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陈蒿汤近年临床运用

2011-02-12张保国刘庆芳

中成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茵陈蒿汤加黄疸

张保国 刘庆芳

(1.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1;2.河南大学临床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

茵陈蒿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由茵陈、栀子、大黄三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能。传统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黄疸证。该方为中医清热祛湿治法的代表方剂。近年来,人们对茵陈蒿汤的治病机理及临床运用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1 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归属中医学“黄疸”、“胁痛”、“肝郁”、“肝经湿热”等范畴。病因多为脾湿内郁,复感湿热疫邪所致。现代研究认为,茵陈蒿汤具有显著的保肝、利胆、退黄,能使肝损伤生化指标明显得到改善,增强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1-2]。因而用其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或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疗效。辛平年等[3]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0例,在采用保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茵陈蒿汤加金钱草、柴胡、赤芍等煎服,对照组28例仅予常规治疗。结果经治疗20 d后,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8例,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1例(P<0.05)。治疗组各项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杨鹏等[4]选择急性黄疸型肝炎41例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7例,均予茵陈蒿汤加柴胡、白术、茯苓等煎服。结果急性黄疸型肝炎治愈36例,好转5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治愈20例,好转7例。治愈时间最短16 d,最长61 d,平均治愈时间32 d。王志炜等[5]选择甲型、乙型、戊型及乙型重叠戊型肝炎,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肝降酶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茵陈蒿汤加泽泻、茯苓、赤芍等煎剂。疗程1个月。结果以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为显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获91.6%、57.7%(P<0.05)。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治疗慢性重症肝炎

慢性重症肝炎亦称慢性肝炎急性肝坏死,中医学将该病归属为“瘟黄”范畴。病机多为湿热毒痰蕴结所致。毛建华[6]选择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施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茵陈蒿汤加赤芍、茜草、茯苓等煎服。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以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肝功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为显效,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61.6%(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P<0.01。

3 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

婴儿肝炎综合征属中医学“黄疸”范畴。多因湿邪内蕴,郁而发黄所致。刘冰芝等[7]治疗本病42例用茵陈蒿汤加黄芩、黄柏、龙胆草煎剂,同时配合西药维生素C、肝泰乐保肝及营养支持治疗。疗程30 d。结果以黄疸消退,肝功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大便转黄,半年内无复发为治愈,本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

4 治疗黄疸

茵陈蒿汤能促进胆红素代谢,调节分泌呈紊乱状态的细胞因子,具有利胆、退黄及保肝作用,可使黄疸证和湿热证主证指标明显改善[8]。因而该方是治疗多种病因导致黄疸的有效方剂。

4.1 高胆红素血症

甘礼明[9]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对照组30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茵陈蒿汤加黄芩、金银花、丹皮等煎剂,同时联合思美泰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2周、4周后,2组总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均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66.7%(P<0.05)。

4.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徐维群等[10]选择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20例采用输注人血白蛋白等常规治疗,中药组14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以茵陈蒿汤加黄柏、板蓝根、虎杖煎服或鼻饲。7 d为1个疗程。结果中药组显效105例,有效率98.57%;常规治疗组显效67例,有效率83.33%(P<0.001)。2组患儿治疗前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比较,P<0.01。

4.3 肝癌术后黄疸

吴建新等[11]治疗肝癌术后黄疸57例用茵陈蒿汤加柴胡、赤芍、广金钱草等煎剂,对照组45例用肝泰乐、维生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有效率78.9%;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率37.8%(P<0.05)。

4.4 肝硬化黄疸

迪军荣等[12]治疗肝硬化黄疸采用极化液、促肝素、甘利欣注射液等药物,其中治疗组32例在上述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由茵陈蒿汤加减而制成的纯中药制剂舒肝宁注射液。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疗法加茵栀黄注射液。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显效22例,显效率67.8%,平均退黄时间24 d;对照组显效11例,显效率55.0%,平均退黄时间35 d(P<0.01)。

5 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属中医学“伤酒”、“酒癖”、“酒积”、“积聚”、“痞满”、“胁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痰郁湿阻,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形成气滞、血瘀、痰阻,痹阻肝脏脉络而致。研究证明茵陈蒿汤能有效减轻大鼠体重和肝重,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血清炎症损伤的病理状态,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的病理状态[13]。故该方可用于脂肪肝的治疗。贾孟辉[14]选择有明显饮酒史、肥胖及2型糖尿病共58例脂肪肝患者,均在控制饮食,禁酒等情况下,用茵陈蒿汤加生山楂、陈皮、泽泻等煎服。30剂为1个疗程。结果经3个疗程,以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脏B超示脂肪肝消失或下降2个级别,肝功能、血脂恢复正常或改善为显效,本组显效34例,总有效率91.38%。黄修伙[15]选择酒精性脂肪肝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并煎服茵陈蒿汤,对照组以脂必妥片联合硫普罗宁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37例,总有效率为73.3%(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6 治疗胆囊炎

胆囊炎属中医学“胆胀”、“胁痛”、“黄疸”等范畴。多因肝气郁结、疏泄失司、胆失通降、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所致。研究发现茵陈蒿汤可显著抑制醋酸诱发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显著抑制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显著抑制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其抗炎镇痛作用明显[16]。秦双件[17]治疗慢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兼血瘀证患者45例,用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煎服,对照组45例予50%硫酸镁、舒胆通片等西药治疗。15d为1个疗程。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组治愈17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84.4%(P<0.05)。金莹[18]选择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分为西医组6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62例,西医组给予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以茵陈蒿汤加柴胡、黄芩、川楝子等煎服。7剂为1个疗程。结果以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B超复查胆囊体积恢复到正常水平,胆囊壁光滑,无增厚,无胆汁淤积为痊愈,西医组痊愈27例,总有效率81.7%;中西医结合组痊愈42例,总有效率93.6%(P<0.05)。

7 治疗胆石症

胆道感染后胆汁郁积和胆汁成分改变容易形成胆石症,该病中医学归属“胁痛”、“黄疸”等范畴。茵陈蒿汤能有效去除实验动物胆色素结石,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有效保护肝功能[19],因而可用于胆石症的治疗。许靖[20]治疗该病42例采用茵陈蒿汤加金钱草、海金沙、陈皮等煎服,并配合脂餐饮食疗法,治疗结束以症状体征消失,结石排出,B超检查2次未发现结石为治愈,本组治愈26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5%。

8 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

急性重症胆管炎中医学归属“黄疸”范畴。认为本病为湿热蕴结肝胆,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湿热上蒸而形成的阳明腑实证。吴安任等[21]选择本病治疗组32例在鼻胆管引流的基础上,用茵陈蒿汤加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煎剂,分别于早晚餐前30 min服用,对照组30例单纯行鼻胆管引流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鼻胆管引流,其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有6例及4例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高热、寒战、黄疸、疼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实验室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均P<0.05)。

9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属中医学“黄疸”范畴。多因湿热郁蒸,胆汁外溢所致。曾祥娥等[22]选择ICP孕妇228例,其中观察组114例给予口服茵陈蒿汤,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治疗,定期产检。结果观察组无产后出血和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仅1例,对照组围产儿死亡2例;中药干预治疗后TBA、TBIL、DBIL、IBIL、ALT、AS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皮肤瘙痒及黄疸情况,观察组有效率85.7%,对照组症状无明显改善。

10 治疗药物中毒性肝损害

以药物灌胃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实验发现,茵陈蒿汤能降低肝细胞β-G和MDA含量,促进胆红素代谢,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1]。因而用该方治疗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有较好疗效。孙长明[23]选择因使用治疗肺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所致肝脏功能损害者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继续原抗结核方案治疗的同时,应用茵陈蒿汤加白术、茯苓、柴胡煎剂,对照组停用原抗结核治疗方案,用维生素C、维生素B、肌苷、联苯双酯、肝泰乐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经4周治疗,以临床症状消失,ALT、TBIL降至正常为痊愈,治疗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痊愈7例,总有效率94.4%。

11 治疗ABO血型不合病

ABO血型不合易引起流产、死胎及新生儿溶血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湿热蕴阻胞宫,冲任受损,传于胞胎所致,以茵陈蒿汤加减方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沈寅琛[24]选择因血型不合有早期流产史者42例,其中西医结合组21例孕前治疗以茵陈蒿汤和地塞米松,中药组21例只服茵陈蒿汤,2组孕后治疗均口服茵陈蒿汤。结果以治疗后受孕至超过既往流产孕月为有效,中西医结合组有效19例,中药组有效1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85.71%(P>0.05)。柳春玲[25]选择29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孕妇,用茵陈蒿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方煎服,直至分娩。结果本组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1%。

12 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属中医学“胃脘痛”、“腹痛”、“胁痛”等范畴。病机多为脾胃湿热,蕴蒸化火,内结肠胃,气滞血瘀所致。现代研究证实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溶酶体膜稳定性降低,而茵陈蒿汤及其组分对溶酶体膜有保护作用,提示茵陈蒿汤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26]。李建民等[27]选择该病治疗组34例在胃肠减压、解痉镇痛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茵陈蒿汤水煎胃管注入或口服,对照组33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以10 d内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外周血白细胞、血糖、血钙正常,B超示胰腺正常,无腹腔积液为治愈,治疗组治愈31例,失败3例;对照组治愈23例,失败10例(P<0.05)。

13 治疗2型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多因肺胃阴虚热盛,或肝胆郁热而致病。实验发现,茵陈蒿汤能明显降低大鼠口服葡萄糖试验后2 h血糖,改善地塞米松致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糖耐量减退,降低给药后2 h空腹血清血糖[28]。因而用茵陈蒿汤配合西药治疗该病可获较好疗效。袁效涵等[29]选择轻中型2型糖尿病40例,在口服降糖西药基础上加服茵陈蒿汤加薏苡仁、姜黄、丹参煎剂,对照组40例单用降糖西药治疗。2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2组均于用药2周后空腹血糖(FBG)显著改善,治疗组于第4周、对照组于第6周降至最低并持续至第8周(P<0.05),2组餐后2 h血糖(2 h PG)用药2周后显著下降,于第6周降至最低,并持续至第8周。2组HbA1C较给药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降低2 h PG、HbA1C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后均可使TG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TC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轻度升高(P>0.05)。

14 治疗癌性发热

发热是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呈低热而见间歇,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认为内伤是其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其病机。李宗宪等[30]选择肝癌、胆囊和胆管癌、胰头和壶腹癌、肝转移癌共50例,采用茵陈蒿汤加柴胡、枳实、黄芩等,水煎内服。结果以用药1周,体温降至正常,疼痛、黄疸减轻,食欲、舌苔和脉象好转为显效,本组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

15 治疗阴道炎

阴道炎归属中医学“带下”、“阴痒”范畴,其发生多由湿热蕴积下焦或虫蚀阴中所致。朱光等[31]选择霉菌性、滴虫性和非特异性阴道炎共63例,将其分为湿热证、热毒证、虚热证三型,均以茵陈蒿汤加苦参、紫荆皮、蒲公英煎服,并随证加减。10剂为1个疗程。同时结合本药煎剂熏洗坐浴患处。结果以外阴阴道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局部检查正常,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阴道清洁度Ⅱ度以下为痊愈,本组痊愈36例,显效60例,有效5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75%。

16 治疗湿疹

中医根据湿疹发病部位不同而称为“浸淫疮”、“面游风”、“施耳疮”、“乳头风”、“脐疮”、“肾囊风”、“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多由湿热、脾湿、血虚风燥、风湿热、胎热等病因所致。宁娟等[32]治疗湿疹证属湿热型者56例,以茵陈蒿汤加粉萆薢、生苡仁、车前子等煎服。15~20 d为1个疗程。结果以皮损基本消褪或干燥结痂,自觉不痒为痊愈,本组痊愈35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28%。

17 治疗痤疮

痤疮归属中医学“肺风粉刺”范畴,多因血热郁滞不散所致。陈德监等[33]选择寻常痤疮证属脾胃湿热型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茵陈蒿汤加黄芩、黄柏、丹参等水煎内服,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以皮疹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为痊愈,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7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6例,好转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

18 其他

用茵陈蒿汤原方或其加减方还可用于急性肝损伤[34],非病毒性肝损伤[35],肝移植术后并发黄疸[36],溶血性黄疸、胆汁瘀积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化脓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37],慢性唇炎、突发性耳聋、转氨酶升高、阳强、湿热黄汗[38],带状疱疹、酒渣样皮炎、黄褐斑[39],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手足口病[40],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41]等证属湿热内蕴所致多种病症的治疗。

19 结语

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是治疗黄疸病的传统古方。近年临床以该方随证加减,已广泛用于肝胆系统疾病及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特别是对各种黄疸的治疗,显示出有其独特的作用。另外,对母婴血型不合病、重症胰腺炎、癌性发热、阴道炎、糖尿病、多种顽固性皮肤病及有关系统杂症亦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体现了中药复方多组分、多环节、多途径作用,以及“异病同治”的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今后,应加强该方的方剂组分及方剂药动学研究,进一步开发拓展其临床用途。

[1]王喜军,王 萍,孙 晖,等.茵陈蒿汤对ANIT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7,35(4):17-21.

[2]李 娜,卜 平,朱平生,等.三种中药方剂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药理作用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40(11):113-115.

[3]辛平年,贺小玉.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0例[J].现代中医药,2009,(4):31-32.

[4]杨 鹏,郭崇川.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68例[J]. 甘肃中医,2007,20(12):31-32.

[5]王志炜,孟春萍.加味茵陈蒿汤为主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56 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8):453.

[6]毛建华.加味茵陈蒿汤合加减大承气汤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0,(7):1954-1955.

[7]刘冰芝,渠秋芝.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42例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5,23(7):91.

[8]曲长江,秦 微,曲 静,等.茵陈蒿汤对 β-葡萄糖醛酸酶UDPGT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245-246.

[9]甘礼明,李 平.加味茵陈蒿汤联合思美泰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9,41(8):20-21.

[10]徐维群,郭爱平,张靖华.加味茵陈蒿汤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40 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6):102-103.

[11]吴建新,陈德忠.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肝癌术后黄疸[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3):160-161.

[12]迪军荣,贺 珂.茵陈蒿汤加减注射剂型治疗肝硬化黄疸[J].陕西中医,2007,28(9):1110-1111.

[13]梁惠卿,陈少东,张其清,等.茵陈蒿汤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2):212-214.

[14]贾孟辉,和晓春,贺晓慧.茵陈蒿汤加味治疗脂肪肝58例[J].陕西中医,2006,27(12):1524-1525.

[15]黄修伙.水飞蓟宾联合茵陈蒿汤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2例[J].当代医学,2010,16(22):160-161.

[16]朱 江,宋光明,苗得田,等.茵陈蒿汤的抗炎镇痛作用[J].中草药,1999,30(2):120-122.

[17]秦双件.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化裁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血瘀证45 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5):33-34.

[18]金 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62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32.

[19]陈 筠,郭勤平.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胆色素结石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11):834-836.

[20]许 靖.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胆石症42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4):575-576.

[21]吴安任.鼻胆管引流结合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31-32.

[22]曾祥娥,曾梦艳.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中药治疗临床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2):29-30.

[23]孙长明,杜天虹.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0):73-74.

[24]沈寅琛.茵陈蒿汤联合地塞米松防治ABO血型不合所致早期流产17 例[J].陕西中医,2009,30(7):869.

[25]柳春玲.茵陈蒿汤合六味地黄汤预防ABO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29 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9,(3):25-26.

[26]刘 博,高静涛,杨雅珍,等.茵陈蒿汤对急性胰腺炎胰腺泡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18(1):6-9.

[27]李建民,白世刚,陈妮娜.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分析[J].吉林中医药,2008,28(7):500.

[28]谭海荣,潘竞锵,韩 超,等.茵陈蒿汤改善地塞米松致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东药学,2002,12(2):46-48.

[29]袁效涵,石鹤峰,韩伟峰.加味茵陈蒿汤治疗2型糖尿病40例[J].中医研究,2007,20(2):43-44.

[30]李宗宪,丰建萍,刘秀萍.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50 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3):47.

[31]朱 光,费新潮.茵陈蒿汤治疗阴道炎160例[J].河南中医,2005,25(1):68-69.

[32]宁 娟,计 莉,曾令济.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湿疹56例报告[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3):223.

[33]陈德监,陈 力.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2):28-29.

[34]徐利霞.急性肝损伤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2):141-143.

[35]张柏盛.赵国荣教授治疗非病毒性肝损伤2例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0,16(5):21-22.

[36]段灿灿,李东红,荆慧娟,等.许建阳治疗肝移植术后并发黄疸举隅[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5):936-937.

[37]编辑部.茵陈蒿汤临床新用解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9):11.

[38]杨 洲,张天玲,王 付.王付化裁茵陈蒿汤辨治杂病[J].辽宁中医,2009,36(6):1015-1016.

[39]郑芳忠.茵陈蒿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J].四川中医,2006,24(7):95.

[40]张明德,皮业军.茵陈蒿汤治疗皮肤病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8):42.

[41]何 英,刘学伟.中医药治疗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2例[J].河南中医,2010,30(2):199-120.

猜你喜欢

茵陈蒿汤加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鲁晓岚:黄疸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茵陈蒿汤临床研究进展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