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医学生情商教育 构建和谐就医环境

2011-02-14孙延斌向鸿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情商医患医学生

孙延斌,向鸿梅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坚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结构,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风貌。[1]从职业特征来看,医疗工作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职业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健康心理素质和法律修养,要善于沟通、协调,易于与他人合作。要牢固树立人道主义观念,在道德情感中应具有同情感、崇高的事业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情商教育自然地成为医学院校不可忽视的德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真正提高医学生的情商素养,改善医患关系,创建和谐就医环境,需要在医学生的情商教育方面探索新径,以期在卫生领域顺利实现社会效益。

1 情商的基本内涵及教育的伦理学基础

1.1 情商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

情商反映的是一个人情绪商数的高低,它是一种全新的人生社会成就的衡量标准。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成功(100%)=智商(20%)+情商(80%)。成功与高情商——持久稳定的情绪、百折不挠的毅力、执著追求的品质、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密切相关。

1.2 医学生情商教育的伦理学基础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伦理教育、提高其情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医患关系作为医疗过程中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首先具有普遍的伦理特征。伦理道德不仅为医患沟通确立价值导向,而且也为其提供行为规范和准则。伦理学不变的宗旨是寻求“善”的理论,寻求人生的幸福。“没有医学伦理学,医生就会变成没有人性的技术员、知识的传播者、修理器官的匠人或者无知的暴君”(《西塞尔内科学》17版前言)。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医患关系的伦理性质,决定了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对医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必要性。

2 医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2.1 医护人员健康心理素质培养决定了医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能够客观的自我评价、健康的情绪特征、坚定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的人生态度等。[2]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新的健康观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三维健康。[3]由于医护人员受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频繁的值夜班使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发生变化,有时必须精力集中地抢救急危重患者,也加重了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4]因此,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校期间的情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医疗服务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医学生情商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在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物质性服务时,还必须提供精神方面的服务,因此,无论从适应现实的竞争环境,还是从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来讲,医院都必须树立起全新的服务理念。

医务人员的基本责任就是关心病人的生命、同情病人、竭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增进人的健康,[5]这就蕴含了医生从业时要具有同情感、责任感和事业感。患者不仅需要医疗技术上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人文关怀。但是,有一小部分医护人员过分依赖高新医疗技术仪器的诊断,而缺少了“望、闻、问、切”,对病人的痛苦反应淡漠、麻木。医学发展若是缺少了人文关怀,就会失去应有的人性温度。笔者认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其从医的储备期——医学生时就应重视情商的培养,自觉接受人文关怀方面的教育。

2.3 情商教育体现了医学生储备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矛盾较为突出。医疗纠纷中50%以上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够造成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医生具有的沟通能力已经不是特长,而是作为医生所必须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医患纠纷中,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医疗事故、医疗差错、服务态度差、不良行为。服务态度差表现为医护人员的态度生硬,“只见病不见人”,对患者缺乏耐心,对晦涩难懂的医学词语不能够给予通俗的解释,缺乏同情心,操作动作粗暴等。另外,也包括对待患者或家属的询问或质疑时,缺乏自我调控能力,不愿重复,冲动易怒。[6]事实证明,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情商,注重医学生交流沟通的培养,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学会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对于化解医患纠纷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2.4 就业的压力决定了医学生情商教育的可行性

自我激励能力,谈的是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这是主体为趋向某一目标而做出的自我调动和自我发挥。当下,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传统的医学人才就业岗位已趋于饱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即便是初步就业,也还要继续参加职业医师、职业护师的全国统一考试,以取得行医资格。有的学生缺乏科学的择业态度和自我定位,初步就业后抗挫折能力不强,奉献精神不够,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薄弱,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时,承受能力较差,缺少心理准备,容易焦虑、急躁、逃避、自卑,这就使得对待医学生情商的培养十分可行。

2.5 职业生涯的发展使得医学生情商培养具有社会意义

医学生在未来从业的职场中,能否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和业务水平的磨炼都很重要。医学生能及时准确地对他人和自己的情绪作判断,是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素养。医护人员常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包括发生在与社会上其他人之间的,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医学生既要学会求知,也要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会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

3 医学生情商教育的措施与实践

3.1 医学生应注重自我的伦理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情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和教育以及个人自觉的锻炼和修养中形成的。[7]对医学生自身而言,一是要注重培养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学会察觉和认识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医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常要面对经受疾病折磨、求救心切的病人,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有同情心、责任心。二是加强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医学生应学会应付人生的挑战,坦然面对失败,在遭受打击、挫折时仍能振奋精神、自我激励。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欠缺、手术的失败、影像报告的失误等都有可能会出现,但仍要正确面对,积极热情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中去。三是识别他人情绪,进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未来的工作的医患之间等。在交往中要善解人意、推己及人,坚持真诚、主动、平等、交互的人际关系原则。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医患沟通力度不够,医患关系重在沟通,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进行沟通能力的训练,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情感隐私,应用便于病人理解的日常化用语代替医学专业词汇,进行沟通技巧的训练,注重交谈方式,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3.2 完善情商教育的组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情商教育与智商的开发一样,应有科学的组织管理系统。[8]在设计智商开发课程的同时,应将情商教育理念贯彻进去。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培训效果的反馈。情商教育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在学生工作队伍中,要强化辅导员的平衡意识,将不平等的压抑的师生关系调整至相对完全平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亲和力;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中,努力渗透情商类教育内容,注重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主要以考试来检查学生的成绩的做法转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的评价机制上来。真正做到彻底改变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的思想,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3.3 选好情商教育的时机,将情商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

大学时期的情商教育是中小学情商教育的继承和延续,意义更为深远,作用更为持久。医学生情商教育的时机分为三个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应将情商教育课程纳入计划。第一个阶段是医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这时医学生的可塑性强,以形象化培训和讨论为主,建立情商教育乐园,进行专题的学习,并设计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做人的关键性口号。第二个阶段是巩固和运用的时期,增设情商教育课程等,训练医学生团结、协调、宽容、忍让、合作、责任等能力。第三个阶段是临近毕业时期,可进行“择业观和创业观、社会适应教育”等。要教育医学生摆正心态、放低姿态,同时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机会总是等待自信的、有准备的人。

3.4 提高教师的情商素养,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医学院校的教师要为医学生树立榜样,自身就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人生观、优良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在道德、人格、心灵和情操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地处理好教学事务,确立融洽的同事关系、和谐的授课氛围。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结合医疗机构的工作现状,进行实例分析,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分析和处理问题。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团结协作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情商培养教育的一项措施。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所以课程内容多、时间紧、学习压力大。因此,宽松、开放、自由、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使其放松紧张的心情、宣泄情绪上的烦恼、调整平和的心境、施展多方面的才华。要在各种文体比赛中培养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从而营造高质量的情感生活。应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中,培养医学生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积极构建课堂文化,用课堂文化氛围开启学生的情商,形成师生互爱、互动和探索的课堂文化氛围。在师生联谊活动中培养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等,也是情商教育的关键点。

[1]徐伯慧.加强医学生情商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J].管理观察,2009,(17):197 -199.

[2]王晓红.大学生情商培养对策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61 -62.

[3]董恒进,曹建文,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4]申俊龙.新编医院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5]徐玉梅.论新型医德观[J].医学与社会,2005,18(8):38-41.

[6]杨萱,张宁.试论医学生的情商教育和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4):119 -121.

[7]许尔湘.谈当代大学生的情商培养[J].成功:教育版,2009,(4):225 -226.

[8]范俊峰,徐波.谫论大学生情商教育[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8(4):76 -78.

猜你喜欢

情商医患医学生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