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156例常见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2011-02-10罗秀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4期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血肿

罗秀荣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且可以较长时间留置在患者血管内,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尤其在抢救患者和围手术期进行治疗时静脉留置针显示出了自身的优越性[1]。在使用中明显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为输血和输液与静脉之间开辟一条便利的通道。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范围扩大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其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在长期滞留患者中发生的并发症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08~2010年住院部心内科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抽取方式,按照患者年龄分组,老年组84例,中年组72例进行研究并对出现并发症进行相应护理。老年组男48例,女36例,年龄61~72岁,平均(64±3.2)岁;其中出现静脉炎患者7例占8.3%,出现皮下血肿患者6例占7.2%,出现静脉血栓9例占10.7%%,出现肢体肿胀4例占4.8%;患者原发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并伴不同程度高血压。中年组72例患者,年龄35~51岁,平均(41±3.5)岁,出现静脉炎患者3例占4.2%,出现皮下血肿3例占4.2%,出现肢体肿胀3例占4.2%,出现静脉血栓患者5例占6.9%,原发病包括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本次156例患者均未发生漏液现象。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将必要准备工作完成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戴消毒手套在患者皮肤待穿刺部位消毒选择适合血管,与血管上方扎束压脉带;针头与皮肤呈30°角准备穿刺,见回血降低角度再进行穿刺推进0.3 cm。进行调整和固定后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流调整输液速度,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

2 观察护理

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有静脉炎、静脉血栓、漏液、肢体肿胀、皮下血肿等[2],本156例患者中未发现漏液现象,但上述并发症均有出现。本次出现的静脉炎主要为血栓性静脉炎,多发生于老年组。症状表现为穿刺静脉出现红肿、灼热,个别患者还出现静脉变硬现象;分析形成原因可能与患者机体血管状况、药物浓度、免疫力、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有关,但反复穿刺多次制管也为发生静脉炎的原因之一。老年组患者出现的静脉血栓现象与患者的基础疾病有较大关联,其次为血流状况和活动情况,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部分机体功能下降等原因都会促使静脉血栓的形成[3],另两组患者均有出现肢体肿胀显现应该为患者在输液时长时间保持不动造成血液不通畅发生。

置管期间应每日对周围皮肤用吉尔碘进行消毒至少1次/d,并改透明无菌敷贴,并对置管日期和时间加以注明方便交接班护士查看。对连续输液的患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注意观察留置针的情况和导管通常状况,密切观察滴液速度,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对药物反应进行调整,防止意外发生。在每次进行输液和完毕后应对患者局部静脉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红肿,疼痛或硬结等现象,对患者在输液期间是否有疼痛或其他异常不适加以询问,以防止静脉穿刺部位感染,操作技术必须熟练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穿刺时不可操之过急要保证稳、准为前提,事先选好弹性、走向和清晰较高适合穿刺的血管,对进针角度有所把握。这样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皮下血肿或渗液。本组数据中老年组患者因机体功能衰退和原发症等原因,加之卧床较长时间,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对老年患者穿刺时尽量选择上肢粗壮静脉,避免反复进行穿刺,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对刺激性强或高渗药物应先输刺激性较小的药物,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注意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对于营养不良患者应给予营养加强,增强血管对创伤的修复能力和抗炎能力。本次出现的老年组7例静脉炎患者均给予拔管处理,并抬高患者输液侧肢体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在肿胀部位湿敷硫酸镁,20 min/次,每日至少湿敷3次。如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尽量适当活动手指关节或上臂,稍对上臂进行按摩或做屈伸,防止肢体肿胀发生。

3 讨论

随着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原因比较复杂在临床使用的经验来讲,患者的机体素质对留置针所产生的并发症也是有一定的影响[4]。如本次从心内科病房随机抽取的老年患者其原发病为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血流状况明显较差易发生血栓;相较中年组,老年患者发生血栓的几率明显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同样还就有身体素质较差、新陈代谢慢、免疫力低下等特点同时也容易发生皮下血肿和渗液,但本组数据中并未发现渗液患者。中年组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少,因为中年患者抵抗力较强所以并发症相应较低。在日常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应有所提高,尽量避免因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而引起的并发症,同样避免因灭菌不彻底或封管、固定等问题而增加并发症。

日常护理中护士应对置管时间相对较长的患者多加留意,因自理能力较低通常置管时间较长的患者会发生各种意外,或因缺乏相应只是对一些容易引起并发症的事项不够重视,护理人员应给予健康知识宣传,多留意其状况以免引起相关并发症。对于简单并发症护理人员可给予相应处理,尽量避免重新置管的同时仔细分析原因避免复发。在操作前要根据记录对患者总体评估,年龄、体质、病情等,做出合理的方案再进行穿刺置管,对具有易发并发症因素的患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在穿刺成功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健康知识传授提高患者对并发症的检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目前技术水平下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5],除了减少人为因素和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外,我们无法估测患者身体素质所带来的影响。但可通过准确评估和规范操作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必须强调的是患者的依从性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护理中曾经发生过因依从性较差产生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目的和对患者自身的意义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常见的并发症和期间如何活动及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卫生等也要同时传达给患者及家属避免造成感染、堵管或液体渗漏,在患者发生上述并发症时家属应该早发现并告知值班护理人员尽早处理。所以在护理人员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善于做患者的心理工作,使患者心态良好便可维持血管通路在穿刺时可以提高一次成功几率,切实做好护患配合将并发症降至最低为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减轻痛苦。

[1]常丽英,刘玉梅,温红.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探讨.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138.

[2]李清,曹长英,朱远见,等.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当代医学,2010,16(27):130-131.

[3]王艳,潘雪莲.国内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5,20(9):79-81.

[4]余斯玲,江淑君.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医学信息,2010,23(9):3210-3211.

[5]鹿玉莲,李梅.静脉留置针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24):2669-2670.

猜你喜欢

静脉炎输液血肿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