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河南省棉花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2011-02-02曾广伟

种业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棉花价格棉农收购价

曾广伟

(河南省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队,河南 郑州 450002)

2010年河南省棉花生产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保证了棉花生产的基本稳定。与2009年相比,棉花产量减少、价格提高、成本上升、收益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1 单产小幅减少

2010年河南省棉花每667 m2皮棉产量平均为62.70kg,较2009年63.54 kg减少了1.32%。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棉苗生长初期全省范围内降水较少,部分地区棉苗枯萎,而在棉花现蕾开花期,部分地区雨水较多,出现棉桃脱落和霉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二是河南省多为麦棉套或麦茬棉,由于麦茬棉播种晚,秋桃小,影响了产量。

2 成本上升

2010年河南省棉花每667 m2平均总成本为940.16元,较2009年的852.38元增加了10.3%。其中,生产成本为818.44元,较2009年的724.08元增加了13.03%;土地成本为121.72元,较2009年的128.30元减少了5.13%。

2.1 农资与服务费用

农资与服务费用每667 m2为302.08元,较2009年的255.98元增长18.01%,主要指标增减情况如图1。

图1 农资与服务费用增减情况

由上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化肥费、农药费和机械作业费等均有不同比例增长。其中:

每667 m2种子费为43.42元,较2009年的38.6元增加了12.49%。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选用了价格较高的优质种子。

每667 m2化肥费为128.91元,较2009年的107.79元增加了19.59%,主要原因是为稳定棉花产量,尿素、三元复合肥等价格较高的肥料在投入量上较2009年有所增加。

每667 m2农家肥费为13.36元,较2009年的9.03元增长了47.9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科学种田技术的引导,农家肥、沼气等有机肥料使用量的增加。

每667 m2农药费45.58元,较2009年的38.72元增长17.72%,增长的原因是2010年棉铃虫害较2009年严重,平均每户都多施了1~2遍农药。

每667 m2农膜费为13.46元,较2009年的8.96元增长了50.22%,原因主要是农膜单价较往年有所提高,2010年农膜每公斤单价平均为13.22元,较2009年的11.3元提高了16.9%,同时使用量上也有增加。

每667 m2租赁作业费为51.5元,比2009年的49.97元增长3.06%。导致租赁作业费增长的原因是该行业整体收费标准的上升。

2.2 人工成本

2010年棉花生产中每667 m2人工成本为516.36元,较2009年的468.10元增长了10.31%。其中家庭用工折价为511.12元,较2009年的466.20元上升了9.64%;雇工日工价费用为5.24元,较2009年的1.90元上升了175.79%。人工成本的较大幅度上升,主要是家庭用工天数增加和劳动日工价提高。

3 收益增加

2010年河南省棉花每667 m2主产品产值为1800.02元,较2009年的949.42元增长了89.59%;净利润为1097.96元,较2009年的356.68元增加了207.83%;现金收益为1728.09元,较2009年的946.63元增加了82.5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棉花出售价格的大幅提升,2010年每公斤平均出售价格为28.71元,较2009年的14.94元提高了92.1%。造成棉花价格上升的原因有二:一是棉花需求快速增长,产需缺口扩大,在国际经济复苏及国内经济持续好转的环境下,国内纺织业企稳回升;二是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棉花价格持续走高。

4 问题与建议

4.1 棉花价格大幅波动,不利于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国家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种棉补贴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棉价大幅下跌,到2009年出现恢复性上涨,再到2010年11月份继续高涨,棉价的大幅波动,既给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也给纺织企业经营带来较大风险,从而影响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棉农盼望收购价格稳定,并希望棉花收购价格是一个与粮食效益相当的理想价位,这不仅对棉农有利,而且对棉花收购企业和纺织用棉企业都有利,建议国家参照过去执行多年的1∶8的粮棉比例出台棉花的最低收购价,并在棉花播种前把最低收购价预案公布于众,使棉农心中有底。在收购期,如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最低收购价可暂不执行,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有序收购;如市场价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可参照收购粮食政策,增设网点,用最低收购价吸储。同时建议国家加大对棉花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在实行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政策的同时,把棉花列入农资综合补贴,扩大农业政策保险范围,将棉花纳入保险。以此来稳定棉花生产,防止棉花价格或高或低,棉花生产大起大落,使棉农有一个稳定的、有利可图的销售价格。

4.2 加快联合步伐,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千家万户零散种植的棉农需要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棉花流通企业,需要加快联合、整合,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棉花流通体系;棉纺织业应从粗放型生产方式向现代集约型方式转变。

4.3 加大棉花科技研发投入,推广优良棉种

品种是棉花增产的内因,建议国家要加大对棉花科研机构的投入,针对各地棉花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攻关,培育出多抗型转基因棉花新品种,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4.4 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棉花储备制度

建立棉花储备制度既能保证国家棉花安全,又能保护棉农积极性,促进棉花生产,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1]曾广伟.2008年河南省棉花收购及价格调查报告[J].种业导刊,2009(2):28-30.

[2]曾广伟.从“十五”期间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价格及收益看农民增收[J].种业导刊,2007(6):10-12.

猜你喜欢

棉花价格棉农收购价
基于VEC模型分析新疆棉花价格空间传导关系
棉农
中美棉花价格对比研究
基于ARIMA模型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价格分析与预警
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公布 每50公斤112元
积极应对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调整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小麦最低收购价再次下调
棉花市场价格波动性及经济风险分析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