区派出所将学生户籍信息输入公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到市公安局再次审核,多个部门、多重管理。另外,新生户口迁入工作刚刚结束而次年六月份则要办理毕业生户口迁出工作,大量的学生变化常常造成户口数据内容的差错和丢失,继而影响派出所和学校正常的管理工作,同时也影响学生顺利离校,学生和家长意见较大。

户籍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学生入学后,学生户籍迁入派出所专门设立的学生集体户,所有学生都有统一的户主和居住地址,学生户口从生源地的常住户口变成了临时性集体户口。这种现象从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的角度来讲有很大的漏洞,是高职院校户籍管理中存在的一大弊端。

毕业后户口去向杂乱 按照天津市公安局要求,高职学生毕业后其户籍必须迁出学校。从我院毕业生的户口去向来看,学生可以选择将户口迁移至工作单位或迁回原籍。但由于个别省市地方政策,造成学生回原籍落户困难,户口迁移证只能放在家中,学生很有意见。个别学生甚至将户口迁移证滞留在学校,这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又常需要户口证明,需重返学校办理户籍证明或办理迁户手续,造成学校户籍管理部门管理难度加大。

学生户籍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学生户籍管理是国家户籍制度在学校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但目前的做法已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户籍管理模式简单 高职学生入学后,户口都迁入辖区派出所专门设立的学生集体户口里。因此,出现同一院校学生的身份证都是相同的住址,学校成为学生户籍信息的实际管理者,给学校户籍管理带来诸多困惑。即将毕业的学生,刚换领了第二代身份证,毕业后到了工作单位或原户籍地又要重新办理,这既浪费资源,又易造成身份证管理混乱,在日常使用及管理方面都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学生就业渠道与户籍迁移不同步 高职学生毕业时找工作的不确定性较大,学生的流动性也较大,对于户籍管理工作来说,管理难度增大。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辖区派出所采取在学生毕业之际将他们的户口迁往生源地或工作单位,造成学生因户口问题而来回奔波,造成不必要的财力、人力浪费。另外,个别毕业生离校后户口仍滞留学校,若他们触犯法律,相关部门根据户口信息追查到校,给学校造成极大困扰。

户口迁移自愿性大、随意性强 按照公安部2003年公布的户籍管理七项措施的要求,高职学生入学后是否迁移户口可根据本人意愿决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新生迁移户口的比例不降反升。以我院为例,2007年户口迁入我院的学生占当年外省市学生总数的52%,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58%。学生户籍迁移数量大,手续繁杂,管理难度逐年增加。

国家户籍政策宣传不到位 个别省市有关部门对户籍政策了解不深入,宣传不细致,造成学生对国家户籍政策不了解,甚至发生误解。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省市地方政策相对滞后,甚至与上级政策相违背。

学生户籍管理改革思路

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和各级主管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的户籍管理:

提高学校户籍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户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高,户籍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掌握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的户籍政策,主动向公安部门询问有关户籍政策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借鉴成功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户籍服务。

学校要加快信息技术建设,实现学生户籍网络化管理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公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借鉴公安部门的人口信息网络化管理模式的经验,构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完整的高职院校户籍数据库。通过与公安部门人口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既可降低户籍迁移过程中的错误率,又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以保证户口迁移的准确性、高效性。

高职院校应考虑使用暂住证管理学生户籍 高职毕业生的流动性较大,许多学生户籍所在地以及就业单位在户口接纳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么是人户分离,要么是集体户口。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尽量避免短期的户籍迁移。学校可借鉴公安机关发放暂住证的户籍管理模式,将高职学生作为暂住人口来管理,暂住证和学生证配合使用,减轻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压力,降低学生户籍管理成本,更高效地做好户籍管理工作。

国家改革现行户籍迁移制度,学生入学时不再迁转户籍 新生入学时不需从户口所在地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新生可持录取通知书及相关材料到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本人户籍证明,户籍证明可由学校户籍管理人员统一收取、管理,学生毕业时返还本人。学生在校期间所需的一切户口证明均可凭本人户籍证明、暂住证及学生证办理。

各省市应加快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各地区应抓紧研究制定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解决农业户口高职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与城市户口的学生一样享受社会保障改革带来的成果,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最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国家尚未出台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之前,为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户籍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掌握国家现行的学生户籍管理相关政策,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多加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对策,以便改进工作方法,从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稳步地发展。

[1]陈兵.浅谈大学生户籍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2]韩莉.高校户籍档案管理模式初探[J].兰台世界,2007,(15).

[3]李铁钉,田康顺.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改革趋势探究[J].兰台世界,2007,(7):29.

□有话职说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 富兰克林

G715

A

1672-5727(2011)12-0054-02

费海涛(1973—),男,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学生国防教育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户籍管理户口户籍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户口
excel工具在高校户籍管理中的应用
征婚信息
高校户籍管理模式探索
八类“黑户”可登记户口
浅析如何做好企业职工家属户籍管理工作
试论北宋户籍管理的特点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