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医疗知情同意告知的实践

2011-02-15孔晴宇

中国医院 2011年3期
关键词:同意书责任法知情

■ 孔晴宇 刘 欣

规范医疗知情同意告知的实践

■ 孔晴宇①刘 欣①

知情同意 告知

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合自身心血管专业的特色,以心脏内外科为试点科室,初步形成了心脏内外科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主要手术的新版医疗知情同意书的实践经验:即增加人性化前言,拉近医患沟通距离;书面说明替代医疗方案,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告知主体问题。

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务部,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安贞医院

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 of Medical Affair, Affiliated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ndingmen Wa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9, PRC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第七章明确规定了医疗侵权的情形及归责原则,其中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各医疗机构都在完善和规范医疗知情同意书。

我院参与了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和卫生部共同开展的课题《预防和有效处理医患纠纷的机制研究》,承担了在试点病房推行人性化的手术知情同意告知流程,规范手术知情告知书内容的任务。拟通过试点完善医院告知行为,制定相关流程规范,促进医患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沟通机制。

在课题实施前,我院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各150份。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患者在文化程度、收入两方面均处于中低端水平。在信息了解方面,患者最渴望了解到的分别是特殊检查选择、术后注意事项及医疗费用使用情况。对于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超过半数的患者归结为医患知识水平不对等;其次为社保体系不健全和医生态度、责任心。从总体来说,医患知识水平不对称和告知事项有限是造成医患纠纷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修订医疗知情同意书十分必要。

在中国医院协会推出《医疗知情同意书》模板后,我院结合自身心血管专业的特色,以心脏内外科为试点科室,广泛征求临床医务人员建议和意见,历经4次修订,初步形成了我院心脏内外科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主要手术的新版《医疗知情同意书》。现将修订中遇到的问题和修订后的亮点作一介绍。

1 增加人性化前言,拉近医患沟通距离

以往的《医疗知情同意书》,通常开篇直接介绍患者的病情,需要检查、治疗或手术项目,医生介绍起来显得格式化,患者听起来则显得生硬。新版《医疗知情同意书》注意到这一细节,特别增加了人性化前言,以温和的语气,向患者介绍该同意书的主要内容,使患者更易于接受,拉近医患沟通距离,增强彼此信任度。

2 书面说明替代医疗方案,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侵权责任法》明确提出了医疗机构需向患者说明替代医疗方案,《医疗知情同意书》模板特别增加了关于检查方案及效果评估的内容,需要医生填写每名患者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设计,使患者感觉被重视,加深医患信任关系,同时也尊重了患者的选择权。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每日心脏内科介入及外科手术量大,如果详细记录谈话内容,必定延长每例谈话和书写时间,增加临床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效率。经征求试点科室临床医生意见后,我院心脏内科和外科分别各自总结,将带有普遍性的替代医疗方案归类,归纳成条,列出常见备选项。同时增加备注一栏,便于医生在遇到特殊病例时书写。这样,既节省了医生的书写时间,降低工作强度,同时,也充分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 告知主体尚需探讨

《侵权责任法》规定,通常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告知,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实践中,医疗机构的常规做法是,在患者入院后,即签署授权委托书,之后患者的术前谈话、告知等均由患者授权的人完成。虽然签署了授权委托书,但是,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医院还是会遇到几种情况:如,患者自行入院,无家属陪同或家属并不知情。术前签字等均由本人完成。一旦患者出现昏迷、抢救甚至死亡等情况,患者家属找到医院,质问医院为何不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又如,即便患者在入院后签署了授权委托书,医院通常不会保留证明其身份关系等证件,对于身份关系,如何确认?这可能也是长期困扰医疗机构的难题之一。

我院在修订《医疗知情同意书》中,采取的措施是告知对象“扩大化”,即尽量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双签字,这样可能避免一部分因告知对象的问题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当然,此种做法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仍值得进一步商榷。

综上,新版的《医疗知情同意书》突出了语言人性化,在医患沟通中增加彼此的信任程度,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修订后的《医疗知情同意书》仍有不足之处,希望推广的同时能听到更多的声音,促进它的进一步完善。

Practice on standardization medical informed consent

KONG Qingyu, LIU Xin

Chinese Hospitals.-2011,15(3):5-6

informed consent, inform

Experience on implementing new informed consent on special test, treatment and surgery in cardiology in Anzhen hospital were introduced. Specific experience included adding humanistic preface to close the hospital patient relationship, written description altering medical programs to respect patient’s informed consent right and selection right. Problems such as informed subject for further discussion were also analyzed.

孔晴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务处处长、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

E-mail:kongqingyu@126.com

2011-01-06](责任编辑 郝秀兰)

猜你喜欢

同意书责任法知情
进ICU为什么要签那么多字
人体生物样本知情同意退出制度重塑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现状
临床试验电子知情同意:问题与展望*
《侵权责任法》保护范围及其特色之研究
知识产权对侵权责任法的冲击及回应
知情图报
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探讨
静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知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