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引风机回热式背压机驱动的设计及实践

2011-02-13陈建县

浙江电力 2011年12期
关键词:热式煤耗背压

陈建县

(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00)

0 引言

北仑电厂现有2台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和5台600 MW亚临界机组,是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同时还承担着北仑地区的工业供热任务。根据供热系统的设计,低压供热汽源由2台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提供,设计汽源为四段抽汽和高压缸排汽(对应二段抽汽)。机组高负荷运行时,由四段抽汽对外供热,低负荷时,汽轮机四段抽汽压力无法满足供热压力要求,则由高压缸排汽对外供热。由于目前机组平均负荷较低,大部分时间均由高压缸排汽经降压后对外供热,能量节流损失较大。

该1 000 MW机组的锅炉引风机设计采用电动机驱动,由于引风机为静叶可调结构,存在着很大的节流损失。同时,选择引风机电机功率时考虑了流量和压头裕量的最大工况(TB)点工况,在额定工况和低负荷工况时电机效率低。脱硫增压风机也存在同样情况。

根据以上情况,借鉴给水泵采用汽轮机驱动的经验,在2×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汽动引风机的技改工程中,采用了回热式、背压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设计方案,并已顺利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1 系统方案设计

1.1 背压式小汽轮机驱动引风机方案的难题

北仑电厂2×1 000 MW机组均是纯凝式发电机组,与常规背压式供热机组“以热定电”运行方式不同,机组首先需要满足电网供电要求,在此前提下对外供热。

如果用常规背压式小汽轮机驱动引风机,小汽轮机排汽仅排至热网,当背压式小汽轮机排汽量与热网供汽量无法平衡,无法同时满足电网电量调节和热网汽量调节的要求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机组供电负荷高时,引风机小汽轮机排汽量大于热网用汽量。

(2)机组供电负荷低时,引风机小汽轮机排汽量低于热网用汽量。

(3)机组启停和低负荷阶段,小汽轮机排汽参数低,不能满足热网要求。

(4)热网停运时,小汽轮机停运将导致引风机停运,从而导致机组被迫停运。

1.2 回热式背压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优点

基于回热基本原理,可将驱动设备的小汽轮机排汽引至热力循环,在回收工质的同时,将排汽的热量回收到热力循环的工质中,或将排汽引至辅汽或热网,回收排汽热量,从而提高热循环效率。

结合北仑电厂实际情况,采用回热式汽动引风机技术,除将背压汽轮机排汽供热网外,另将排汽引至除氧器、辅助蒸汽等用户。

背压汽轮机排汽量与热网供汽量的平衡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1)机组供电负荷高,背压汽轮机排汽量大于热网用汽量时,将多出的排汽引至除氧器、辅助蒸汽等用户。

(2)机组供电负荷低,背压汽轮机排汽量低于热网用汽量时,从系统冷段等处补蒸汽至热网。

(3)机组启停和低负荷阶段,背压汽轮机排汽参数低,不能满足热网要求,可将排汽引至除氧器等用户。

(4)热网停运时,背压汽轮机排汽至除氧器、辅助蒸汽等用户。

回热式小汽轮机系统的典型流程见图1。

1.3 蒸汽系统方案

根据对外供热的要求:低压额定(最大)供汽流量 300 t/h, 压力 0.7~1.2 MPa, 温度 250~300℃。基于回热式小汽轮机驱动引风机技术,为满足小汽轮机排汽对外供热参数的要求,小汽轮机供汽采用锅炉一级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为5.8 MPa,温度510℃,焓值3 460 kJ/kg,可提供背压汽轮机所需焓降。

低负荷工况排汽温度高时,采用冷段(5.9 MPa,360℃)混汽到小汽轮机正常进汽,调节热网供汽温度。

两台机组通过辅汽系统对外供热,引风机背压汽轮机的排汽可充分利用现有系统,接入辅汽系统对外供热。另外增加背压汽轮机排汽至除氧器的管路,满足机组启动、热网供汽参数与背压汽轮机排汽匹配的要求。

1.4 烟气系统方案

为达到深度节能的目的,在引风机采用回热式背压汽轮机驱动的同时,将原有脱硫增压风机拆除,合并引风机和增压风机。根据北仑电厂锅炉性能试验的结果,锅炉本体烟气系统运行阻力比设计参数小了约1 000 Pa,同时考虑引风机选型时有1.3倍的压头余量,经过分析核算,确认目前引风机的出力能满足与增压风机合并后的系统要求,且满足调速小汽轮机的运行匹配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本工程每台机组的汽动引风机采用现有的2台50%容量引风机。

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考虑到部份时段电网负荷很低,引风机汽轮机的启动汽源不能保障的情况,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动机和配电设备,以提高机组启动的灵活性和运行可靠性,本工程每台机组配置1台与现有引风机规格相同的50%容量电动启动引风机。

1.5 整套系统方案特点

(1)利用回热式汽动引风机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机组供热与发电之间的矛盾,使机组在各种供热工况下均能带各种负荷。

(2)充分利用热网供热蒸汽的做功能力,减少节流能量损失,提高经济性。

(3)取消引风机及增压风机的大功率电动机,降低了厂用电率,增加了上网电量,提高了企业效益。

(4)采用可调速背压汽轮机替代定速电动机,提高引风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经济性,从而降低机组的供电煤耗,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益。

(5)解决了大功率电机变频改造难度较大的问题。

2 经济性分析

2.1 回热式汽动引风机总收益计算

取消引风机和增压风机电动机后,将有效降低厂用电率,最终体现为多供电的经济效益。

2.1.1 增加煤耗成本

采用该技术改造方案,需要将低温再热蒸汽经锅炉一次再热器加热,按每台机组115 t/h供热(即背压汽轮机耗汽量)计算,2台机组相应多用标煤3.22 t/h,标煤价格按850元/t计,则每年增加的供热煤耗成本为1 505万元。

2.1.2 多供电收益

利用背压汽轮机代替电动机驱动引风机,厂用电率相应降低;同时对引风机进行技改,增加出力以替代脱硫增压风机,技改后可减少厂用电率1.2%。

厂用电率降低后,电厂售电相应增加,经计算,两台机组每年多售电收益为5 952万元。

2.1.3 工程总收益

采用汽动引风机技改方案,节能效益体现为对电网多售电收益,减去增加的煤耗成本,两台机组每年的净收益为4 447万元。

2.2 工程总投资及投资回收年限

每台机组总投资约4 570万元,两台机组总投资约9 14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2.1年,可见投资回收期很短。

2.3 节能分析

额定工况下,按每度电煤耗290 g计算,每台机组发电煤耗增加1.61 t/h;风机电功率折算的标煤收益3.48 t/h;供电煤耗减少量(风机电功率折算的标煤收益减去发电煤耗增加量)为1.87 t/h;供电煤耗率减少1.87 g/kWh。由此可见,供电煤耗减少也相当可观。

3 结论

改造工程结束后进行了热力性能试验。对比性能试验结果,各项技术指标均与原设计值十分接近。综合以上论述,可得出以下结论:

(1)按照100%,75%,50%额定负荷段的年运行小时数,对比汽动引风机改造前后的供热方式,两台机组年节电约13 000万kWh,年收益约4 500万元,2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加权平均供电煤耗率减少约1.81 g/kWh,2台机组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 630 t,相当于年减排 CO2约 54 208 t, SO2约 27 t(95%脱硫后),NOX约25 t(60%脱硝后),工程的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

(3)消除了原来存在的供热噪音大、节流损失大等不利因素,同时提高了机组对外供热的可靠性。

(4)改造后厂用电率下降约1.2%,机组额定工况厂用电率小于2.3%,创造了国内同类型机组的新纪录。

国电北仑电厂2×1 000 MW机组国内首创的回热式汽动引风机节能技改工程已投入正常运行,汽动引风机轴系振动等指标优良,回热系统控制灵活,改造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1]JB/T 4362-1999电站轴流式通风机[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JB/T 6764-1993一般用途工业汽轮机技术条件[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3]JB/T 6765-1993特种用途工业汽轮机技术条件[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4]DL 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热式煤耗背压
抓准热水器细分市场的商机
耗差法与正平衡修正法耦合分析的燃煤机组煤耗评估
基于PI数据和供电标煤耗的机组冷端优化研究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煤耗预测在火电调峰经济性中的应用
02 国内首台单机容量最大的亚临界125MW背压机组并网发电
两点法确定供电煤耗-负荷特性曲线研究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在非道路单缸柴油机排放试验中的使用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战在速热 赢在品质
基于AMEsim背压补偿对液压缸低速运行稳定的研究
对汉川电厂5号机组运行背压偏高现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