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讨论中的“三欠”问题与改进

2011-02-20鲍小玲

中学语文 2011年1期
关键词:分组课堂教师

鲍小玲

当孔子和颜悦色地问“点,汝何如?”的时候,中国的语文教学已经出现课堂讨论的雏形,但这种讨论仅仅局限在师生之间,而且目的在于知识的传授。现代教育则从能力为先的理念出发,课堂讨论扩展到学生与学生之间,使讨论成为一种群体性交谈,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维能力。当代教学中对课堂讨论这一环节的重视,是教学观念转变、新课改理念实践的反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存在是自然的,不断改进当属必然。我们教研组同仁一致认为在课堂讨论中普遍存在着三个欠缺,导致课堂讨论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改进。

一、分组策略欠科学

现在课堂讨论中的分组不够科学,站起来发言的基本就是平时经常发言的那几个组,那几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之中,很多组员基本是不说话的,表现出习惯性的沉默,所以导致课堂讨论只是走过场。单从“讨论”来说,不应该过分强调时间、空间、对象和氛围,但课堂讨论因其有限制的时间和特定群体与合作伙伴,则必须要分组,否则无法进行。现代学校教育中的班级授课制,好处在于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短处在于这种教堂式的桌子排放方式,很不利于提供一种交流和讨论的场景与氛围。要适当安排座位排列方式,有效创设“无威胁”的课堂气氛;按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具体情况混合编组,形成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互补;小组内同学须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合作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并有专人表达讨论意见,以展示团队合作的成果。

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时,笔者以为这部分情感真切细腻又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文章有很多地方描写了地坛衰败的景象,揭示作者由死亡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具体要完成:(1)让学生为这一部分拟小标题,每组推荐一至两个小标题;(2)从所推荐的小标题中推选出最佳标题,并陈述理由。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拟定标题,所拟标题简洁凝练。怎么调动各组各位同学参与进课堂的讨论呢?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就课堂讨论如何分组做了探讨:

教师一:分组时教室的座位要适当地做些调整,例如教师将桌子摆成L型、矩形、圆桌形、方阵形或其他各种新组合方式,使学生与自己的合作伙伴面对面。这种座位编排的形式有利于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积极、自由有效地交流。

教师二:分组最好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组内成员要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搭配,彼此依赖,共同进步。组间在人员构成、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大致相当,平等竞争,但要这样分组须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了解精准,而且要求课堂座位大作调整,有时会显混乱。

教师三:分组时要尽量安排到每个学生。如文言文文字梳理时有主译者,有质疑者和共同协调者。问题探究时有负责组织协调的,有计时的,有朗读的,有担任记录的等等。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水平高的低的都有自己的一份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得其所,各显其能。

教师四:分组不能简单的以成绩的好、中、差搭配,应该是根据优势互补原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分组。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行但人缘好组织能力强,有的学生是公认的顽皮学生但他网络技术过硬收集信息能力很强……教师应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与优势,通过互补式分组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与精确预见。也可在学生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并征得小组成员的意见后,教师再做适当调整。

通过改进分组策略,学生拟出诸如“走进走出”、“心灵的复活”、“荒芜生命之地坛重生”等很精彩的标题。总之,正确的分组方案和方法,可使学生具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信心和机会。

二、活动时间欠充分

课堂讨论,是要在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独立思考问题后再相互交流意见,选择或整合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的。所以组织讨论活动的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同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和同伴探讨。但是在实际的课堂讨论中,学生缺少思考、讨论和展示的时间,这样就很难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组内某教师上《半张纸》一课时,在理顺了文中主人公两年的情感经历之后,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经历了半张纸上的回忆后未消极下去,相反表现出了尊重和直面现实的生活态度。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学生讨论两分钟不到教师就要求学生停下来,让学生展示。仅有两个学生展示之后,教师就向学生呈现了自己的理解。

课后,组内教师就活动时间欠充分做了讨论:

教师一:关于课堂讨论的环节,执教者的问题安排是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既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又可以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如果执教者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思考和讨论成果的展示,就会给课堂增加更多学生的声音,毕竟课堂是学生的,最量化的体现就是课堂时间的大部分应该被学生所用。

教师二:从整个课堂的时间安排来说,本人觉得不合理。马卡连柯曾说:“教育需要的不是很多时间,而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很少的时间。”①所以我以为要压缩两年内主人公身心经历的梳理,留给课堂讨论更多时间。

教师三: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放下言语权,信任学生,欣赏学生,期待不一样的声音。“答案的不唯一与差异性都是学生们创造的生动的教学资源。”②因此,我们应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只盯着教学内容事先安排的讲解。

在课堂谈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受到尊重,首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只有给学生以时间,他们才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爱学生就给他充足的阳光和自由。”③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抓住课堂讨论的时机,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个体思考、小组讨论、综合意见、代表展示。从而发挥集体思维的能效,使每个人都从中获得大量的启示。

三、教师点拨欠到位

课堂讨论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缺少教师适时地调控和点拨,会使课堂变得过分热闹,甚至混淆学生的理性判断,这对语文的教学是极有害的。

某教师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鉴赏文中句子环节时,“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细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些落寞。”让学生讨论作者怎么会觉得“细腻”、“清闲”,却又“落寞”呢?是否矛盾,为什么?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讨论有效,回答积极。一学生回答:不矛盾,扫街的一阵扫过后,扫去了脏物,街面变干净了,蓄含社会中反动的灰暗的东西被清除后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一条条扫帚的细纹”即是明证,故觉“细腻”“清闲”,又因这种轻扫也扫去了槐树落蕊带来的美丽轻淡的秋意,蓄含人生中一些美好东西也被时间的扫帚扫走了,所以倍感“落寞”。当时上课教师对此没作明确评价。课后我们教研组对此句子的理解和教师的课堂处理做了讨论。

教师一:我觉得对本课文中句子的鉴赏无需拔高,带有阶级观念去看作者眼中的风景和心情不合理。落蕊轻扫是即目所见,真实呈现,扫街的留下的条条丝纹是实实在在地落入作者的眼帘。因为作者心情的清凉感,所以才会即景抒情,有“细腻”“清闲”却又“落寞”之感。

教师二:这段落蕊轻扫的描述实像林黛玉收花葬花,既然是轻扫,自有细腻和清闲,难道谁见过迅猛快速地扫地之后会留下“一条条的丝纹”?因时间匆忙,心情烦躁而做的清扫该是留下杂乱的,硬邦邦的纹路。早晨铺得满地槐树的落蕊被轻轻地扫成一堆,被闲闲地收起,这就又有了文学的镜头的重现。花是文人眼中花,那轻扫之后的柔柔纹路也就又有了美丽的“落寞”之感。

教师三:整篇文章描写的秋是“清”“静”“悲凉”的。这里的景展示的作者的感觉是“细腻”“清闲”“落寞”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作者行文的构建而已,也是上下文和谐的需要。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作思考后的态度回应,有评价,不能让学生讲了就过。可以先承认其思维的创造性,然后提供一种更贴近文本的理解和思路,做到和而不同。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笔者以为,交换想法后,不只是每人有两种想法,而是每人原先的想法也得到修正、补充和提高,同时,甚至产生第三种想法。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生生交流思想,师生交流思想,师生与作者交流思想。课堂外教师独立思考课堂讨论实施中的问题,教师间进行讨论,交流思想是教育者的反思,是改善教学方法的最好途径,是教育思想生成和成长的肥料。

注释:

①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②缪水娟:《教师角色转变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③陈继军,虞晔如:《怎样让文言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分组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分组搭配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怎么分组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