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派罗欣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2011-02-10贾文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4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皮疹干扰素

贾文玲

(武威医学科学研究院肝病诊疗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派罗欣通用名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有发热、关节痛、全身肌肉酸困不适、倦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派罗欣临床应用多年,疗效肯定,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最近在我科发生1例应用该药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个体经营者,因乏力、食欲不振1周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多年,无药物过敏史,无其他特殊疾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良好,无皮肤巩膜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ALT 93U/L,AST 87U/L,TBIL 13.5μmol/L;WBC 7.2×109/L, W-L 3.9×109/L,PLT 169×109/L;HBV-DNA 2.663×104copies/mL;B超:肝脏回声略粗糙,胆囊、胰腺、脾脏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测正常,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患者体质量84kg,于入院第4d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注射后4h患者出现发热、全身不适,测体温为38.2℃,经物理降温,2h后体温降至正常,不适症状消失。第2天,患者除略感乏力外,无其他明显不适。于注射后第3天下午,患者四肢皮肤出现局限性红色丘疹,高出皮面,压之褪色,伴皮肤瘙痒,考虑为干扰素过敏反应,给予“赛庚定、葡萄糖酸钙”抗过敏治疗。于第4天上午,皮疹面积继续扩大至胸背部及颜面部,患者同时出现四肢关节酸痛、头痛,咽痛,胸骨后灼痛,上腹痛。查体:体温37.8℃,神清,精神差,痛苦面容,全身及颜面部布满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部分呈暗红色,前胸有抓痕,上下眼睑散在米粒大小皮疹,球结膜充血,咽部充血明显,上颚及舌尖见红色小斑疹。立即予氢化可的松200mg静滴,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同时予泮托拉唑、硫糖铝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约40min后,患者咽痛、胸骨后灼痛缓解,关节酸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应用地塞米松、葡酸钙治疗,3h后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颜面及手掌、足底皮疹颜色转淡,球结膜无充血。继续抗过敏治疗2d,皮疹完全消退。护肝治疗1周,肝功能正常后出院。

2 讨 论

药物过敏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器官和组织的反应,又称为药物反应。在所有皮肤黏膜药物反应中,又以药物性皮炎更为突出。派罗欣不良反应较多,过敏反应临床较少发生,即使出现过敏,患者的表现也很轻微,多以散在皮疹为常见,经一般抗过敏处理,皮疹很快消失,大多数患者仍能继续用药而不再过敏。此例患者药疹出现于用药后第3天,且侵犯多个脏器黏膜,临床表现严重,文献报到较少。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与患者自身体质、用药时间等多个因素有关。在应用干扰素前,一定要向患者详细说明,必要时签署用药知情同意书,以免发生意外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首次应用干扰素最好住院观察,以便出现不良反应能及时处理。派罗欣是聚乙二醇化的干扰素,有报到称对派罗欣过敏的患者改用普通干扰素后并不发生过敏[1],分析可能是对聚乙二醇过敏。所以对该患者可考虑改用普通干扰素治疗,以区别是否干扰素过敏。

[1]李蕴铷,谢雯.α-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部分解读[J].中国医刊,2007,42(11): 5-6.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皮疹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聚乙二醇嵌段长碳链二酸共聚物的合成与酶降解研究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