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资打假的“怕”与“不怕”

2011-02-20江苏滨海县梁晓晴

中国农资 2011年5期
关键词:滨海县售假厂家

文|江苏滨海县 梁晓晴

众所周知,农资打假的呼声历来高涨,全社会对假农资可以说是喊杀声一片:主张严打者有之,主张施以重罚者有之。但年年回回次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假农资的制售依旧猖獗,假农资的坑农事件时有发生。为什么农资制假售假者“不怕”?其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执法部门——“权力寻租”成了公开的秘密,一些“潜规则”成了造假、售假者的“保护伞”,假农资自然就为所欲为了。

据说,哪些“怕查”哪些“不怕查”,生产厂家的业务员在推销的时候都会很直接地告诉经销商。何为“不怕查”?就是这类产品虽然都是不达标、偷减含量的劣质货,但不是很假。比如本来总养分含量是40%的,却标识为45%或48%或51%,要么就是把氯基复合肥标识为硫基复合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利于提高零售价格。这些复合肥在进入某市场以前,厂家早已和有关部门打好招呼,或缴上一定数额的“保护费”,得到了默许,达到了一种默契。由于进价便宜有利可图,而又没有任何的风险便有着很大的市场,经销商尽管放心大胆地卖就行了。

何为“怕查”?就是质量确实很差,或是厂家根据各经销商的要求,从包装到含量都是根据大家的事先约定专门灌装的。这类肥料经销商一般不会公开出售,比如在捆绑销售中,进价60元/捆的地膜,绑上一袋这样的复合肥,就可以卖50元/捆。因为要是捆绑一袋正宗复合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种做法虽然可恨,但还可怜,这也是很多经销商面对恶性竞争的一种无奈之举。

分析当前市场上假农资之所以屡禁不绝,看似很顽固,其实根本原因就是监管失控,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加以制止过。所谓的打假,打来打去,无非是为了一时新闻宣传的需要罢了,或是为了某些官员的形象塑造而已。如果他们都真的彻底打假了,那“外快”不就没有了吗?说的再严重一点,有些部门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有人能造点假。其实,如果执法者真正开打了,假农资就会“怕”得不堪一击,不然造假售假者就会总是“不怕查”或暗处伤农。

猜你喜欢

滨海县售假厂家
江苏盐城滨海县建立“产改”责任清单销号制
江苏省滨海县老年大学校歌
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有必要吗?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堵住制假售假的灰色空间
江苏滨海县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及展望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
尿素厂家的长期亏损牌能打多久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小经销商如何选择代理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