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抽血信息管理在采血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2011-02-15陈莉红秦国柱

中国医院 2011年3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门诊标本

■ 陈莉红 秦国柱

门诊抽血信息管理在采血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 陈莉红①秦国柱②

信息管理 采血管 标本传递

通过门诊抽血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介入,利用计算机识别系统的功能,在采血和流转传递各环过程中重重把关。由于在计算机识别系统软件设计上具有拒绝错误操作并给予正确提示功能,只有正确操作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从而解决了过去人为操作不当引发的困扰,明显地降低了差错率,使工作效益和护理安全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530021 广西南宁市桃源路6号

②广西医科大学,530021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ns Region,No.6,Taoyuan Road, Nanning,530021,Guangxi Zhuang Autonomons Region,PRC

安全质量管理是当前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主旋律,代表医院质量最高水平和目标[1]。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是保障护理质量安全的前题,保证血标本的准确是保证抽血工作护理安全质量的关键,它的结果将影响医生的诊断和病人的冶疗。有研究表明,病人最在意的是采血标本的准确性,最担心的是弄错采血管,排在病人关注的首位[2]。频繁的标本交接与传递工作容易出现差错,这是始终困扰各大医院临床工作的一大问题[3]。目前,门诊工作人流量大、病种多,化验检查项目各式各样,病人在医院停留时间短,采血后随即离开,一旦发生错误则难以补救。在本院门诊,每天采血病人大约600多人,使用采血直空管约2000多支,而且采血管类型多,化验项目近百种,每项检验项目必须使用对应的采血管采血,然后采集后的血标本才能流转到十多个对应实验室。在这大量繁琐的工作中,通过人为传统的手工操作很难控制出错。因此,每天都会有使用采血管错误和标本流转错误及标本丢失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利用本院原有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平台,通过信息管理介入,由北京某公司设计,抽血室、化验中心、医院计算中心共同参与研制开发了门诊抽血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并应用到我们采血系统工作中。经过3年多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成效。由于软件系统在各环节上差错控制,杜绝了采血管类型选择错误和流转传递接收错误的现象,差错率明显降低。在2009年卫生部组织的“医疗质量万里行”的检查工作中,得到了专家组的认可和好评,也成为许多医院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的场所。

1 抽血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实现应用过程

首先,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通过用户名经密码进入操作系统,操作的同时计算机会对操作者的每个操作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监督记录了整个操作流程[3]。

1.1 采血管确认

当交费后的病人持就诊卡到抽血室刷卡抽血时,计算机系统会根据该病人检验项目自动形成一条电子信息,内容包括采血管类型、标本号、检验项目、检验科室、开单科室、病人ID号、姓名、申请时间、采集时间、收费标记等。信息的首项就是应使用采血管的类型,一方面为不熟练人员提供方面,更重要的是万一操作人员拿错采血管的类型,计算机软件系统会拒绝采血管使用通过,同时会提示应选择的采血管类型,使用正确后才能进入下一步采血操作流程。因此,通过机算计在源头把关,保证了采血管的使用正确。

1.2 病人确认

护士核对病人身份后,当病人面核对采血管上正联数字编号与副联上数字编号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撕下副联粘贴到病人门诊病历相对应的医嘱旁(副联由生产厂家提供,在生产时多加一条与正联数字相同可直接撕下粘贴的一组数字编号)。

1.3 接收流转确认

抽血完毕后,标本送捡员在接收标本并将流转到相应的实验之前,要在抽血室对标本逐个扫描,并将扫描后的标本放在对应检验科室的试管架上。当送检员将标本的流转指向错误时,系统会拒绝接收,并提示该标本应流向的实验室,只有流向正确,才给予通过,从而确保标本流转传递正确。

1.4 实验室确认

当送检员将标本送到相应实验室时,检验员再次扫描标本,只有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标本才给予接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系统拒绝接收,并给予退回,并记录退回时间、退回原因、退回方法,标本退回接收科室、接收人员、标本目前存储位置等。

2 讨论

2.1 杜绝采血管使用和流转错误,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由于该信息管理软件能根据检验项目自动识别采血管类型,只允许对应采血管类型通过,否则不能进入下一流程。同样采集后的血标本传递流转必须准确才给予传递和接收,否则拒绝通过。同时,对于错误的操作系统会自动给予提示,如“采血管选错误,请选择××类采血管”、“标本流转错误,请送往××实验室”,经过各环节重重把关,从而克服了因手工操作不当造成的差错,从根本上杜绝了采错采血管和送错实验室的现象,对不合格标本退回,也明确原因、记录交接人员、标本目前储藏位置,防止找不到标本或标本丢失。经过3年多运转,取得了明显管理成效,各环节的误差率明显降低。采血标本使用采血管的误差率由原来的0.412%降低至 “0”,标本流转接收过程的误差率由原来的0.542%降低至“0”,标本的丢失率由原来的0.312%降低到0.026%。

2.2 促进了管理水平提高,加强了工作责任心

在传统的标本管理过程中,大批量的标本采集和频繁流转传递完全依靠手工完成,很难做到有效管理。因此,经常造成用血管类型使用错误或血标本丢失去向不明、无从查找。由于责任不清,造成各科室之间相互予盾[4], 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自从本院使用了门诊抽血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后,由于每一步操作数据都会记录在计算机中,所有环节如操作科室、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标本流向、标本目前位置等,包括标本自身信息,计算机内部均有详细记录。由于信息系统管理监督了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可进入计算机系统查找,使标本的交接流转变得准确、透明,易于掌控,便于处理。即保证了标本准确和传递流畅,也有利于各环节监督管理,明确了责任,提高了工作人员责任心,进一步保障了护理工作质量安全。

2.3 诚信服务,防范医疗护理纠纷

标本的准确是抽血病人最担心问题之一,护土抽血操作前,在病人面前将准确无误的副联贴在病人的门诊病历上,病人取化验单结果时可直接看到通过信息网络打印出来的化验单上的标本号与门诊病历上的标本号是否一致,增加了标本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如果病人仍有凝问,同样可从通过信息软件系统,调出采血管,通过扫描采血管上的条形码,病人的信息均在电脑上清楚显示,从而解决了病人的凝虑,同时也为由此引发的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门诊抽血信息管理系统在我科运转3年多以来,明显降低了差错事故,保证了标本的准确和流转流畅的快捷,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

[1] 许方少蕾,孙晓敏,朱丽萍.门急诊输液信息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68.

[2] 赵文波,郭薇,单欣刚.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护理要求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06,27(8):980.

[3] 郑钒,余鸟.条形码在住院检验标本处理过程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7):60.

[4] 陈晓华,王立,陈群等.运送标本过程中使用标本条形码流程管理探讨[J].2008,8(12):62.

Application on outpatient phlebotom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phlebotomy nursing security

CHEN Lihong, QIN Guozhu

Chinese Hospitals.-2011,15(3):50-51

information management,phlebotomy,specimen delivers

Based on function of identification in outpatient phlebotom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hlebotomy and specimen deliver processes are strictly supervise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of refusing wrong operation methods and prompting right operation methods. Only when the operation is right, the next process will be developed. So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faults result from manual operation and improves nursing quality and working efficiency.

陈莉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注射室主管护师,护士长。

E-mail:chenlihongok@126.com

2010-12-08](责任编辑 王远美)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门诊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门诊支付之变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