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恩法则”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启示*

2011-02-14章成斌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大学生

章成斌

(温州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与伤人事件屡见报端,给社会、家庭和学校造成一定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群体也越来越大,而针对重特大安全事故反复发生的现状,“海恩法则”揭示了一个真理:看似偶然发生的事故,其实质是一种必然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1]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安全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具有共性问题的“征兆”、“苗头”等隐患进行排查处置,及时化解再次发生事故的各种致因,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反复发生。

1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与实践,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跨学科的研究较少;二是高校常态化地管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机构尚不健全,基本处于“有危机才介入”的状态;三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很多高校心理危机管理人员基本上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存在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由思政工作者承担的现象;四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缺少心理危机管理计划、应急手册以及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行动计划,对学校的各类人员缺少危机意识教育和训练;五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不够灵敏,每次恶性事件的发生都会有干预的时间窗口,由于预警机制不够敏度,造成信息不对称,失去危机干预的最关键时间;六是各高校之间的心理危机管理缺乏经验交流,由于“家丑不外扬”的原因,造成类似事件在不同高校重复发生。

2 “海恩法则”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启示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是指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关机制,具体指高校为避免或者减轻大学生心理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对应策略,包括心理危机的规避、心理危机的控制、心理危机的解决与心理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2]危机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它也总会有“征兆”和“苗头”。而作为高校安全工作,“海恩法则”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有六大启示,应以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把大学生心理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

2.1 高度重视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制度

“海恩法则”告之:事故的发生率跟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成反比,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并有制度有措施预先防范事故征兆,那么事故发生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启示:要重视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并有制度保障。

高校重视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制度迫在眉睫。中国心理专家樊富珉教授认为,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将近十万分之二十。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徐慧兰等人在对该校623人的调查中发现(有效问卷为610份):有89人(占总样本的14.6%)表述自己在一年内认真想过要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3]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志霞等人也从对7442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最近两周内“反复想到死、觉得死比活着好或想过要伤害自己”的人数占总体人数的1.3%,最近一年内有过想轻生念头的人数为5.5%。[4]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摆在高校思政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但当前的现状是许多高校缺乏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许多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仍停留在经验探索阶段,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制度。

2.2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和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海恩法则”告之:安全工作技术和制度很关键,但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最好的制度要靠人来执行。启示:要加强心理危机管理的队伍建设。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危机应急系统,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人员保证,组建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是预防恶性事件的关键。可建立由校、院系、班级组成的三级管理模式。一级危机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学生处、保卫处、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组成,可以对高校安全与稳定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危机事件及时做出决策;二级危机处置小组,由各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组成,这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是处置心理危机的最前线;三级危机管理辅助小组,由班干部、学生党员、心理委员等组成,是二级心理危机处置小组的眼睛和耳朵。各级小组之间要明确工作职责,保持信息通畅。当大学生心理危机出现时,心理危机管理组织机构要能快速启动应急的系统程序和处置体系,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管理工作。

2.3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预案制度

“海恩法则”告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工作必须要充分准备,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之后所有的工作程序要清楚。启示:要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预案制度。

制定高校心理危机预案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根据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特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案包括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即时准备、现场处置、事后处理、整体性跟进工作以及周围同学心理干预等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编写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手册,以便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更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心理危机一般有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三种情况。[5]不同类型的心理危机要有不同的预案。要让相关者参与学校的预案及行动。例如要让家长参与心理危机行动方案的评估,要与公安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等。各个预案要让危机发生时使各级组织与人员明白在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任务以及怎样工作等。

2.4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海恩法则”告之: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任何有关安全工作的细节、征兆和苗头必须及时加以重视、研判和处置,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留下隐患。启示: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提前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征兆是有效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前提。高校应及时为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心理咨询加以确定,明确心理危机管理的工作对象,对其相关数据要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信息,开展心理危机的排查,收集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健全心理危机学生信息库。对出现危机事件或危机苗头的学生要重点监测,如在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中显示,对因有抑郁症、人格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等而产生轻生想法的学生,要建立重点心理危机管理档案库,要每月动态分析其信息,不断跟进心理干预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对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2.5 心理危机干预走专业化道路

“海恩法则”告之:事故征兆靠大家,消除故障靠专家,借鉴他人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启示:心理危机干预要走专业化道路。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必须要走专业化道路,对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技术的事情,一定要有准入制度,在处置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有资质的专业团队对学生进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及时科学有效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时期。

2.6 加强心理危机恢复管理

“海恩法则”告之:亡羊要补牢,不能一错再错,吸取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错上加错。启示:要加强心理危机恢复的管理。

心理危机恢复管理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恢复管理扮演着善后角色,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反思,评估得失,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完善措施,以此找到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总结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的经验,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善后工作,消除心理危机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要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分析评估,总结提升,化危为机,并以此为契机对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必要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改进学校大学生危机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水平。

[1] 鲁开垠,章淑华,盖翊中,等.至尊管理法则[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93.

[2] 林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50 -152.

[3] 徐慧兰,肖水源,冯珊珊,等.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4):288-291.

[4] 陈志霞,杨静.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问卷筛查与个案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2):57 -60.

[5] 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52 -55.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危机”中的自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