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浮渣反射炉水冷烟道设计

2011-01-27郝小红

中国有色冶金 2011年4期
关键词:浮渣收尘水冷

郝小红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1 概述

铜浮渣是炼铅过程中除铜的产物,一般采用火法工艺处理,铜浮渣与加入的苏打、铁屑、氧化铅、焦炭等在反射炉熔炼,生成冰铜与铅液,冰铜与铅液因比重不同而分层分别放出。

反射炉为火焰炉,炉膛温度~1 300℃,出炉烟气温度很高,在1 000~1 250℃。烟气含尘较高,其中含有PbO等有价金属,必须回收。传统的工艺配置中,烟道出口的烟气首先进入一人字形烟管,然后进入表面冷却器将温度降至150℃以下,最后进入布袋收尘。而表面冷却器换热系数低,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投资大。

新设计的水冷烟道如图1所示,其由沉尘室、第一段水冷烟道、空气换热器及第二段水冷烟道组成,具有结构新颖、紧凑、冷却效果好、部分余热得到回收利用的特点。烟道出口烟气温度≤150℃,可直接进布袋收尘。采用这种设计的水冷烟道系统已在金德铅项目中投入使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图1 水冷烟道结构图

2 水冷烟道设计

2.1 水冷烟道计算

2.1.1 水冷管结构

水冷管是水冷烟道的单元组件,数根管组成一排,整个烟道由多排水冷管构成,单个水冷管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水冷管示意图

冷却水不断地流入中心管,在底部进入中心管与外管夹缝,再流到上面的溢流槽。内外管之间的缝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夹层水套。外管与烟气直接接触,烟气的热量通过外管壁传给流水,达到降低烟气温度的目的。这种水冷管,热水可自动溢流,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管理和维修。根据工艺条件:进入烟道的烟气量、烟气温度以及达到烟气温度≤150℃的要求,可以计算确定烟道的大小、烟道的长度,之后进行结构配置设计。

2.1.2 换热量计算

水冷烟道中,高温烟气以辐射和对流方式将热量传给管壁,而管壁则以导热、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给管内的冷却水,其换热量为:

F——传热面积,m2;

ΔtLM—对数平均温差。

其中:

式中:αi——烟气与管壁的换热系数

αc——管壁与冷却水的换热系数

Δt1——烟道进口处管内外流体温差,∘C;

Δt2——烟道出口处管内外流体温差,∘C;

αci、αri——分别为对流换热系数及辐射换热系

d——管内径,m;

u——烟气平均流速,m/s;

V——烟气的运动粘度,m/s;

Pr——普兰特准数;

tg——烟气绝对温度,K;

tw——烟道壁绝对温度,K;

εg——烟气黑度;

εg'——烟气在壁温下的黑度;

εw——烟道壁黑度。

2.1.3 总管长计算

总管长按下式计算:

式中:F——传热面积,m2;

L——换热管长度,m;

d——换热管外管直径,m。

2.1.4 冷却水量计算

冷却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烟气换热量,W;

C——水的比热,kJ/(kg·K);

t1——水的进口温度,℃;

t2——水的出口温度,℃。

2.2 水冷烟道设计

烟道的主体包括:沉尘室、第一段水冷烟道、换热器及第二段水冷烟道。浮渣反射炉出炉的高温烟气温度为~1 200℃,带有大量烟尘的高温烟气从炉尾进入沉尘室,突然降速使得大颗粒烟尘沉降,然后进入一段水冷烟道。烟气经过第一段水冷烟道后,要求温度降至~700℃。~700℃的烟气进入空气换热器,将助燃风预热到~300℃,热风助燃可提高燃烧温度,提高熔化速度,降低能耗。出换热器的烟气经过二段水冷烟道温度降至150℃以下,直接进布袋收尘。

2.2.1 第一段水冷烟道

水冷烟道由水冷列管和溢流水槽组成,溢流水槽(槽钢)支撑于两侧砖体之上。水管与槽钢焊接,各槽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成整体,槽钢一端开有方孔,溢流水由此进入回水槽,见图3。

根据热平衡计算,确定第一段烟道冷却水带走的热量。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换热面积,而后算出换热管根数,并确定冷却水管的排列方式。

每个水冷管单独供水,水来自供水总管。各水管的水量要及时调节,保持平衡,否则易引起各支路水流不均,温升偏差过大,甚至产生局部过热等现象。

图3 水冷管布置图

2.2.2 空气换热器

烟气经过第一段水冷管后温度降至700℃左右,然后进入换热器,将空气温度预热到~300℃。特殊设计的列管旋流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便于制造、换热系数高、空气阻力小、烟尘粘结少易清理等优点。

换热器产生的热风送到反射炉炉头作为煤或油的助燃风,热风助燃可提高燃烧温度,维持火焰稳定,降低燃料消耗。

换热器放在烟道的中间段比较合适,因为前段烟气温度太高,影响换热器寿命;而后段烟气温度低,换热系数太小,换热面积太大,换热器结构庞大。

2.2.3 第二段水冷烟道

烟气经过换热器温度降到~540℃,再通过第二段水冷烟道将温度降至150℃,直接进布袋收尘。第二段水冷烟道结构与第一段相同,计算与第一段烟道类似。由于烟气温度低,所以此段换热系数相比较小。

3 投产情况及改进

3.1 投产情况

第一台水冷烟道安装于15 m2浮渣反射炉,并已投产。反射炉烟气量4 000 m3/h,烟气温度1 200℃,助燃风量3 000 m3/h,助燃风预热温度~250℃,按照上述条件及思路设计的烟道全长12 360 mm,反射炉与烟道之间的沉尘室间距约1 500 mm,第一段水冷器长2 560 mm,第二段水冷器长3 830 mm。

反射炉投入运行后,第一段水冷管粘结严重,严重时中间换热器也出现粘结现象,致使第二段水冷器出口烟气温度~400℃,远远高于150℃的要求,导致烟气不能直接进布袋收尘。烟道前段烟尘粘结严重,需要频繁清理才能正常操作运行。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二段水冷管后增加了一表面冷却器,烟气温度降至150℃后再进布袋收尘。

3.2 烟道改进

从第一座水冷烟道的投产使用情况看,这种冷却方式是可行的,但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原因是对烟气温度、烟尘性质认识不足,实际中反射炉烟气温度比较高,含尘量大,烟尘中的铅、锌熔点低,大量低熔点烟尘会很快将烟道粘结、堵塞,并且缺乏有效的清理手段,给操作带来不便。

针对反射炉及烟道投产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改进:

(1)反射炉烧嘴与水平夹角增大,避免燃烧火焰直吹出烟口,减少烟气夹带的烟尘量。

(2)加高水平烟道,同时增加沉尘室长度,加大沉尘室,使烟尘得以沉淀。

改进后烟道运行状况良好,不需要操作工频繁清理一段和二段水冷管以及中间换热管,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作量,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4 结语

全新设计的水冷烟道结构新颖简单、实用可靠,实际使用效果令人满意。针对发生的问题又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完善。已有多台反射炉即将采用这种水冷烟道,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

[1]《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编委会.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编委会.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铅锌铋卷[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浮渣收尘水冷
砂石骨料生产线收尘系统设计
提升电收尘收尘效率研究
空调冷冻水冷回收技术可行性研究
叹失眠
高氯锌浮渣回用电锌系统技术试验研究
增压汽油机集成水冷进气歧管三维流场分析
锌浮渣高效回收试验研究
计算机机箱智能水冷系统
2018003 一种铅浮渣的冶炼方法
气箱脉冲收尘器出口温度模糊PI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