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混感的诊治

2011-01-25岳伟敏

兽医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鸡舍鸡群支原体

岳伟敏

(河北省无极县综合职业教育中心,河北无极 052460)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存在于鸡体内,该病发病率高,危害面广,可造成幼鸡生长不良,蛋鸡产蛋率下降,尤其在外界环境恶劣情况下,常会发生混合感染,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笔者曾接诊一例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09年11月,河北省无极县某养殖户饲养了5 000只蛋雏鸡,12日龄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采食量变化不大,个别鸡精神萎靡,到20日龄鸡群呼吸道症状明显,大群鸡精神萎靡,食欲减少,不愿活动,咳嗽、尖叫、气喘、频频伸颈张口,呈喘气状。到25日龄,鸡只出现下痢,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呆立或卧地不起,食欲减少甚至废绝,喜饮水,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随着病程发展,死亡呈递增趋势。

(二)临床症状 病初鼻腔流少量粘液,打喷嚏,随着病程发展出现甩鼻、咳嗽、呼吸困难、气管音等症状。鸡只精神不振,萎靡,陆续出现病呆鸡,表现为鸡冠发紫或发青,眼睑肿胀,有的流眼泪,羽毛松乱,翅下垂,肛门周围羽毛污染,表现为排黄白粪、黄绿粪、白绿粪、绿色稀粪,粪便不成形,伴有未消化的饲料。发病鸡只采食量下降,死亡率较高,在5%~15%。

(三)剖检变化 眼结膜充血或有出血,眼角膜混浊,鼻腔有脓性的分泌物,鼻和眶下窦黏膜水肿、充血,喉头、气管内有灰白色或红褐色粘液,气囊壁增厚,浑浊不透明,附有干酪物。肝脏肿大,有不规则出血片或肝表面附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素性分泌物,心包积液混浊,重症的伴有纤维素性心包炎,肺脏出血、充血,卵泡变性坏死,法氏囊肿胀,出血,肾脏肿大、苍白、有尿酸盐沉积,呈花斑肾。

(四)诊断 取病死鸡气囊渗出物培养、镜检。综合以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五)防治

1.病雏与健康雏隔离饲养,加强环境消毒。首先,把病雏与健康雏隔离,并将水槽、食槽和用具严格分开,每天用百毒杀、菌毒灭等消毒剂进行1次带鸡消毒(浓度为100~200:1),对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每天2次,连续7 d。死雏焚烧后深埋,鸡舍在保持温度的情况下,加强通风。

2.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

用三精牌双黄连注射液1盒兑水后供200~300只鸡饮用,重症的也可进行肌肉注射,西药用金刚乙胺类复合制剂,同时配合头孢噻呋,在料中加入清热解毒中药如荆防败毒散,以上药物连用5 d。另外,为增强抵抗力饮水中加氟苯尼考、速补、5%葡萄糖。

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收到明显效果,临床症状减轻,粪便变成正常颜色,呼吸道症状减轻,鸡只死亡数明显下降。

(六)小结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进雏前需要空舍30 d,改善和保持鸡舍内环境质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控制好温度及昼夜温差,防止忽高忽低,确保舍内温度、光照相对稳定。饲养密度适合鸡群需要,粪便、垃圾、垫料及时清除,满足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过高,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盲目或滥用药物。

2.搞好鸡舍通风换气保温。鸡舍的空气中含有氨气、CO2、烟气、灰尘、异物、异味、病原微生物等能刺激呼吸道而诱发呼吸道病,通风换气可清除或减少这些有害因素,可使鸡群少得病或不得呼吸道病。当然,在严寒的冬季和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夜晚,若能解决通风与保温这一矛盾,对于预防呼吸道病确实至关重要。

3.当鸡群中有大肠杆菌与慢性呼吸道混合感染时,应选取给药方便,敏感性强,易吸收,具有较好的组织渗透性和半衰期长,对肝、肾损害轻的药物,有条件的最好先做药敏试验。另外,要用两种以上药物交替使用,以防形成耐药性。

4.抵抗病毒感染,提高机体抵抗力。目前季节是呼吸道病的多发期,应适当增加一些鱼肝油、VA、VC、VE、电解多维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另外选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等进行药物预防也是非常必要的。

5.饲养前期,即20日龄之前的呼吸道病多是由于疫苗免疫应激及支原体引起的,病毒性很少。因此,此阶段的呼吸道病重在预防,建议在每次疫苗免疫时用防治支原体的药物,如泰乐菌素、阿奇霉素、替米考星,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如一旦发生呼吸道疾病,治疗一定要彻底,否则留下症状易激发感染大肠杆菌等其他病症。

猜你喜欢

鸡舍鸡群支原体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舍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SPF鸡舍建设工程设计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