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处方点评中不合理用药的思考

2011-02-10孙文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4期
关键词:不合理医疗机构处方

孙文娜

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新剂型的不断推出,临床用药日益复杂。合理地使用各种药物,是保证患者疗效和用药安全的关键,所以对处方的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抽取我院2011年1~4月门诊处方进行检查,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主要包括配伍或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药物等因素。

合理用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适当4个基本要素。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患者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来自医院(约90%),因此对医院用药状况的分析尤其值得关注。不合理用药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大大增加了患者费用负担,是直接导致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群众对医疗机构不满意的焦点问题之一。

1 在临床上具体表现为

1.1 国家医疗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很多医疗机构,依靠药品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药养医现象依然存在。我国的医务人员收入和医疗服务的价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无法体现出医疗技术的价值,虽然我国的医疗改革一直在不断的深入,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公立医院仅仅依靠财政拨款维持和改善医疗机构的运行,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医疗机构为了自身发展,在医技费用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药品的收入就成为了医院的主营收入。

1.2 药物使用不当 近年来,抗菌药物品种的繁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药品滥用。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使得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临床上对微生物感染疾病的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细菌耐药性逐年增长,且使一些有效的抗菌药不断减效甚至失效,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开发远不及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

1.3 患者的因素 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是,就诊后不按医师的治疗方案,不遵医嘱,按剂量服药,自作主张,而影响药的疗效,尤其是一些常年有病的患者,自己看医学书和药物说明书,听药品广告,自我诊治,根本不听医师的。

1.4 药物的因素 随着药学事业的发展,研制出的新药不断推向临床,临床用药的处方更趋复杂,联合用药已成为当今的时尚。然而联合用药是否考虑到各种药物的理化性质,配伍是否恰当?若配伍不当,会造成血药浓度的波动高于或低于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降效或未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因各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独特作用,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所以作为临床医师除了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适应证,也要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因用药诱发的疾病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有的造成机体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2 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合理用药政策。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面的药作为基本指导用药,对于患者提出的用药要求,按照必须、可行的原则,确保疗效后使用。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行为,使合理用药有章可循。

2.2 一方面加强对不合理用药严格监管,另一方面利用经济杠杆调整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收入,确保医疗机构本身的稳定和发展。

2.3 医院是促进合理用药的主要阵地。要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应该设立负责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专门机构,健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并在其指导下制定医院用药指导原则和用药处方规范,开展用药调查工作,加强药品信息的交流和用药监督、医院药品费用控制等工作,不断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2.4 引入“药物使用评价”方案,确保用药适宜、安全和有效。DUE(药物使用评价)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是由医生、药师、护士、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共同参与。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对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给药剂量、药物配伍等问题是否合理、准确而进行的评价。“药物使用评价”是以具有组织的、不断运行的、为组织所认可的质量保证程序,通过对药物使用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加以解决,以达到减少患者用药不当与错误,防止药物滥用以及治疗用药消费的目的,确保用药适宜、安全和有效。

医院要加强合理用药意识,加大药物知识宣传,多渠道收集用药信息,介绍新药,提供药物不良反应等信息,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指导患者正确选用药物。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解决大多数人疾病的痛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目标和责任。合理用药是人类社会对药物治疗的理想与追求。

猜你喜欢

不合理医疗机构处方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