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分析

2011-02-10刘九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巴氏阴道镜细胞学

刘九平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东台 224200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发展为宫颈癌,而宫颈癌有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进行干预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证据显示,超过90%的宫颈癌能够通过两年一次的筛查有效预防。传统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即巴氏涂片的广泛应用,已在过去50年里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地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了约70%,但由于巴氏涂片假阳性较高,已不再适应当今医疗服务的需要。近年来细胞学诊断技术相继出现,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已成为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方法[1]。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是20世纪九十年代发明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它彻底克服了传统巴氏涂片的缺点,为宫颈病变的筛查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院自2005年12月起开展TCT检测。笔者通过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1 529例门诊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阳性患者行阴道镜下组织多点活检后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 月~2008年12月1 529例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行TCT检查者,年龄20~70岁,平均42.6岁,均为非经期标本。检查前24 h避免性行为及阴道冲洗。

1.2 方法

1.2.1 TCT标本采集 应用宫颈管刷分别收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的脱落细胞,将其洗入盛有保存液的专用小瓶内,经仪器自动化处理后制成厚薄均匀的涂片,95%酒精固定15 min以上,巴氏染色镜检,报告采用TBS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1.2.2 TBS诊断系统[2]①正常范围(WNL);②不能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Asc-us和AGus);③倾向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④上皮内低度病变(LISI);⑤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⑥鳞状细胞癌和腺癌(CA)。

1.3 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对细胞学诊断为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镜下观察醋酸白实验阳性或碘实验阳性病变区行活检,如不典型者则3、6、9、12四点活检后送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学诊断包括:①正常或炎症;②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按轻、中、重分为3级,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NⅢ);③浸润癌。

2 结果

2.1 细胞学检查结果

TCT检出阳性结果(ASC-US及其以上者)196例,其中ASC-US 123例,占8.04%;ASC-H 17例,占1.11%;LISL 21例,占1.37%;HSIL 20例,占 1.31%;鳞癌 13例,占 0.85%;腺癌2例,占0.13%。

2.2 病理检查结果

TCT阳性196例均经阴道镜检查后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其结果为:ASC-US 123例中检出CINⅠ14例,CINⅡ6例,CINⅢ2例,101例为炎性改变;ASC-H 17例中检出CINⅠ3例,CINⅡ 2例,CINⅢ 2例,7例为炎性改变;LISL 21例检出CINⅠ15例,CINⅡ1例,CINⅢ2例,相符率为85.71%;HSIL 20例中检出CINⅠ 3例,CINⅡ 4例,CINⅢ 10例,相符率为85.00%;鳞癌13例,检出 13例,相符率为 100.00%;腺癌2例,检出2例,相符率为100.00%。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但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居第1位,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WH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为智利(15.4/10万),其次为中国(14.6/10万),日本最低(2.4/10万),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宫颈癌的有效预防和早诊早治。目前由于环境污染,加上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女性宫颈癌趋向于年轻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发展到宫颈癌,其依次升级的危险分别是15%、30%、45%。CIN的自然病程特殊多变,不作任何处理也可能恢复正常,或持续发展最终发展到浸润性宫颈癌。但与细胞学正常的妇女相比,伴有CIN的妇女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明显增加。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的时间为1~30年,一般情况下,宫颈癌发展到进展期平均10年时间,所以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这为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时间。进行早期筛查,尤其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癌变(CIN),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关键。TCT技术通过采用符合人体结构的高效样本采集器采集细胞样本,并将样本保存在专用保存液中,然后再通过全自动可控的高精度过滤技术采集细胞后自动制片,彻底克服了传统巴氏涂片的缺点,经系统程序化处理,诊断性细胞均匀分布在样本中,由于均匀的簿层涂片。成分齐全,结构清晰,背景干净,满意率和异常细胞检出率明显提高,以TBS诊断系统为模板,诊断术语标准化,增加了可信度[3]。并且TBS诊断指出了异常细胞出现的可能原因,使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保持一致,有研究表明,TCT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可减少假阳性率达60%[4]。

本文1 529例患者做TCT检查,再行阴道镜下活检作病理学检查,两者的符合率中LISL为85.71%(18/21);HSIL为85.00%(17/20);鳞癌为 100.00%(13/13);腺癌为 100.00%(2/2)。鳞癌和腺癌均经病理确诊,符合率为100.00%。可见TCT技术能明显提高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尤其对CIN以上的宫颈病变显示出较高的相符率。提示TCT筛查能及早发现绝大多数的CIN,与病理诊断有相关性。但细胞学诊断只是实验室诊断,对TCT筛查阳性者,仍要遵循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宫颈病变协作组提出的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的三阶梯诊断程序[5]。阴道镜检查与TCT检测两种方法互补,由于其直观并可有效地鉴别宫颈病变部位,对可疑部位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宫颈活检是宫颈病变最终诊断的金标准,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TCT检测阳性再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优于单纯行阴道镜检查,而TCT正常者可定期随访以避免过度检查。且依照国际惯例,应用组织学评价细胞学的准确性,两者允许相差一级,了解这些知识对于临床医生正确理解细胞学的诊断信息是十分重要的[6-8]。

综上所述,TCT作为妇科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大多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早期没有临床症状,定期检查显得尤其重要。所有有性生活的妇女应当从18~20岁时开始做细胞学定期检查,或者在第1次性生活后1~2年内开始筛查;70岁以上的妇女,如果从未做过细胞学检查或主动要求检查,则应当做细胞学检查;如果在最近5年时间内有2次细胞学定期检查结果正常,则可以停止检查。临床医生应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并呼吁妇女参加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防范。

TCT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注意事项:①取材应避开经期;②检查前24 h不做阴道冲洗,不上药,禁性生活;③使用窥器时不要用润滑剂,因其会影响标本的后期制备效果;④在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短期内(<3个月)重复取材,以免出现假阳性结果。

[1]赵方辉,戎寿德,乔友林.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现状[J].中国医学科学院报,2001,23:638-641.

[2]刘树范.浅析巴氏五级分类法与TBS描述性诊断报告方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35-137.

[3]周桂华,陈翠兰.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4,(11):1566-1567.

[4]顾美皎.TBS系统中异常上皮细胞的诊断和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66-468.

[5]郎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263.

[6]宋学红.子宫颈病变诊治技术的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12(1):1-3.

[7]许伟伟,樊峰.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1569例结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29.

[8]曹帅金.应用巴氏涂片检查与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对比研究评论[J].现代医院,2010,10(9):55-56.

猜你喜欢

巴氏阴道镜细胞学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LEEP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评价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