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宣传培训在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的作用

2011-02-19张松张菲菲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1年7期
关键词:废弃物垃圾分类

张松,张菲菲

(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天津 30009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的条件更加优越。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长,其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资源,这些再生资源种类丰富、价值较高,但由于缺少回收利用机制,尚未得到有效回收,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同其他废弃物混杂在一起,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很多地方开展了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逐步推广建立由地方政府统一组织、由村民广泛参与的农村再生资源收集、分类、运输和利用体系。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生动、细致的培训教育,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农村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

1 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背景

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帮助农民减负增收,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农民消费商品数量的增长,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相关资料,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有2.8亿t。这些垃圾随地流淌或者渗入地下水里面,污染了水源和土壤,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农村垃圾中含有大量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如皮壳果核、剩菜剩饭等餐厨剩余物可制成有机肥料、禽畜饲料等,用于农业生产;秸秆藤蔓、禽畜粪便等可制成固体燃料或发酵生产沼气,用于取暖供热;废农膜、饮料瓶、包装物等经过收集、加工,可重新制作塑料制品。还有废旧农机、工具、车辆、电子电器产品等,含有大量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等,回收利用价值很高。但是,这些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往往混杂在垃圾当中,不仅其资源价值得不到利用,而且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大对农村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探索工作。江西、四川等地纷纷组织推动农村垃圾的收集处理工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建立了“村收集—乡运输—镇处理”等农村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各地在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中,往往以宣传、培训工作为先锋,从镇、乡、村层层宣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向村民介绍再生资源分类知识、技能,以及收集利用知识等。

2 宣传培训在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的作用

2.1 传达国家相关政策精神,推动政策落实实施

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国家政策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小康社会指引了方向和道路。作为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的重要途径和传播窗口,宣传培训在传达国家相关政策精神,推动政策落实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调动村民干部的积极性,建立共同参与机制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涉及到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村民是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主体。通过宣传培训,把垃圾减量、源头分类及进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政策文件、各地农村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改善以及农民可获得的切身利益等内容传达给村民,以调动广大村民干部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2.3 传播资源环境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

农村再生资源收集、分类、运输和利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宣传培训,使村民切实了解和掌握资源名称、类别、特性、经济价值与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并具备识别、分类等技能,能够参与和实施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工作,完成从“愿意”到“愿意而且能够“的素质提升过程。

2.4 形成舆论监督氛围,减少垃圾抛洒污染行为

农村垃圾的随意抛洒、堆积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村民日常生活习惯入手。通过宣传培训,帮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使之关注和重视清洁美好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改变随意抛弃垃圾的习惯,并能够从自身出发,不仅主动实施源头分类、资源回收和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而且能够监督和制止别人随意抛弃垃圾、污染环境的行为。以此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促使文明、生态的乡风民俗的形成和延续。

3 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宣传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都比较滞后,村民的思想意识仍较为传统、保守。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再生资源有序收集及科学分类等知识对村民来说,是新的概念、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村民们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实际,采取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便于村民了解和掌握。

3.1 宣传培训的内容

一般来说,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宣传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重大建设工程,为农村发展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正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环境的重要途径。只有使村民切实认识到,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村民才能够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废弃物收集处理工作中来。

(2)农村废弃物的分类及特性。

源头分类有利于后续的整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而了解农村废弃物的分类及特性是源头分类的前提。对农村废弃物的组成、分类,其中再生资源的特性、价值、识别方法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知识的普及是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宣传的重要内容。而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顺序,使村民认识到,废弃物中存在大量的、可用的再生资源,可为他们带来经济收益和资源收益,更加能够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3)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实践方式。

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一项村、乡、镇、县紧密联系、有序传送、分工合理的系统工程,甚至还要实现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对接。因此,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连贯的工作流程,得到各级主体的参与和配合,是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讲授较为普遍适用的工作运行模式,推动组织和机制的建立,也是宣传培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3.2 宣传培训的方式

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宣传培训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内容,在形式上也要有所创新,增强宣传培训工作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宣传培训形式要多样化,群众喜闻乐见,要用通俗的语言,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通俗化,容易被群众所接受。

(1)开展专家讲座和培训。

邀请从事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再生资源、环境保护等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农村干部群众就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问题进行讲授和培训。专家讲座和培训有理有据,内容系统,结合宏观形势和国家发展要求,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给予指导。

(2)发放宣传用品和材料。

可将再生资源分类知识、收集处理方法等印制在挂历、水杯、环保袋等物品上,发放给村民,通过日常使用和接触,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也可以专门制订传单广告、宣传手册、挂图、宣传画等,发放给村民,或者张贴在聚会地点、交通路径上,加强推广宣传。

(3)利用村镇有线广播。

利用村镇有线广播,定期进行专题播报,宣讲资源环境相关新闻、知识、政策动态等,提高村民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形成人人了解、人人参与的浓烈氛围。

(4)干部村民小组学习。

通过对村镇干部进行培训,再让他们与村民组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一起学习相关知识,消除疑难问题,摸索适合当地的工作方式。

(5)知识问答竞赛。

以县为单位,组织所管辖的村镇开展知识问答竞赛等活动。由各村、镇派出代表,组成队伍,到县城参加知识问答竞赛,设置各级奖项,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奖品,对获胜者给予奖励,提高村镇参与的积极性。

4 培养村民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意识

通过宣传培训,逐步培养村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和习惯。

4.1 以村干部、党员、儿童为宣传培训的重点人群

村干部、党员是村庄各项事务的组织领导主体,具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领导意识,对于村民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首先对村干部、党员等加强宣传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推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此项工作有高度认可,就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带动村民群众参与此项工作。

儿童是家庭的中心,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他们具有好奇心,容易接受新知识,对再生资源分类收集训练有较高的参与意识。对儿童进行教育、宣传和知识普及,不仅能够提高其资源环境意识,而且能够通过他们的行为,带动家长、亲属参与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中来,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 推动分类回收行为由利益驱动转向自觉实施

在各地开展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践中,在启动过程中,往往采用“用废纸换卫生纸”、“垃圾月票换购日用品”、“优秀再生资源分类家庭奖励”等奖励、奖金来吸引村民的参与,在此阶段,除了废弃物资源化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外,当地政府一般要进行大量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当经济激励减少或消退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行为也可能由于缺少经济利益的吸引而停止。因此,在经济激励的同时,应保持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的连续性,形成长期宣传机制,促进群体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使再生资源分类回收逐步由利益驱动行为转向自觉行为,从而形成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废弃物垃圾分类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