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节能减排为手段 转变工业企业经济发展方式

2011-02-16郭学波天津市二轻集团天津300111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1年4期
关键词:能源资源工作

郭学波 (天津市二轻集团,天津,300111)

能源环境的承载力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节点。中国作为能源和资源消费大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而工业经济作为“资源经济”,普遍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节能减排工作就尤其重要。

一、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节能减排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约60亿吨,仅够开采20年,刚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另外,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大多数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工业企业作为普遍的能源消耗型企业,对各类资源有着绝对的依赖性。工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就刻不容缓。

(二)节能减排是减少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三)节能减排是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创造了条件,但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国际上各类环境检测标准日益严格,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节约能源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使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原料成份、能效、回收、废弃和处置等都能够符合环境标准,关系到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重视度不够,缺乏开展节能的积极性

从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制度的认证和建立、节能环保人力与资金的投入研究显示: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上认证比较基础、反映冷淡,制度建立的执行力度普遍不高,不完善是节能减排的瓶颈问题。大部分企业愿意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整个节能减排环境良好,但由于相关因素影响的原因,导致了企业节能减排的专员和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二)缺少技术、资金的支持

一方面,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无法准确及时的了解和选择节能降耗技术产品;另一方面,自身资金的限制,使企业在考虑节能减排成本与收益时的风险系数增加。

(三)节能成本较高,收益比率难以控制

在目前情况下,部分企业认为投入资金购买节能减排系统,成本高,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其效用,是否投入产出平衡还是未知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节能减排的风险。

(四)节能减排缺乏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政府应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前还是监督惩治为主,激励政策为辅,不能为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保驾护航。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推进和支持企业节能减排过程面临诸多风险:节能减排项目前期投资大,回报慢,风险不确定性高,使银行无法对项目前景、收益程度等做出准确判断。这时银行金融机构基于自身考量会慎重给予企业融资、信贷优惠,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三、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经济利润

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最终的归宿点都是对于经济利润的追求。因此而言,企业的经济利润是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影响企业经济利润的因素很多,包括: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节能减排的生产科技水平)、能源价格、企业节能减排的生产成本、企业节能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与认可度、企业节能的成本收益之比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收益,从而影响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因此,这些都是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子因素。

(二)经营者价值观

经营者价值观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所遵行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组织文化形成的根源,能够影响企业所有成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价值观。对于企业的节能减排,企业经营者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并且践行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去,并且为企业所有成员树立一个节能减排的标杆,将节能减排的价值准则制度化,用制度来引导整个企业都投入到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去,那么企业在节能减排实践中就会减少阻力,成功的机率就会较高。

(三)政府的监管与扶持

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执法和监察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重视和投入力度,而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也直接影响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政府的扶持力度也将大大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意愿。这些扶持不单是政策税收上的优惠,还包括节能减排需要的资金提供。企业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更好的实施节能减排工作。

(四)竞争者与客户的节能减排偏好

在同一行业中,竞争者的节能减排标准将作为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重要参考标准,他们的实施成本将重要影响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对于客户的节能减排的偏好,是企业节能减排的真正的源动力,只有契合了客户的标准才能真正获得客户的认可,从而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获得收益。

四、以节能减排为手段,转变工业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发展理念,提高企业认识

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当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加大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实现工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三)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单位产出能耗和物耗、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机动车每百公里油耗等消耗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明显偏高;能源利用效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效率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却明显偏低。节约能源资源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四)完善激励政策,健全市场机制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等完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增加实行差别电价的产品,加强高耗能行业用电限额管理,促进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建立健全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快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进出口政策。

[1]黄生琪,周菊华:我国节能减排的意义、现状及措施[J].节能技术,2008(2)

[2]李宏伟:节能减排的意义、障碍及实施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2007(11)

[3]周国兰: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绿色生态江西[J].中国发展观察,2008(3),18

[4]王海燕,赵刚,周元:工业工程节能减排的科技抓手[J].创新科技,2008(02)

[5]江滔,孙兴洋: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对策建议[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02)

猜你喜欢

能源资源工作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资源回收
不工作,爽飞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