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阳鸡育雏技术探讨

2011-02-03刘金笔林伟峰陕西省略阳县郭镇兽医站陕西略阳743陕西省略阳县史家院乡兽医站陕西略阳74309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5期
关键词:周龄雏鸡日龄

刘金笔 林伟峰 (陕西省略阳县郭镇兽医站 陕西略阳 743陕西省略阳县史家院乡兽医站 陕西略阳 74309)

略阳鸡育雏技术探讨

刘金笔1林伟峰2(1陕西省略阳县郭镇兽医站 陕西略阳 7243122陕西省略阳县史家院乡兽医站 陕西略阳 724309)

略阳鸡又叫略阳乌鸡、黑河乌鸡,是我国常羽乌鸡品种之一,1982年陕西省畜禽品种志编委会将该鸡种确定为肉用型地方良种鸡,正式命名为“略阳鸡”,1982年、2009年先后被陕西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确定为陕西省唯一的家禽保护品种,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03年以来,略阳县委县政府把略阳乌鸡产业确定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并采取有力措施从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助推产业发展壮大。2009年略阳县略阳鸡饲养量已达到203.51万只,2010年略阳县确定的养殖任务为300万只。

略阳鸡育雏技术是指出壳1~42日龄略阳鸡雏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雏鸡具有生长发育快,对饲料营养要求高;胃肠容积小,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敏感性强,抗病力差;抗寒能力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形成恶癖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掌握略阳鸡科学的育雏技术非常重要。近年来,略阳县略阳鸡的孵化和引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抱母鸡”抱蛋孵小鸡的传统孵化方式已被孵化机孵化所淘汰,由于孵化方式的转变,导致雏鸡成活率下降,因雏鸡大量死亡造成的损失很大。因此,为了提高略阳鸡育雏技术水平,根据笔者在指导当地养殖户生产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现将提高略阳鸡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略阳鸡雏鸡苗选择

略阳鸡雏鸡苗在颈下、腹下均有灰白色绒毛,眼部有白眉,其他部位均呈富有光泽的黑色绒毛,黑皮肤、黑喙。进行个体选择时,必须符合略阳鸡的品种特征即“六乌”特征(乌皮、乌腿、乌趾、乌喙、乌舌和乌冠),羽色有黑、白、黄和麻4种,以黑色最佳。

健康雏鸡活泼好动,绒毛长短适中,羽毛清洁干净,眼大有神,腹部松软且大小适中,脐环处收口良好且无血痕,泄殖腔处不粘着粪便,趾和腿均无畸形,站立行走正常。可用手触摸通过手感来判断雏鸡强弱,健雏握在手中有弹性,有一种向外挣脱力,鸡脚及身体上有温暖感,握在手中感到雏鸡腹部大小适中,用指尖触摸脐环收口处感到柔软。健雏叫声清脆洪亮,而弱雏或残次雏,表现缩头缩脑,不愿睁眼,羽毛零乱不洁,绒毛长短不齐,有的出现卷毛,泄殖腔外常有粪便粘着,肚子大,脐环收口处愈合不良,并带有血痕,腿脚畸形,站立或行走困难。残弱雏手感发凉,握在手中轻浮无力,叫声有气无力、嘶哑微弱。选择好健雏苗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基础。

2 育雏室准备

2.1日光灯、门窗要求

一般24米2的育雏室需要40瓦的日光灯2个,保证充足光线。门窗南北相对,采光好,利于通风换气。整个鸡舍要均匀安置灯泡并安装灯罩,切忌用绳子悬吊灯泡,以免风吹摇晃使鸡惊恐不安。

2.2 加温和鸡架设施

常见的供温方式有火炉、火墙、火道、水暖器或气暖器、热风炉等。持续添加煤炭保持室内恒温(见表1)。育雏时发现温度计显示温度数值高,但雏鸡还是表现环境温度低,多半是温度计读数不准或悬挂位置不对,正确温度计测温方式是用绳子悬挂起来,将感温点与鸡背高度相一致。鸡架最好自己制作,由25号三角铁、10号钢筋和铁网组成,上下笼之间用纸板或三合板接鸡粪。

2.3 育雏室消毒

进雏前育雏室要全面彻底消毒,先把地面和墙壁门窗用洗衣粉水洗刷干净,然后打开门窗让自然风吹干,用0.5%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全面的喷洒消毒,最后用2%左右的烧碱液进行喷洒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生石灰水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完成后将饮水器、采食盆和其他用具用消毒水洗刷干净放进育雏室,封闭好门窗,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加高锰酸钾21克的比例混合熏蒸24小时,消毒后的育雏室要闭置3~5天。育雏室的大门口应设置消毒池,用浸过消毒液的脚垫放在池内,以便对进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

3 育雏室环境控制

3.1 温度

表1 育雏期的供温程序

进雏前2天升火试温,要求室内温度达到35℃,雏鸡适宜的温度:第1周育雏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经过6周时间,雏鸡就能适应自然环境。温度是否合适,可用温度计测量,也可以看鸡施温。温度过高,雏鸡散开,张口喘气,食欲减少,饮水量增加。温度过低,雏鸡睡眠不安,发出“叽叽”叫声,常常拥挤在一起,甚至扎堆,时间稍长易造成大批压死现象。温度适当,则雏鸡活泼自如、饮食正常及精神良好。实践证明,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控制雏鸡白痢病和球虫病的发生以及对促进卵黄的吸收利用,提高育雏成活率都有明显的效果。室内温度的高低与温度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雏的成败。

3.2 湿度

育雏室的湿度要通过干湿度计来掌握,育雏室内湿度过高过低都不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比较理想的湿度是第1周保持在61%~65%,第2周以后湿度为55%~60%。如湿度过低,室内灰尘、羽屑飞扬,雏鸡易患呼吸道病和羽毛发育不良;如湿度过高时,有害气体增加,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生存和寄生虫卵的发育,雏鸡易患各种疾病。

加湿的方法很多,如室内悬挂湿布帘或湿麻袋包,火炉上放水壶产生水汽,有的直接在地面上洒水。如果水中添加消毒剂对育雏室和雏鸡实行喷雾,既增加了湿度又对雏鸡进行了消毒。

3.3 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因为密度与育雏室内的空气、湿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大时,育雏室内空气污浊,氨气的气味大,湿度高,卫生环境差,吃食拥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残次雏鸡增多,恶癖严重,容易发病,增加死亡。雏鸡饲养密度小时,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但不利于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力的合理使用,所以雏鸡饲养密度也不是愈小愈好。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养密度也不同,笼养的密度高于地面平养。略阳鸡雏鸡饲养密度一般是1周龄时66~80只/米2,2周龄时56~65只/米2,3周龄时45~55只/米2,4周龄时35~44只/米2,5周龄时25~34只/米2,6周龄时20~24只/米2。随着日龄的增大,雏鸡饲养密度应适当减小。

3.4 通风

在重视保温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育雏室的通风换气。为了补充氧气,排出有害气体,必须使育雏室的空气流通。雏鸡虽小但代谢旺盛,鸡群密集时由于呼吸、粪便和潮湿垫料散发出大量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使空气受到污染,雏鸡对这些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如果这些有害气体得不到及时排出,就会严重影响到鸡群健康,容易引起发病或死亡。因此,一定要做到“保温不忘通风,通风不忘保温”,应定时打开门或窗,让室内空气流动,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一般以人进入室内感到不闷气、不刺眼、不呛鼻及无过大异味为宜。同时要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以免引起雏鸡感冒。另外,每天还要按时清理粪便,保持室内干净卫生、空气新鲜,利于雏鸡健康生长。

3.5 光照

表2 光照强度

为了促进雏鸡的采食和生长,一般需人工补充光照。1~7日龄采用23小时光照,熄灯1小时是为了使雏鸡适应和习惯黑暗的环境,避免停电时发生应激反应。第2周18小时光照,第3周16小时光照,第4~6周每天应保持10小时光照。开放式鸡舍不能控制光照时间,采用自然光照即可,若日照不足需增加光照时,每12~15米2的育雏室在第1周时用1个40瓦灯泡悬挂于离地面2米高的位置,第2周开始换用25瓦的灯泡。灯泡设置要合理,分布要均匀,不要随意改变光照的颜色、强度和时间。

4 育雏期管理

4.1 专人饲养

育雏期做好隔离工作,封闭育雏,专人饲养,出入人员严格消毒,禁止参观,保持环境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保持饲料和饮水卫生,定期带鸡消毒。饲养人员要经常观察鸡群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做好日常记录工作。

4.2 饮水

刚出壳的雏鸡应在24小时内饮水,先饮水后开食。初次饮水温度以20~25℃为宜,初生雏绝对不可直接饮凉水,因为这样极易造成腹泻。在育雏头一周内,饮水加白糖和维生素C,可在每千克水中加50克葡萄糖或白糖,加2克维生素C,育雏期要全天供水,断水将使雏鸡感到干渴,见水后易暴饮,在抢水过程中因暴饮会将羽毛打湿,这样易造成扎堆压死现象发生。暴饮还易引发雏鸡下痢等疾病。随着雏鸡增长,应不断更换饮水器型号,逐步调高饮水器的高度,调到饮水面比鸡背稍高一点的程度。使用乳头式饮水器,育雏前2天,使乳头与雏鸡眼睛高度一致,第3天调到雏鸡以45°角来饮水,10日龄后调到雏鸡垂直于乳头下饮水。开放式饮水器每天都应清洗1次,每5天用消毒液浸泡擦洗1次,封闭式饮水系统也要定期消毒。雏鸡的饮水量随日龄增加而增加,在常温条件下,一般为采食量的2倍,但温度高时饮水量会增加很多。当环境条件正常时,饮水量的突变多是疫病来临前的信号,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经长途运输或遭受应激的雏鸡可饮用5%的葡萄糖溶液,连续饮用3天,以后逐渐过渡成白开水。

4.3 开食与饲料

雏鸡第1次吃料叫开食。及时开食有利于提高略阳鸡雏鸡成活率,一般在雏鸡饮水1~2小时后,有啄食行为时即可开食,因为此时雏鸡体内的胎粪已基本排尽,并有饥饿感。开食宜用全价配合日粮,也可用煮熟的蛋黄拌玉米粉,或用煮熟的蛋黄拌泡软后的碎米,每50只雏鸡给2~3枚煮熟的鸡蛋黄。开食料最好使用碎粒状的全价饲料,让雏鸡自由采食,一定要少喂勤添。饲喂时,将饲料撒在料盘中,引诱雏鸡啄食。1~7日龄每日饲喂6~8次,8~14日龄每日5次,15~21日龄每日4次,22~42日龄每日3次。从第4周龄开始应加喂青菜,每天喂量应从饲料总量的10%逐步增加到20%。在技术服务实践中,笔者总结出饲喂略阳鸡雏鸡较好的饲料配方有以下2个。配方一:玉米68%、炒黄豆20%、麸皮10%、食盐0.5%、含硒生长素1%和骨粉0.5%;配方二:玉米55%、炒黄豆25%、小麦或杂粮10%、蚕蛹粉6%、含硒微量元素1%和益生菌3%。另外,饲料要保证新鲜,防止饲喂霉烂变质饲料。

4.4 淘汰弱残雏

对于出现精神异常,饮水、采食异常的弱雏、残雏和畸形雏要及时隔离或淘汰(无饲养价值的要烧掉或深埋)。

4.5 断喙

由于略阳鸡的上喙有一个小弯弧,这样在采食中很容易将饲料刨到食具以外,造成饲料浪费。另外,当育雏室温度过高、室内通风不畅、鸡群密度大、室内光照强和饲料营养不平衡时,会发生啄羽、啄肛和啄趾等啄癖。啄癖一旦发生,将对略阳鸡生产造成一些损失。一般在6~10日龄进行断喙。因为这时雏鸡耐受力比初生雏要强,并且这时的止血效果较理想。6~10日龄期间要进行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病的免疫,要和断喙错开2天。断喙使用的工具最好用专用断喙器,它有专门调节温度的装置。断喙的要求:左(右)手握住鸡雏,右(左)手拇指与食指卡住鸡头部,持鸡时使鸡的身体后部要稍高于头部,这样持鸡目的是为使上喙切除部分大于下喙。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在检查断喙后的雏鸡时,当发现喙有出血现象的要抓回认真灼烙止血。

4.6 分群

随着雏鸡逐渐长大,要根据大小强弱和公母分群饲养。雌雄鉴别时,要掌握一般公鸡生长速度大于母鸡,公鸡体重较大,但长羽速度公鸡稍慢于母鸡。

5 常见病防治

5.1 马立克氏病

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

5.2 新城疫

5~10日龄雏鸡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40日龄用新城疫Ⅱ系疫苗再加强免疫1次。

5.3 禽流感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胸部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14~32日龄进行初免,38~42日龄进行第2次免疫。

5.4 球虫病

可选用氯苯胍、球虫灵或聚醚类抗生素等药物交替内服,有一定疗效。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益生菌制剂也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5.5 鸡白痢

可选用氟哌酸、环丙沙星及益生菌制剂内服。

5.6 鸡痘

可在30~42日龄用鸡痘冻干疫苗刺种,刺种可在雏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1~2下。

5.7 传染性法氏囊病

10~13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滴鼻或点眼进行首免,26~28日龄再饮水或点眼加强免疫1次。

5.8 肉鸡腹水综合征

防治方法一般采用3周龄后降低饲料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含量,或控制给料量,稍微降低增重速度。此外,改善环境,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有助于减少略阳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

6 小结

近年来,我县通过孵化器孵化的略阳鸡,雏鸡成活率较低(约78%),但笔者采取上述方法指导略阳鸡养殖户进行科学育雏,7周龄育雏成活率达98%以上。实践证明,选择好略阳鸡苗,平时认真做好消毒、保温、通风、光照和常见病防治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严格按照上述育雏技术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给雏鸡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就能大大提高略阳鸡的育雏成活率。

S831.4

C

1008-3847(2011)05-0017-03

罗庆斌

猜你喜欢

周龄雏鸡日龄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褐壳蛋鸡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