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喻体选用的附加用意摭谈

2011-02-19聂玉华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葛朗台喻体比作

■聂玉华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比喻是常见常用的修辞方法,一个典型的比喻,往往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往往是不同类型的事物,但必须具有相似性。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 ”与 “满月朗照 ”,“小睡”与 “淡云遮月”,其形的相似性显然难以捉摸,这实际上是追求一种神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追求神似的比喻与仅仅是形似的比喻相比,也许更能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形状相似也好,神意相通也好,其目的无非是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但有的比喻另有所图,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将头发比作雪,取二者颜色上的相似,形象生动地表现头发变白,人已变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贾母出场:“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同样是写头发白,李白说“成雪”,曹雪芹说“如银”,这不仅是作者联想习惯的不同,更是出于表达的需要。

吕叔湘先生说:“一般所说一个词的意义实际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意义,或者叫概念意义,另一部分是附加意义。”某些比喻句的喻体除了要形象生动地表达本体外,也许还有其他的用意,我们姑且把这个“其他用意”叫做这个喻体的附加表达效果。很多比喻的喻体具有附加的表达效果,举例概括如下:

一、交代特殊的社会背景

鲁迅在《药》中对西关外坟地的描写:“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这里作者把坟头比作“阔人家祝寿时的馒头”,简直是神来之笔。作者取“坟头”与“馒头”的形似,表现坟头之多,这层意思大多读者都会体会到。如果仅是为了表达这层意思,那么把“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换成其他形似的物体也未尝不可,那么鲁迅为何对“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情有独钟呢?仔细琢磨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关系。作者说“右边是穷人的丛冢”,既然是“穷人的丛冢”,里面埋的也许是些像祥林嫂一样“穷死的”人;“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这些“死刑和瘐毙的人”中也许大多是和夏瑜一样的,据此大概可以推知这些“死刑和瘐毙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穷死的”。阔人家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穷人受苦甚至死亡的基础之上的,鲜明对比道出了旧中国人吃人的社会本质,让读者看到了辛亥革命前夜中国封建末代王朝的政治腐朽、经济破产和民生凋敝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批判讽刺的效果

钱锺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里有这样一段话: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在。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这段话中,作者用“暴发户”和“野孩子”比喻新风气,用“谱牒”和“父亲”比喻古代的传统渊源,用“暴发户造谱牒”和“野孩子认父亲”比喻当时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在的现象,除了形象生动之外还是极具讽刺效果的,艺术地传达出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反感和否定。

三、帮助刻画人物的性格

巴尔扎克在《守财奴》中写葛朗台在女儿获得继承权后的表现:

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从这个句子的前后意思看,作者把欧也妮比作“金铸的一般”,好像是为了表现葛朗台对女儿的温柔和体贴。如果仅仅是为了起到这样的表达效果,把欧也妮比作“洁白的羔羊”也未尝不可,也许这样的喻体更有表现力。但作者选用“金子”做喻体,其用意显然不止于此。文章开始就指出,对黄金的贪婪是葛朗台这个资产阶级暴发户最基本的性格特征。为了金子,他撒谎、行骗、玩弄手段、不顾廉耻,即使对自己的女儿也不例外。在葛朗台眼中,只有金子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作者把欧也妮比作“金铸的一般”,非常巧妙地揭示出葛朗台“看见金子,占有金子”的卑劣心灵和爱财如命的性格。这样的比喻十分传神,力透纸背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个性特征。

鲁迅的《祝福》中也有一个相似的例子。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如果把句中的“木刻”换成“石雕”,似乎也可以形象地表达出祥林嫂已经没有了活力的特点。但是“石雕”往往让人联想到冷峻、伟大、坚毅、里程碑式的意义等,以“石雕”来比喻彼时的祥林嫂显然是失当的。这里作者用“木刻”而不用“石雕”,我们除了能感觉到祥林嫂已经没有了人的活力之外,还可以感觉到她质朴中的麻木。她在严重悲哀的长期侵袭、浸泡当中,已经被折磨得神情麻木,表露不出悲哀的神色,成了活僵尸。这样,读者对她的性格以及造成这样性格的原因可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表现人物特殊的心理

孙犁在《荷花淀》里写水生嫂等几个妇女探夫归来遭遇敌人时的情景: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高高挺出的荷花箭”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如果单是追求形状的相似、描写的生动,为什么不和朱自清一样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呢?所以作者用这样的喻体来写荷叶荷花肯定是别有用意的:一方面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与当时的战斗氛围相符合,暗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生动地表现了几个女人当时特殊的心理,她们希望“铜墙铁壁”能挡住敌人的船,挡住敌人践踏她们美好家园的铁蹄,希望那些“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出来保护自己,保护美丽可爱的家乡。这也许是作者巧用这个比喻的用意所在吧。

五、调动读者特殊的感觉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还有这样一个比喻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句子中作者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缕缕清香”,确实有些特别。“清香”是嗅到的,“歌声”是听到的,将嗅觉形象的“缕缕清香”用听觉形象“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表现出来,确实给人全新的感受。“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在修辞格上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通感”。这样的例子在其他文章里也有,比如“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本体是视觉上的“草坂”,喻体是听觉上的“充满幽情的乐曲”,二者给人的感觉一经沟通,“充满幽情的乐曲”悦耳动听之声,使“绿茸茸的草坂”似乎触手可及。这样的比喻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猜你喜欢

葛朗台喻体比作
月师
比作诗
老葛朗台性格特点及其形象意义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欧也妮·葛朗台》的人性寓言
烘云托月月更明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