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菜根肿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2011-02-10沈逸强黄东贤潘文道

长江蔬菜 2011年15期
关键词:根肿病石灰水病株

沈逸强 黄东贤 潘文道

白菜根肿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沈逸强 黄东贤 潘文道

沈逸强,广西陆川县米场镇农业服务中心,电话:13597373208

黄东贤,通信作者,广西陆川县农业局农业环保站,537700,

电话:0775-7231670,E-mail:h7337133@126.com

潘文道,玉林市农业环境监测保护站

农业结构调整后,广西陆川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得到认证后,蔬菜种植面积更是发展迅速,导致种植地重茬,造成病害发生严重。尤其是白菜根肿病发病严重,已上升为主要病害,给广大种植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白菜的积极性。

1 病原与症状

白菜根肿病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Woron.)由芸薹根肿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为害白菜的根部,在其主、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主根肿瘤大如鸡蛋;侧根肿瘤较小,形如圆筒;须根肿瘤如成串珍珠,多达20个以上。受害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发病初期病株基部叶片常在中午凋萎下垂,早晚恢复,后期基部叶片变黄枯萎,发生轻的大白菜叶片松散,重病时不能包心,甚至整株枯死。发病田块蔬菜品质下降,大幅度减产,农民损失严重。

2 发病特点和发生近况

病菌初侵染源来自土壤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病菌从白菜苗的细幼根或根毛侵入,并刺激根部细胞加速分裂,造成根部畸形肿大,导致植株输导组织受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萎蔫,重者根部腐烂,植株死亡。

调查观察发现,我县马坡界垌村66.7 hm2连片白菜生产基地,一年中以8月底至10月底发病最为严重。上海青、夏阳白、卷心大白菜等品种发病严重,一般发病率在26.2%~48.6%,比2009年上升5.4个百分点,且苗期发病重于成株期。连作、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土壤含水量高,pH值6以下的田块,根肿病发病最为严重。

3 发病主要原因

3.1 连作

人为连作,耕作制度不合理是该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凡前茬不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地块,白菜根肿病发病都很轻或不发生。而且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连作1年的大白菜地块,其白菜根肿病发病率为19.5%;连作3年的地块,根肿病发病率达68.4%。

3.2 播期

本地在7月底至8月底为赶早上市提早播种的发病都严重,病株率在29.3%左右,9月以后播种的病害明显减轻,病株率在10%左右。

3.3 土壤pH值及土壤含水量

检测常年种植蔬菜的菜地,发现pH值在5~6.5地块白菜根肿病发生相当严重,而一些连作、地势低洼,排灌水不畅,土壤含水量高的菜地,其pH值更低,达4.8,且白菜根肿病更严重。而pH值在6.5~7.5的田块,白菜根肿病发生较轻。

3.4 防控措施不当

种子处理消毒技术不到位,农事操作不科学,使白菜根肿病病菌不断扩散、传播,也是白菜根肿病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

4 综合防治措施

应以杜绝菌源,合理轮作,改良土壤的生态防控为主,结合必要的药剂防治为辅。

4.1 合理安排茬口,科学轮作

由于白菜根肿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实施科学轮作。菜地应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水旱轮作更好。

4.2 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pH值

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pH值,一般多采用石灰来调节,但技术要得当。因为浇施高浓度石灰液对提高pH值很有效,但对作物却不安全,会抑制植株正常生长。撒施石灰粉,方法虽简单易行,易操作,但会使大部分石灰残留在土中,土壤易变性板结。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腐熟农家肥作底肥+2%石灰水浇穴,即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3 000 kg,栽种白菜后用2%石灰水浇穴,6叶时再用2%石灰水穴施1次。病情严重田块团株时再根施2%石灰水1次。地势低、排灌水不畅,土壤含水量高的田块,宽沟高畦栽培。

4.3 测土配方施肥

利用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并将磷、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4.4 无病菌育苗

选用无病菌苗床育苗,在播种白菜种子前,每1 m2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g与1 kg无菌细土拌匀后,将1/3药土撒施苗床面,播种后再用剩下的药土,覆盖种子。

4.5 药剂防治

当苗圃或大田发现个别菜株发病时,必须及时拔除病株,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喷至畦面土潮湿,或浇灌菜株,每株施药液300 mL。

2011-02-11

猜你喜欢

根肿病石灰水病株
番茄髓部坏死病空间分布格局与参数特征应用研究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树木为啥穿“白衣”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抗根肿病红菜薹新组合HCR1和HCR2的选育
广大根肿病发生严重高山地区菜农朋友的福音
树木为啥穿“白衣”
树干为何冬天穿“白衣”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