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2011-01-29汤华玉李蓉莹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体重儿早产

汤华玉 李蓉莹

(湖南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株洲412000)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周小于37周,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其生理特点是机体免疫力低、生活能力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多种疾病且病残率、病死率高,分析了解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对围产保健工作及早产儿救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对2003~2009年本院出生的581例早产儿母婴病历资料中相关因素做了回顾性调查,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出生活产新生儿11591例,其中早产儿581例。

1.2 诊断标准

按照《儿科学》早产儿的诊断标准[1]:孕周<37周,出生时体重<2500g。581例早产儿的母婴病历资料按照预先设计的调查表统计,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怀孕情况(孕周、有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孕检次数)、环境社会因素及早期新生儿死亡数等。

2 结果

2.1 早产儿发生率

我院2003~2009年活产数为11591例,其中早产低体重儿581例,其发生率7年平均为5.01%,且明显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22.6078,P<0.01),见表 1。

表1 我院2003~2009年活产早产儿发生率

2.2 早产儿的影响因素

早产儿病因复杂,常为多个因素并存。见表2。

表2 相关影响因素早产儿的发生率

2.3 孕周与早产儿体重

妊娠时间对胎儿体重影响明显。见表3。

表3 孕周与早产低体重儿体重

2.4 环境社会因素与早产儿

581例早产儿中,本市户籍产妇261例,平均年龄25.2岁,产前检查6次以上者128例,占49.04%;农村产妇320例,平均年龄23.8岁,产前检查6次以上者66例,占20.63%,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差异(χ2=52.1933,P<0.01)。见表 4。

表4 环境社会因素与早产儿

2.5 早期新生儿死亡与早产儿

2003~2009年我院活产新生儿数为11591例,早期新生儿死亡39例为3.36‰。与27个县市1996年围产保健监测汇总资料年度分析报告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3.8‰基本一致[2]。早产儿581例,7d内死亡25例为2.15‰,占早期新生儿死亡的64.10%。

3 讨论

早产儿是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推广后,早产儿致死率凸显出来。早产低体重儿易发生出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给治疗护理带来较大困难,治疗费用高,给病儿家庭带来较重经济负担,预后不良病残率高。此外,早产低体重又是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3]。应积极预防早产低体重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3.1 早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

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1]。本资料结果显示,导致早产的常见原因为胎膜早破、妊高征、多胎妊娠等。另一方面,由于取消强制性婚检及健康知识缺乏,因而不能发现母体的一些基础性疾病、传染性病、遗传性疾病;对孕期出现的并发症及合并症未积极治疗;孕妇对孕期接触的有害物质、噪音、高温环境、劳动强度未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引起早产。

农村人口早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农村孕妇文化水平相对低,从事体力劳动职业相对多,卫生习惯及居住环境较差,孕期营养水平低,保健意识差,产检次数少,导致一些高危因素不能及时预测和防治,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相对较高。

基层孕产妇保健质量不高,卫生院的设备、人员及诊断水平有限,导致一些高危因素不能早期诊断而进入围产期,使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较高。

3.2 早产儿的预防措施

做好婚前检查,孕期保健是关键。基层应依靠三级网络,对育龄妇女特别是农村妊娠妇女做到早建册、早检查、早治疗;做好孕产妇保健,强化健康教育,加强和完善三级网络管理和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健康教育,使孕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接受孕期保健指导,应教会孕妇自我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对农村高危孕妇重点管理,做好孕妇的产前保健服务,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以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

我们认为预防早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婚前检查,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孕期卫生保健,指导孕妇合理营养;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并发症,同时减少医源性早产的发生;孕晚期避免剧烈活动及性生活,预防生殖道感染或胎膜早破;对高危孕妇加强指导并采取多种指标进行检测,对有早产先兆的孕妇及早住院保胎治疗。(2)及早发现双(多)胎妊娠,做好孕期监护工作。(3)加强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铁剂、叶酸、钙剂等,预防贫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晚期避免过劳,30周后多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胎儿体重,减少早产和围生儿死亡率[4]。(4)提倡“宫内转运”,即条件允许时应将孕妇转运到有条件救治早产儿的医院分娩[5]。(5)加强基层医院尤其是乡卫生院的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做好培训及带教工作,为农村妊娠妇女孕期健康提供保障。

早产儿的高危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重视围产保健、做好健康教育、加强产前检查和监护、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才能明显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降低围产儿及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加强对农村孕妇的孕前、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仍然是今后妇幼保健及护理工作的重点。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3,8.

[2]李竹,郑俊池,李松.围产期保健与出生缺陷监测年度报告[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4.

[3]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03.

[4]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

[5]杨弘伟.胎儿宫内转运的临床探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3,2(1):43.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体重儿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