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盘查技能的教学、考核方式探析

2011-02-09邹国建陈国云

关键词:盘查战术嫌疑人

邹国建, 陈国云

(浙江警察学院警察体育部,浙江杭州 310053)

0 前言

2008年7月1日,犯罪嫌疑人杨佳持刀闯入上海闸北分局机关楼袭警,造成6死4伤。据有关资料报道分析,犯罪嫌疑人杨佳主要是因为2007年10月5日骑一辆无牌照自行车途经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路时,遇巡警拦截盘查,发生争执后不满而行凶报复。2010年7月2日,犯罪嫌疑人胡益华在浙江义乌某商场停车场持枪抢劫,在浙江金华市杀害两名受害人后逃往广州。7月5日22时许,胡行驶至深汕高速惠来服务区北区停车休息。23时许,揭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惠来高速公路大队执勤民警周喜来、黄伟江驾驶警车巡逻途经该服务区,发现胡小轿车没有车牌,便上前检查盘问,并扣留其身份证和驾驶证,要求胡驾驶该车随警车到交警大队接受调查处理。胡益华害怕罪行被发现,趁两名民警不备开枪袭击,致黄伟江当场殉职,周喜来经抢救无效死亡。2011年1月4日,山东泰安警员在协助德州市警方追查一起重大案件准备入户时,突遭室内2名犯罪嫌疑人开枪射击。位于楼道内的4位警察猝不及防,均被击伤倒地。由此看来,在盘查问题上,杨佳、胡益华、刘建军案并非个案,而具有普遍性。正是由于盘查战术在预防犯罪和制止犯罪方面的巨大作用,长期以来,在公安一线工作中被高度重视和频繁使用。可见,在执行盘查警务时,假如缺乏安全防范方法和危险意识,准备不足,实施方法不当,对盘查现场局面控制不利,极易造成上述袭警惨案再次发生。因此,加强和提高人民警察警务实战技能,运用正确安全的盘查战术,依法、合理、文明、正确地执行公务,是公安民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如何更好、更全面、更有效地对公安院校学生进行盘查技能的教学和考核,已成为公安院校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1 盘查面临的各种情境困境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法正确运用盘查警务,对于识别各式各样的违法行为,有效打击犯罪嫌疑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积极效果。基层一线民警在大小街道、车站、码头、商场、宾馆酒店等公共场合,随时都会对有明显犯罪迹象的人和物进行盘查。但就我国目前的警务实践而言,盘查方式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可接受之处。

(1)由于警力不足,在很多时候,一般常规盘查活动是由一些没有执法资格的辅警行使,老百姓对此难以接受,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2)盘查嫌疑人时,通过身份证比对,容易发现追逃对象,因此身份证是必查的,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防止信用卡与身份证放在一起万一丢失后果严重,又如夏季图方便不带身份证,需要时间通过比对证实其身份,对于守信守法的公民来说,不同程度地干预了他们的行动自由,难以接受。

(3)部分民警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说些外行话、特权话、轻薄话。对盘查对象厉声喝斥和尊重不够,从而引发新的问题,甚至冲突,节外生枝。

(4)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各种丑恶现象的严酷现实使得公民社会道德水准滑坡,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义感、责任感淡化。此外,由于公安机关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增加了群众的对立情绪。凡此种种,严重破坏了人民警察同群众的关系,警民关系越来越疏远。一旦遇公民拒绝盘查产生纠纷,路人、围观者均可能与警察对立,激化矛盾。

(5)有时需要检查公民随身行李,涉及公民个人隐私,如果没有充足理由,普通常人都难以接受。

(6)经验不足,业务生疏导致民警较随意地扩大盘查对象,可能对没有明显疑点的人进行盘查,如地域歧视,以貌取人,随意选择农民工和外来人口进行盘查,都会造成盘查警务不严谨,不规范的形象。

(7)民警自身执行盘查警务业务不熟,底气不足,对于不配合盘查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存有疑惑。特别是对虽有疑点但貎似身份不凡者拒绝盘查、甚至暴力抗拒盘查时,不知所措,对选择何种强制措施而不至于引起公众投诉及善后工作中如何避免对己不利心中无底。

综上,盘查在实践中也深受种种情景困境的困扰。这种困境即使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基层民警尚很难把握和突破,何况未走出校门的学生。因此,这种困境的把握与突破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之中进行研究和探讨。长期以来,盘查战术在预防犯罪和制止犯罪方面的巨大作用,在公安一线工作中都被高度重视和频繁使用,如此重要的技能教学,由于大学教学总学时数的限制,目前尚有不少公安院校盘查技能教学只有4~6个课时,未单独列为一门专业主课。因为教学时数的限制,在教学中只能简单地罗列盘查技能的截停、告知、站位方式、盘问和检查物品的一般方法。同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仍有不少市场,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教师不得不采取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安全防范意识和盘查战术意识的培养显然不尽如人意。由此,考核方式呆板、苍白无力,很难达到通过考核提高巩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以致出现了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在繁华的公共场所实施盘查,从截停、告知、盘问、检查一丝不差地按照教科书和学校教学的模式进行盘问并对其身体、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而引起投诉的案例。该例通过依法盘查进行实际验证,所谓嫌疑人的可疑点并非该民警认定的违法犯罪迹象。排除可疑后礼貌放行这位民警也做得到位。由于对盘查的地点选择不当,对话的方式不符合社情民情,实施方法不当,引起大量群众围观,当事人的亲属对此事极其不满,导致多方投诉,虽然该事件盘查的法律依据、程序都没有明显的错误,仍对公安机关造成了不良影响。又如杨佳、胡益华、刘建军案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盘查最终酿成惨案,显而易见,院校教学的源头存在一定的因素。怎么查?用什么方式查?如何防?怎样防才能有效?盘查的战术意识,准备不足,实施方法不当,对盘查现场局面控制不利,极易造成上述袭警惨案再次发生。

2 必须注重盘查战术意识的培养

盘查战术意识,是在盘查中运用盘查方法时盘查人员心理品质的体现,在盘查过程中占主导位置,包括对可疑对象的观察、确定、防范。盘查实践中,盘查人员面临各种情景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对可疑人、事、物所表现出的现象,稍纵即逝。因此要求盘查人员必须视野开阔,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来往行人的神色、发型、肤色、衣着、举止等,都必须做到过目后即有印象。这样,才会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除了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外,还要具备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由此可根据现场情况很快制定出盘查的最佳方案。注意嫌疑人的表情、动作、语言的逻辑性,控制嫌疑人跟着我方的思路走,才能保证盘查工作顺利进行。盘查活动,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有它的规律性,也有它的偶然性;根据现场情况的程序发展,又存在突变性,错综复杂的情况需要盘查人员具有非常强的应变能力,而且还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改变盘查进攻方向等,要有驾驭盘查活动的能力。情况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的盘查人员如仍然反应迟缓,墨守陈规,机械、教条地按所谓的程序进行,甚至作出错误判断,不仅难以捕捉到准确的信息,贻误战机,可能还会造成重大失误。但由于教学设施、教学时数、教学师资等情况的缺陷,在教学训练中难免出现动作单一、照搬教科书进行机械的模仿、教学程序化、动作标准化的情况。如长期按恒定的情景进行教学,嫌疑人、嫌疑物、场景等都千篇一律是设定的环节,就会使学员习惯将战术意识狭隘化,限制了对盘查环境的分析,限制了对潜在对抗袭警危险的判断,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在行动中不善于根据盘查活动的规律和各方面的情况随机应变,有判断、有目的、有预见性地决定自己与同伴的配合行为和对付对手策略的思维活动,对整个事件的未来趋势把握不稳,盲目进行盘查而无所收获,在实践中容易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盘查技能的教学应明确地将战术意识培养放到中心地位,把战术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盘查教学的全过程。

在盘查教学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可通过二种途径:一是通过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使学生基本了解战术意识的概念;二是实践教学,将盘查活动对嫌疑人的辨别、告知、基本站位姿势、基本盘问内容、证件查验、物品检查、善后工作方法等进行实践训练。首先在对话上要注意方式方法,毕竟我们面对的大部分还是人民群众,要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还可让对方自觉或不自觉地配合我们的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可以起到震慑可疑人员的作用,使其不敢再乱说乱动。此外要敢于问并善于问。盘查嫌疑人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对没有明确违法犯罪行为人的盘查。尤其是本地人,一旦被盘查情绪往往会很激动,对此可以先用本地话与对方进行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盘查检查的力度,做到有的放矢。为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组织学生讨论面临各种情景困境情形的处理方式也是一种好方法,通过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帮助其克服应用误区,使其能在实战中用理性、科学的方法完成行动,应对和解决盘查执法中出现的各类复杂的问题,在盘查时做到有利、有理、有节,真正实现“说得过、打得过、跑得过”。达到一定程度后,寻找实战中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典型的失败案例为教学训练背景,进行模拟实战对抗训练。战术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主要靠经常性各种行之有效的训练,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的。经验多了,训练有素了,实战中才能对动态中的各种情况应付自如。

3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训练

盘查中,由于被盘查人的身份和行为的不明确,一些企图逃避打击的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会采取反抗行动,其反抗的时间、空间的主动权都不在我盘查民警的手中,反抗的手段和程度都具有突发性质,因而,除了在开始盘查的时间、盘查的地点选择上有一定的优势外,被盘查对象掌握着很大的主动权。在盘查的过程中危险可能随时发生。所以,盘查战术的教学和训练必须让学生明确掌握盘查战术的要点,知道要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得好。教学训练理念上要遵循“合法、安全、合理、有效”的原则。一是坚持合法和安全并重。盘查战术教学的内容根据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利,围绕安全执法、警察不受伤害来设计,把保护警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按最高危险等级从难评估形势,比如看到一个嫌疑犯要当两个对待,牢记加一原则,看不到的不等于没有。保持高度警惕性是确保安全盘查的前提,严密控制盘查现场周围环境动态,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做出正确的形势评估,才能争取主动,避免伤亡。二是坚持技能和策略并重。教学训练的核心是使每一名学员都能掌握履行警察职责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体能、技能、战术、心理等。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讲究策略,做到以优对劣,不鼓励学员徒手夺凶器。把警察实施控制反抗时观察分析、评估状况优劣、调整反应距离及选择站位姿势和角度等作为十分重要的训练内容。如在盘查中,当发现罪犯采取反抗行动时,要求首先是后撤,利用遮掩体,并保持一定距离,最好是迫使对方放下武器投降。如在分析评估形势,认为我方处于不利状况或我方力量无法与盘查对象抗衡时,不能教条地认为遇到可疑人、事、物必须进行盘查,可伺机跟踪、报告、取得支持协助,确保警力优势时再进行行动。正常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控制要采取合理的站位,防止嫌疑人逃脱。假如情形所迫必须马上进行盘查,在警力无优势,我方力量不能与嫌疑人相比时,保护自身安全是当务之急。

4 采用实战案例考核

据调查和查阅资料所知,大部分院校盘查教学的考核基本上是将学生以二人或三人分为一组,由学生自己担任被盘查人,考核学生对盘查基本程序、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法程序与动作标准化,不善于根据盘查活动的规律和各方面的情况随机应变而有判断、有目的、有预见性地决定活动。但同时又出现“考核谁”的问题,这种考核很可能导致整个评价变成“鸡肋”。公安院校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准能手”,并能够与社会的需求,公安实战相对接。所以不仅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更要重视对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因此,要构建“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练”机制,从考场应试向战场比试转化,从而实现学校培养能力与实战需求能力的无缝对接。虽然在院校的教学考核课中不可能把情况显示员变成真实的凶犯,却可以采用实战案例考核,将近年来发生的真实鲜活、内容翔实、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具有典型性、教学需要元素齐全的盘查实例作为考核题。教师在考前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列出每个盘查实例考核题的主要考点,按战术意识、安全防范措施、基本程序、盘查地点选择、站位方式、协同配合、联络沟通、处置过程、警械武器使用、善后处理等内容按权重列出评分标准,考核前将案例发给学生各小组,给定时间,提出要求,让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学生在接受案例(考核题)之后,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认真阅读案例,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细节,以考核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提出盘查实施预案,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入角色,以检验、提高学生实际盘查能力。考核过程由同课另外教师担任被盘查人,再现案例情景,努力提升考场接近实战的凝重氛围,以加深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深刻记忆。考核对象选择既有直接针对个人的情况也有针对团队情况,更多的则是对两者进行考核评价,一组考核结束后则组织学生讨论各种情形的处理方式,教师作好讲评,肯定学生中的一些好的分析意见及独到的新颖见解,指出情景再现中出现的成功之处与存在不足,对照主要考点按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同时教师用自己的分析思路或真实再现已发生过的案件情节,指导学生分析曾发生过致命错误经过和细节,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成功案例可以为学生提供借鉴,使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作出正确判断,失误和失败的案例则可以举一反三,教育学生在今后实战工作中避免失误、错误,甚至流血、牺牲。

5 结语

近几年来,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多变,暴力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犯罪分子狡诈凶残,但仍然有民警在实际执行盘查公务时,因被盘查嫌疑人身份难以判定,或者是盘查程序不规范,方式方法不得当,甚至忽视了盘查的危险性,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广东揭阳市民警周喜来、黄伟江盘查胡益华一案即是血的教训。盘查中缺乏最起码的防范意识,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凶犯的枪口之下,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盘查是警察应当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公安院校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公安院校在盘查技能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能教的很投入,学生可能学得很认真,动作规范性可能也很标准,但仍需要加强战术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提高对盘查中潜在的危险判断和处置能力,不能让一些细节上的疏忽酿成血的教训,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1)争取实现理念、实践、效果三个方面转变。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问题引导,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思考能力的教学理念,并贯彻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把以“填鸭式”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师以导为主,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从以人才培养目标着手进行盘查课程内容和盘查技能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培养学生盘查技能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高分析观察能力;把单纯考核的考试方法转变为着眼于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过程性与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2)坚持多元化原则。根据盘查技能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选用适应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多元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学两个积极性。

(3)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改变单一的、机械的、一次性终结考试的方法。尝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性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双向、沟通式的考试信息反馈机制。

[1] 石子坚.石警官生存手册[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2] 公安部政治部.实战基础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 郝宏奎.盘查战术浅探[J].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

[4] 公安部政治部.案例评析[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盘查战术嫌疑人
犬用战术头盔
光从哪里来
无序攻击的防御与控制(中)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论我国盘查制度的改进
论治安盘查的重点与难点
三名嫌疑人
正确行使武装巡逻盘查权
新闻浮世绘
巧用翻边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