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质量法地震竖向作用下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2011-02-05贾志明高大峰

四川建筑 2011年1期
关键词:刚构桥剪力抗震

贾志明,高大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5)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设计、建造连续刚构桥,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公路建设上得到广泛应用,是我国大中跨径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地震作用往往给桥梁造成严重损坏,因此对作为生命线的桥梁结构进行抗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地面运动是复杂的空间运动,其加速度既包括水平向分量,又包括竖向分量。很多震害的研究表明[3],大桥的地震破坏主要由水平分量的造成,但是竖向分量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对结构运用大质量法,重点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在非一致激励作用下,对下部结构内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以供参考。

1 大质量法简介

大质量法(LMM)假设基础为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很大质量的集中质量单元,这些大质量单元与上部结构之间刚性连接。对于连续刚构桥,采用有限元方法离散化,得到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

在地基节点上利用质量单元mass21建立一个单元质量点单元,给这一节点附属很大的质量(通常为结构总质量的106倍)。进行动力分析时,释放支座节点相应激励方向的自由度约束,然后在支座激励方向施加很大的力,其大小为单元质量与地面加速度的乘积。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结构的真实相应位移。

2 工程背景

某连续刚构桥,其跨径组合为(65+100+65)m,主梁为变截面单箱单室结构,箱梁上顶板宽10.0 m,下底板宽6.0 m,两侧悬臂2.0 m,箱梁设纵向及横向预应力。梁底为二次抛物线线形,墩梁结合处梁高6.5 m,跨中及边跨直线段梁高2.0 m。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式空心墩,墩高76 m,截面尺寸2.0 m×6.0 m,顺桥向壁厚0.5 m,横桥向壁厚0.8 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C50混凝土,下部结构采用C40混凝土。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级;地震烈度:按Ⅶ度设防。

3 有限元模型及动力特性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采用ANSYS空间三维梁单元(beam188)模型变截面主梁和桥墩。由于桥梁所处的场地较好,在计算时采用墩底固结,不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主梁两端限制其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并约束绕Y轴的转动。桥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坐标轴约定:纵桥向为X轴,横桥向为Y轴,桥梁竖向为Z轴。

图1 全桥模型

3.2 动力特性

结构的自振特性取决于其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刚度、质量分布,以及相应的约束条件,这是进行结构动力响应计算的基础,也可作为结构损伤识别和质量评定的依据。利用建立的空间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求解振型和频率(表1、图2)。

?

图2 前4阶振型

4 地震响应分析

4.1 地震动输入

采用典型强震记录EICentro地震波输入,按照Ⅶ度抗震设防等级对地震波加速度峰值进行调整,调整后加速度峰值取1.00 m/s2,相应的地震加速度曲线见图3。计算中地震动的输入采用横向+纵向(工况1)和横向+纵向+竖向(工况2)两种方式且非一致输入,竖向地震动时程曲线与水平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峰值取为水平方向的0.65倍。

图3 调整后地面加速度时程曲线

4.2 阻尼的确定

采用Rayleigh阻尼,其表达式:

式中:ω1、ω2为对结构动力响应贡献最大的第一、第二阶固有圆频率;ξ1、ξ2为相应振型的阻尼比。本文简化计算,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41-89)的规定将各阶阻尼比统一取为0.05。根据模态分析确定的频率以及所选择的阻尼比,即可以确定结构的阻尼矩阵。

4.3 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

?

?

?

?

由表2~表5可以看出:

(1)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跨中竖向位移是不考虑时的2倍多。

(2)竖向地震作用对墩底的轴力影响较大,可使之增大91%;而对于横桥向的弯矩和剪力基本没有影响,对于顺桥向的弯矩和剪力有一定的影响,分别增大12%和20%。

5 结论

以刚构桥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模态分析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竖向地震作用对跨中的竖向位移有很大影响,故只计水平地震作用对结构完全性不利。

(2)竖向地震作用对桥墩轴力的影响很大,从而引起桥墩延性的变化。因此结构动力计算中应予以考虑。

(3)竖向地震作用对下部结构的横桥向弯矩和剪力基本没有影响,对于顺桥向的弯矩、剪力有一定的影响。

[1]李国豪.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2]宋一凡.公路桥梁动力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钱培风.竖向地震力和抗震砌块建筑[M].北京:中国地震出版社,1997

[4]高大峰,刘伯栋,张静娟.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自振特性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09(3)

[5]苏昆.梁式桥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4)

[6]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

[7]周勇军,贺拴海,张岗,等.桥墩截面形式对弯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09(2)

[8]石雄伟,袁卓亚.竖向地震作用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J].路基工程,2007(4)

猜你喜欢

刚构桥剪力抗震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
古建抗震有绝招
某连续刚构桥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分析
悬臂箱形截面梁的负剪力滞效应
考虑截面配筋的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PC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
箱型梁剪力滞效应的解耦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