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鼻腔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2011-01-25钟新云刘小辉赖允梅刘礼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3期
关键词:霍奇金鼻甲淋巴瘤

钟新云 刘小辉 赖允梅 刘礼平

1.江西省万载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江西万载 3361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西赣州341000;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江西赣州341000;4.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江西赣州341000

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仅次于胃肠道NHL,是常见的结外NHL之一,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2%~10%。免疫分型为NK细胞型、T细胞型和B细胞型,中国的鼻腔NHL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而欧洲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该病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其恶性程度高,其预后比其他结外器官淋巴瘤差,并且早期症状不典型,病理诊断较困难。5年生存率在20%~56%[1]。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例原发性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8月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例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65岁,平均48岁。10例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主要变现为:6例鼻干痛不适,占50.0%;10例鼻涕中带血,占87.5%;7例进行性鼻阻塞,占65.6%;1例偶伴低热,占8.3%。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有10例患者出现嗅觉减退,占83.3%;其中4例患者色面部肿胀、溃疡,恶臭,占40.0%,并最终出现恶液质、高热,合并感染而衰竭死亡或大出血死亡。

对10例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前鼻镜检查,发现单纯下鼻甲肿大4例,单纯下鼻甲黏膜糜烂4例,鼻中隔加下鼻甲黏膜糜烂2例,CT检查有两例患者表现为鼻窦受累或骨质破坏。12例患者经B超检查后显示肝、脾、肾无特殊改变,仅发现1例有同侧颈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无异常。大部分患者的全身一般情况良好。

1.2 方法

10例患者病变组织均送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学上显示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异型细胞弥漫增生,细胞体积中等偏大,核大,异型明显,可见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和神经现象。背景炎细胞可见;最后经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鼻Nk/T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表达 CD45RO、CD43、CD56,T细胞内抗原-1(TIA-1)及原位杂交EBV,不表达CD20、CD19。在确诊前,其中2例误诊为肥大性鼻炎,1例误诊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对确诊25例,接受放疗+化疗共10例,I E期2例仅接受单一放疗,按鼻腔、鼻窦区常规分割外照射,40~50 Gy/1.8 Gy/次,每周5次方案放疗,需化疗采用CHOP三周方案,疗程具病情不等。

2 结果

2.1 临床分期标准

以Ann Arbor国际分期标准为主[2]:10例患者中有6例为ⅠE期,表现为病变局限于鼻腔一个解剖部位;5例患者为ⅡE期,主要表现为病变位于鼻甲、鼻中隔、鼻窦和硬腭等结构;1例为ⅢE期,表现为ⅡE期病变加鼻咽、口咽、面颊部及上颌骨破坏,组织坏死和缺损。

2.2 治疗结果

按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1例。对12例患者进行2年以上随访。临床分期早期预后较好,比较发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在随访的患者中,2例ⅠE期患者为完全缓解者,至今无复发。

表1 12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期与生存率关系[n(%)]

3 讨论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以面部中线部位的破坏为特征,与EB病毒相关[3]。成年男性好发,平均发病年龄45岁,本研究所选的10例患者也符合此发病规律,儿童发病极其罕见。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发病可能与以下有关:①与EB病毒密切相关;②免疫缺陷或异常;③遗传因素;④长期有害物质接触。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其病变以下鼻甲和(或)鼻中隔较为常见,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常被误诊为鼻窦炎、鼻息肉等,本组误诊2例为肥大性鼻炎。并且大多数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常常体征与临床表现不一致,未引起注意,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等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等,常已届晚期。

目前有研究认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是因有向不成熟NK和T细胞分化的双潜能早期前体细胞或可能是真性NK细胞肿瘤[4]。组织学上表现大多表达NK或T细胞免疫表型和细胞毒蛋白,即NK相关抗原,但也有一些NK细胞不表达NK相关抗原。本组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CD45RO、CD43、CD56,T细胞内抗原-1(TIA-1)及原位杂交EBV,不表达CD20、CD19。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高,易侵及结外器官,预后差、生存时间短[5]。因其对放疗敏感,目前主要采用放疗、化疗及类固醇皮质激素等[6],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治疗方法,而病理类型、性别、年龄及全身症状等因素对预后影响不大。对于ⅠE、ⅡE期患者,应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ⅣE期患者则应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最佳放射总剂量以40~50 Gy为宜,采用CHOP化疗方案。本组的10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按鼻腔、鼻窦区常规分割外照射,40~50 Gy/1.8 Gy/次,每周5次方案放疗,需化疗采用CHOP三周方案,疗程具病情不等。结果显示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1例。影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最重要的因素是AnnArbor分期,本组10例患者的病例数相对较少,虽不能反映准确的1、2年生存率,但分期与预后的关系还是可以很直观的体现出来。若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较其他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低[7],可能与本病具有局部的弥漫性血管浸润,具有高度侵袭性,较早发生全身转移有关。

研究报道,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放射治疗,虽放疗能控制大多数局部病变,但不能控制其远处转移,大剂量化疗也不能使期长期缓解,并且有关研究显示在NK细胞系肿瘤其多药耐基因及P糖蛋白阻碍物质均呈阳性。今后的治疗方向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刘鲁迎,黄志煜,朱远.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2,8(6):336-337.

[2] 何超,戴熙善,简洁君,等.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05,11(1):24-26.

[3] 朱梅刚.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306-309.

[4] Lien HC, Lin CW, Huang PH, et al.Expression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 6 and frequent loss of CD44 in nasal-nasopharyngeal NK/T-cell lymphomas:comparison with CD56-negative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J].Lab Invest,2000, 80: 893-899.

[5] 赵静,易成.鼻和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4):836.

[6] Chott A, Rsppersberger K, Schlossarek W, et al.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 presenling primariily as lethal middine granuloma[J].Hum Pathol, 1988, 19:1093-1101.

[7] Seymour JF, Pro B, Fuller LM, et a1.Long-term follow-up of a prospective study of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for stage Ⅰ-Ⅱ indolent non-Hodgkin’s lymphoma[J].J CIin Oncol, 2003, 21(11): 2115-2122.

猜你喜欢

霍奇金鼻甲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1990—2019年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
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抗HBV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霍奇金:利用X射线解析生化物质结构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霍华德·霍奇金:用颜色打动世界的人走了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