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介入心脏病大会(EuroPCR)2011会议亮点

2011-02-11张海涛胡奉环

中国循环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径路支架发生率

张海涛,胡奉环

欧洲介入心脏病大会(EuroPCR)2011于2011-05-17至2011-05-20在法国巴黎举行,有超过1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会议的主要亮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Catheter Based Renal DeNervatio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再成热点

2010年EuroPCR曾将创新技术奖授予经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而2011年的EuroPCR更是安排该技术在主会场做开幕式的手术演示,手术取得圆满成功,充分体现了这一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人群庞大,已成为心血管医生面临的迫切的临床和社会问题。会议期间回顾了Symplicity HTN 1和Symplicity HTN 2研究的结果,肯定了这一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血压交感神经调控病理生理学基础、患者选择和操作要领进行了交流;更展望了该技术对血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心力衰竭等其它疾病治疗的前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Martin B.Leon在闭幕式总结中指出,经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术虽然仍是一项崭新的技术,尚有许多内容需要探索和学习,但该技术必将成为继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技术后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介入治疗技术。

2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蓬勃发展

TAVI技术近年的发展趋势有目共睹,全世界已有约450个中心可以实施TAVI技术,超过35000例患者接受了TAVI技术治疗。会议期间发布的对7个国际多中心临床注册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在2156名接受TAVI治疗的患者中,手术成功率已高达97.8%,血管并发症降至2.9%,1个月卒中的发生率为1.9%,1个月的存活率达到93.8%,而其中5个中心1年的全因死亡率降至17.1%,其结果令人鼓舞。

TAVI技术目前最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卒中和血管径路损伤。在PARTNER研究中,接受TAVI治疗的患者1个月所有卒中(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生率高达5.5%,显著高于接受传统心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着人工瓣膜形态和输送系统的不断改进,在球囊扩张和瓣膜释放过程中尝试使用保护装置,加强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术者经验的不断积累,卒中并发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对于减少血管径路损伤,Anouska等改由左侧锁骨下动脉径路进行操作,同经股动脉径路相比,在临床疗效一致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TAVI技术目前仍然相对较高的并发症,并且缺少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低危患者会在TAVI治疗中获得更大利益,所以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仍然需要慎重选择那些具有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因素的患者实施TAVI治疗。

3 新型药物支架续写辉煌

继EuroPCR2010发布RESOLUTE研究1年随访结果后,EuroPCR2011再次发布该研究2年随访结果,显示了Zotarolimus药物支架(Endeavor Resolute)在“真实世界”应用中的疗效。研究录入的1490名患者包括分叉病变、静脉桥血管病变、弥漫血管病变(>27mm)、多支病变、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Cr>140 μmol/L)、心功能不全(EF<30%)等复杂病变患者,其2年靶病变失败(TLF)和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MACE)分别为12.1%和13.2%,并不次于对照组Everolimus药物支架(Xience V)的12.6%和15.3%。

BASE-ACS研究则是关于钛—一氧化氮(Titanium-nitrideoxide)涂层生物活性支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会议期间发布该研究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其MACE发生率为9.6%,与对照组Everolimus药物支架(Xience V)相似,但明确的支架血栓发生率仅有0.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会议期间发布的另一项关于该生物活性支架的CATS-AMI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录入2137名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12个月明确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发生率总计1.8%,显著优于传统紫杉醇或西罗莫司药物支架3.1%至3.4%的支架血栓发生率,表明该新型生物活性支架可靠的安全性和满意的临床疗效。

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s,BVS)的发展和临床疗效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自此前Absorb Cohort B临床研究6个月和12个月结果公布后,此次大会通过直播的方式第一次展示了该研究一名患者24个月的造影结果,再次显示了BVS优异的长期临床疗效。BVS选择可以被人体吸收的镁作为平台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患者使用BVS后可以减少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长期使用,减少晚期和极晚期血栓事件。Absorb扩展研究将比Absorb Cohort B研究纳入更广泛更复杂的患者人群,以评价该BVS在“真实世界”中的长期疗效。

4 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还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争论仍将持续

对左主干病变究竟选择PCI还是CABG始终是心内科医生和心外科医生多年争论的焦点。介入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促使心内科医生一次次挑战这一传统的禁区,Syntax研究似乎更增强了心内科医生这一信念。而EXCEL、NOBEL等研究的实施是否能为这一长年的争论划上句号尚无法预测。但加强内外科协作,在每个心脏中心都建立完善的讨论机制,从而全面分析每一位患者,制定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却是内外科专家一致的看法。

猜你喜欢

径路支架发生率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适用于军用无线的自组网多径路由协议研究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LKJ径路数据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