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图书馆评审后的回顾和反思

2011-02-17赖小蓉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图书馆广东深圳518052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2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标准

赖小蓉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图书馆,广东深圳 518052

医院图书馆评审后的回顾和反思

赖小蓉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图书馆,广东深圳 518052

为保持评审成果,图书馆评审结束后应该有后续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图书馆应加强管理意识,把评审标准落实于日常工作的每一环节。

医院图书馆;医院评审;规范化;读者服务工作

暂停12年后,广东省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于2010年11月8日在深圳市重启。南山医院是全市唯一一家参评医院。早在2007年底,南山医院创三甲准备工作启动,此时距离上一次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已经过去了12年,三甲医院的建设尚无绝对的标准,也没有兄弟单位的经验可循。但是经过不懈努力,南山医院于2011年2月22日有幸成为新一轮三甲评审后首家挂牌的“三甲医院”。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服务,是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与医院评审相似,笔者所在医院图书馆在评审时也无绝对的标准、无兄弟单位的经验可循。而今深圳又有数家医院陆续开始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先行者,笔者将就如何在医院创等级中提升医院图书馆事业,医院图书馆如何加强临床一线的读者服务工作,谈点工作体会起到抛砖的作用。

三级甲等医院对医院图书馆的要求:

《广东省医院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三级综合医院,征求意见稿)——对图书馆考核评价标准》(以下简称《广东省医院图书馆考评标准》)中包含图书馆行政制度、硬件设施、服务设施、馆舍环境。[3]四项元素分值不高但分分值千金。

藉评审之机遇使图书馆工作更上层楼

每一次医院等级评审工作都能够从整体上推动了医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准备三甲评审,医院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一些平时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图书馆也不例外。院领导及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方面理性地执行上级的决定,另一方面本能地维护集体的荣誉,积极准备,查找自身的不足,并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弥补自身的某些方面的缺陷。[2]例如某些医院图书馆没有设置行政职务的馆长、图书馆长期挂靠科教科、某些医院责成病案统计人员兼顾图书馆日常工作、图书馆业务经费长期不足、基础设施无法改善等问题将依照评审标准一一得到纠正。因此,三甲医院评审能够分别在软件和硬件层面上推动医院图书馆事业的进步,藉评审之机遇,图书馆的工作将更上一层楼。

提高评审质量,增加评审后续监督机制

评审的过程存在着临时突击的因素,对于那些物力、财力投入多的图书馆,评审更容易取得好成绩。但是评审结束后,能否继续保持评审时的良好状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没有后续的检查与监督机制便难以确定评审成果是否持续,这往往会出现进两步退一步的情况。[1]针对如何保持图书馆评审工作的成果,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形成一个持续上进过程等要求,笔者有以下想法。

一、评审应数量与质量兼备

尽管《广东省医院图书馆考评标准》为医院图书馆工作开启了一盏明灯,但是其评审细则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评审重数量不重质量在评审条例中体现比较明显,例如考评标准规定“拥有100张病床的医院需配置面积为50m2~100m2的图书馆,以后每增加100张病床,图书馆面积需增加50m2[3]”。考评标准对图书馆的面积作出了要求,对阅览座位的数量也作出了要求,却没有规范面积和座位的“质”,即没有明确规定馆舍和阅览座位的环境和舒适度。

重数量不重质量最为突出的表现在对文献资源的评价上。医院图书馆评审条例不论是对纸质文献资源,还是对电子版文献资源的数量都作规定,即“县、区级医院图书馆纸制印刷型文献馆藏量为1.5万册,市级医院图书馆馆藏量为3万册,省级医院图书馆馆藏量为4万册以上。其中专业文献不少于总藏量的70%。至少要配备一种中文数据库和一种外文数据库的电子文献。[3]”评审讲究按量得分。毫无疑问, 医院图书馆评审对文献量规定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一定量的文献作基础,医院图书馆评审将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据。但是在重视文献数量的同时,也应当对文献质量加以关照,不能顾此失彼。固然文献的数量容易规范,而文献的质量难以把握,但不能因为难以把握就视而不见,就不作为评审的要素。图书馆藏书的质与量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量中求质,质中求量,质与量相互映衬。对文献质的评价,也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只要每个评委对评审馆的文献库进行必要的审阅,然后再对实物进行现场考察,就能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品质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逐步纠正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倾向[2]。

二、强内涵、重管理

把评审标准落实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用评审标准规范我们的每项工作。某些图书馆一味强调“迎评”,采用突击方式来迎接评审,常常无法按照原有的计划进行工作,打乱了工作的整体部署,出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带来隐患。如为了达到评审指标要求,不顾客观实际,不讲采购原则,大量采购,必然造成新的浪费。短时间购入大量图书往往会带来分编困难、库房不足、书架调整等问题。其实,图书馆的发展,特别是藏书体系的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不能用“一蹴而就”式的办法来完成[1]。

三、促进医院图书馆之间共建共享

医院图书馆要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就必须解决好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但由于资金分配和行政分属管理以及技术上的制约,资源共建共享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常常是议而不决,进展缓慢。然而,图书馆评审无疑是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发展的好契机,借着评审,领导专家一起讨论医院图书馆的发展,从医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研究、审视和落实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从而在思想上、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上都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动。[2]

四、评审有效期内实行不定期考核检查

笔者于《深圳医院图书馆与医院评审》一文中提到的,制定中国图书馆法和全国性的医院,是保证我国医院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广东省医院图书馆考评标准》已经问世,各省为战,亟待制定中国图书馆法和全国性的医院图书馆工作条例、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建议上级部门在评审有效期内要实行不定期考核检查。为了应付评审,个别图书馆在评审阶段会做表面文章,以次充好,编造数据,出现“检查要来,书架重排;评审一过,该错还错”,的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了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投机心理。评审晋级一旦通过,势必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另一方面也对“匆匆过客”式的评审形式提出了质疑。如果能够立足于动态测评、长效管理,促进图书馆整体工作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形式主义的滋生。

五、更好地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服务

大多数医院图书馆深层次的服务仍有不足,深化文献信息服务的层次是医院图书馆工作重点转移的核心所在,应不断地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为医、教、研、管理服务,为医院领导的决策做好参谋。而按照《广东省医院图书馆考评标准》要求,医院图书馆应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即针对医院医护读者的需要,帮助和指导读者查找和获取各种形式信息的过程,指导读者查询资料方法和途径,协助查找馆藏资料一般来讲参考咨询服务是我们基础工作,例如开展电话咨询,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使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和“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及“医学多媒体数字图书馆”等检索系统;提供传统的借阅信息查询服务、借书到期提醒服务、书刊续借服务、超期催还服务、预约到书提醒服务、证件挂失服务、推荐购书服务和定题服务等。[4]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态度。通过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重点工程之一就是医疗卫生信息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藉评审的机会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并在将来的服务中秉承三甲评审的精神,将会使医院图书馆更上一层楼。

[1]关春琦.评估过后话评估—图书馆评估标准应落实于日常工作管理 [J].图书馆学刊. 2010(6)32-34

[2]阮孟禹.图书馆评估的意义与缺失[J].图书馆建设.2006(2)102-103

[3]赖小蓉.深圳医院图书馆与医院评审[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16-18

G251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2.082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