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资源部公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

2011-02-15

中国钼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查明矿产品国土资源部

2011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向社会通报《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全面反映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开发、市场和管理等综合信息,包括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主要矿产储量状况、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矿产品市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管理、政策要点、地质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等内容。这是国土资源部首次向公众发布此类权威报告。

《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强化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信息支撑。加大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明显增长,国内矿产品供应能力不断增强,重要矿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中国待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巨大,优势矿产资源开发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报告》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更新大批基础地质图件,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磁调查分别覆盖陆域面积的23%和39%。通过12年的国土资源大调查,新发现了大批矿产地,铁、铜、钾盐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实现找矿重大突破,逐步形成藏中千万吨级铜矿、新疆罗布泊亿吨级钾盐矿和阿吾拉勒十亿吨级铁矿等一批新的资源接续基地。开展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和矿业权实地核查等专项调查工作,基本完成煤、铀、铁、铜、铝、铅、锌、钨、锑、稀土、金、钾、磷等13类重要矿产的潜力评价。我国矿产资源总体查明率平均为36%,待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表明,中国石油地质探明率为26%,勘探处于中期阶段;天然气探明率为15%,勘探处于早期阶段。

“十一五”期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3 708亿元,新发现矿产地2 839处,多数重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有新的增长。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和危机矿山找矿专项勘查取得明显成效。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铝、铅、锌和金等重要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发现或评价塔河和华庆等7个亿吨级油田,苏里格和塔中I号等10个千亿立方米级气田,新疆准东煤田奇台县大井-将军庙矿区等3个百亿吨级煤田,辽宁本溪大台沟等2个十亿吨级铁矿和西藏驱龙等2个千万吨级铜矿。危机矿山专项的实施,使得230个矿山平均延长开采年限15年,稳定矿山职工60余万人,一大批老矿山重新焕发生机。中央地勘基金发挥政策调控和降低风险的作用,促进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的衔接。从2006年到2010年,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增长14.9%,天然气增长25.9%;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增长15.6%,铁矿增长19.7%,铜矿增长14.1%。

《报告》称,“十一五”期间,国内矿产品供应能力不断增强,重要矿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我国已成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矿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煤炭、钢、10种有色金属、水泥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1位。自2006年到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增长28%,原油增长10%,天然气增长65%,铁矿石增长82%,粗钢增长50%,10种有色金属增长61%。

《报告》特别提出,中国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9年,我国稀土以占世界36%的储量支撑了全球97%的产量,锑以占世界38%的储量支撑了全球88%的产量,钨以占世界60%的储量支撑了全球81%的产量。

《报告》还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有效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积极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支撑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积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地质矿产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土资源部表示,今后国土资源部每年都将发布年度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会同矿产资源储量司、政策法规司、调控和监测司、规划司、财务司、地质勘查司、矿产开发管理司、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和油气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猜你喜欢

查明矿产品国土资源部
僧院雷雨(三)
论 “外国法不能查明”的认定
外国法查明中当事人查明责任被扩大化的问题研究及其矫正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主要矿产品形势分析
关于PPP项目尽职调查浅谈——以某矿产品运输专用线PPP项目为例
浙江省国土资源部门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研究
矿产品概念辨析
中国查明矿产资源约占总储量1/3总价值24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