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软件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的调查报告

2011-02-17施敏静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吴江2152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2期
关键词:软件院校人才

施敏静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吴江 215200

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软件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的调查报告

施敏静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吴江 215200

近些年,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高职高专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也逐渐成为一个为社会输送大量软件人才的窗口。但是根据调查显示,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正面临就业越来越难的局面,企事业单位对软件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计算机院系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根据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及软件相关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结合高职高专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于高职高专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

软件工程专业;高职;教学改革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企事业单位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据教育部相关资料显示,未来三年,我国约需要20万软件人才,而我国每年毕业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约为4万。从目前市场来看,“智联招聘”以2010年来看,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3月份21211个,4月份22118个,5月份25399个,6月份29800个,从企业招聘的岗位来看,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移动嵌入式工程师需求非常大。根据调查,2011年企事业单位至少需要25万软件人才。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但现实却是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担负起输送一线软件人才的重要责任,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但扔满足不了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呈现上升的趋势,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需求与供给的严重不平衡。

一、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矛盾

虽然社会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旺盛,但是每年又有数以十万记的应届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考研队伍日益壮大,公务员考试千人抢一岗的现象屡屡出现。关键的矛盾在于:根据调查显示:一、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一进单位就能即刻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对于岗位需求不需培训,能立刻上岗。二:刚刚毕业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不能带来经验,对于最新的技术及软件也不是非常熟悉,往往会出现,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到了发展迅速的计算机岗位,发现已经被淘汰,或是与实际操作的软件不匹配。由此可见,软件人才的短缺是一种相对的短缺,其实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上的一种错位。

二、现阶段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 学生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认知存在缺陷

基于现阶段的高考制度,很多学生录取志愿时是因为调剂,对于软件工程专业以及相关的就业方向并不十分了解。有些甚至高中时学习的是文科专业,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学起来有难度,对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了解专业走向,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对在校大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2、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当前,高职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数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使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对教学方法而言,虽然基本上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严重,对于学生的专业认知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不够,教材选择缺乏前瞻性,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3、师资力量紧缺

根据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多数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专科讲台,此类教师基本没有软件行业从事经历,职业实践的经历不够。尤其缺少对行业发展状况及最新资讯的了解,以书本知识为主传授学生,必然带来专业技术讲授落后,不适用的特点,缺少对新技术的灵活应变能力。

4、实验设备落后、学习条件不完善、软件资源不充足

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建立起计算机实训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有限,上机时间及实训环境难以满足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整体的实践教学设施比较差,硬件实训设备更新速度较慢,滞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软件更新换代就更加缓慢,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极低。

5、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调查,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要求较高,除了专业技能方面,还特别提到了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而这恰恰是高职院校教育所普遍缺失的。学校往往只注重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这在学生职业塑造方面是一大损失,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是不挑选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除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其他各项综合素质也是体现当代大学生风貌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

三、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正确学生定位,着力培养企业稀缺软件的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换句话说是培养“一线员工”,软件工程专业也是如此。针对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的问题,开展专业认知实习,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就业途径,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了解主流的软件开发工具。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合作互助、管理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快得适应岗位需求,完成岗位任务。

2、增强教师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培养

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高职高专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但是也不能忽略老师的作用。鼓励教师进修,继续深造硕士或是博士学位,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出国留学机会,以及各类的培训机会。多方面入手,给年轻教师提供良好的多样的深造交流机会。学校也可设立合理的、完善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通过以上的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胜任感,做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可定期聘请计算机软件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对教师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新动向。另外,也可组织教师到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积累真实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重点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要紧跟产业发展,及市场变化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与企业联系,进行合作交流,根据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可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的实训项目或是实训教材,真正得将理论用于实践,让实践检验理论。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及创新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大力开展与企业间的合作

高职院校的培养的就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一线高素质人才。针对这一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第一时间了解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培养输送能力全面,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积极拓展与企业间的互动,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的条件,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使学生在还未出校门时就了解企业的正常运转,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以企业要求为导向,学习各方面实用技术,减少了企业新员工的培养费用,可以做到一上岗就产生利润。学生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接受订单式培养的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以后的发展方向,不再为找工作所烦恼。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变的话题,高职职业教育下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当前的主流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坚持与企业合作办学,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是当务之急。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发展的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思路,寻求更完善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王健,等.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智祥.论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鲍守兴.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改革[J].教育科研杂志.2009(8)

[4]万雅静,等. 软件技术专业校企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10:(23):104-105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2.119

猜你喜欢

软件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禅宗软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软件对对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