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2011-02-18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院务委员会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苏区作风干部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院务委员会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是当年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生动写照。在20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严酷的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广大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赢得了群众真心实意的爱戴和拥护,打造了中国革命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执政60余年之际,重温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主要内涵及表现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并谆谆教导下,在广大苏区干部忠实践行党的宗旨观念、推动各项革命工作的过程中形成和展现出来的,其主要内涵和表现有:

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苏区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关心群众生活到了无微不至的境界。他们坚决执行党的土地政策,分土地给农民,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切实的利益;组织耕田队、劳动互助组帮助群众生产,增加土地的收获,改善群众生活;把解决群众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读书上学校、疾病卫生、架桥修路、婚姻等问题统统提到议事日程上;甚至组织人员教妇女犁耙等等。这里列举兴国县长冈乡干部的两个例子:一个贫苦农民房子被火烧了,乡干部就发动群众捐钱帮助他;夏荒时,乡政府就从二百里外的地方粜了米来救济群众。总之,群众的一切大事小情,都是苏区干部所关切的。正是因为苏区干部贴着心窝子关心群众,苏区群众才发自内心地感慨“共产党真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从而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跟党走。

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工作方法。苏区干部十分注意工作方法,采取群众化的方式,且是每一个工人、农民所喜欢接受的方式。丝毫没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那一套,而是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并按照具体的环境,根据群众情绪,去做经济和战争及一切动员工作。他们还帮助群众建立工会、贫民团等群众组织,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注重通过以村子、房子为单位的群众大会去做宣传动员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尤其可贵的是,广大干部经常到群众家中访问,与群众谈心交心,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总之,苏区干部在工作中真正地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使群众围绕在党和苏维埃政府周围,他们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了责任,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组织者和领导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又一突出表现。当时,苏区处在省际边缘地带,加上反动军队的“围剿”和经济封锁,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打破敌人“围剿”,苏区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着支援战争和革命事业,“节省每一个铜板”。当时的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十个工作部门,各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办公;除少量技术人员外,广大干部没有薪饷;一双草鞋、一顶雨笠,就是苏区干部的“行头”;苏区干部还十分注意不增加群众负担,下乡进村办公,都是自己带米带饭,带点豆腐乳,只是把饭放在群众家里热一热而已。总之,苏区干部心中只有革命事业和群众利益,不惧任何艰难困苦,作出无私奉献。

模范带头,创造一等工作。工作带头,是苏区干部的自觉行动。为了保卫、建设和发展苏区,苏区干部在政治学习、军事训练、参军参战、遵纪守法、购买公债、发展生产、移风易俗等方面都走在前头,带领群众迅速完成各项任务。如在扩红运动中,广大共产党员、机关干部带头响应,甚至整个党支部、团支部带头报名当红军,在干部的带动下,苏区各县都涌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报名当红军的动人情景。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央苏区扩大的红军就达30多万人。苏区干部是模范工作者,也就出现了模范省、模范县、模范乡等一批模范苏区,他们团结和带领群众创造了“一等工作”,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围剿”和长期经济封锁,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之,苏区干部时时处处都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虽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应当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党员干部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强化公仆意识,要有爱民之心,把民生问题时刻放在心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标准,人民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高度关注就业、创业、教育、住房、医疗、出行、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尤其是要关心和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人心的实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使人民群众真正过得开心、舒心和放心,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

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须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根据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逐渐显露,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等新特点,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要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克服简单粗暴、动辄行政命令的工作方法;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运用现代传媒手段了解舆情,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增强网上群众工作的主动权,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本色。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要有忧患意识,对前进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要有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要公而忘私,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群众同甘共苦;要厉行节约,把有限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情趣高雅,坚决抵制各种诱惑,摒弃讲究排场、奢侈享乐等不良现象。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自觉做到率先垂范创先争优。先进和优秀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社会力量、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要求,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盏灯、一个支部一堡垒,在群众中树立起“主心骨”、“贴心人”、“顶梁柱”形象,带领人民群众扎实苦干,落实好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一流业绩。

(责任编辑:贺文赞)

猜你喜欢

苏区作风干部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苏区创业致富人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