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酸钠对铝酸钠溶液深度脱硅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2011-01-24王雅静李宏亮庞常健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脱硅石榴石硫酸钠

王雅静, 李宏亮, 庞常健, 张 征

(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含硅矿物是铝土矿中常有的杂质,也是碱法生产氧化铝中最有害的杂质[1].在铝土矿溶出过程中,含硅矿物与碱溶液反应成为含水铝硅酸钠析出.生产上将含水铝硅酸钠称为钠硅渣,它绝大部分进入赤泥,少量溶解于铝酸钠溶液.在溶液成分和温度变化时,再继续析出.溶液中的SiO2成为固体析出的过程称为脱硅过程[2].生产中含硅矿物造成的危害是:生成含水铝硅酸钠,造成Na2O和Al2O3的损失;含水铝硅酸钠在生产设备和管道上,特别是在换热器表壁上析出、结垢,使传热系数降低,增加能量消耗和清理工作量;含水铝硅酸钠进入成品氢氧化铝,降低了铝成品质量[3].大量钠硅渣的生成增大赤泥量,并且可能成为极分散的细悬浮体,极不利于赤泥的分离和洗涤.因而硅矿物是极有害的杂质[4].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设置专门的脱硅过程.铝酸钠溶液脱硅分两段:一是通过形成水合硅铝酸钠脱硅;二是加氧化钙为脱硅剂,通过“铝酸钙”中间体最终形成水化石榴石实现深度脱硅.为了高效脱硅,制定合理的脱硅工艺,研究硫酸钠对铝酸钠溶液表面张力和黏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人们对K+、Ca2+、OH-在铝酸钠溶液中分解行为研究较多[5-6],而关于Na2SO4对铝酸钠溶液深度脱硅影响的报道却比较少见.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Na2SO4对铝酸钠溶液深度脱硅及脱硅过程中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得出其变化的规律性,从而有助于寻找更好的脱硅试剂和最佳脱硅工艺条件,促进炼铝工业的发展.

1 实验

1.1 主要原料与仪器

原料: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硅酸钠,硫酸钠,氧化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NDJ-79型旋转黏度计;721型分光光度计;数显恒温水浴锅;自制不锈钢反应釜.

1.2 脱硅实验

脱硅原液是由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九水硅酸钠配制而成,在加热搅拌过程中逐滴加入硫酸钠、碳酸钠或氯化钠溶液.组成为:硅量指数ρ(Al2O3)/ρ(SiO2)为 350,苛性比 ak为 1.5, Al2O3质量浓度为150 g/L.将上述配置好的溶液放入带有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的反应釜中反应,加热介质是色拉油.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脱硅剂CaO,升温.脱硅后,抽滤,上清液测Al2O3、SiO2、Na2O浓度,渣相进行X衍射分析.

SiO2的含量用硅钼蓝比色法测定,Al2O3含量是由络合滴定法测定的,Na2O的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实验所选脱硅剂为氧化钙.

1.3 表面张力的测定

使用套管表面张力仪,配置U型压力计、增压瓶等组成一个表面张力测定系统,以超级恒温器保证实验中的温度恒定.用最大气泡法测定脱硅过程中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参考液为蒸馏水.

1.4 黏度的测定

用NDJ-79型旋转黏度计测定脱硅过程中含铝酸钠溶液的黏度,配合超级恒温器保持实验中温度的恒定.旋转黏度计的精确度为±2%,水浴恒温精度为 ±5%,温度范围:30~80℃.

2 结果与讨论

2.1 硫酸钠对脱硅效果的影响

在CaO为30 g/L、搅拌速度为867 r/min、苛性比ak为1.5、温度90℃、Al2O3质量浓度为150 g/L、时间为110 min情况下,硫酸钠质量浓度对脱硅的影响如图1、图2所示.

图1 Na2SO4质量浓度对脱硅效果的影响Fig.1 Effect of ρ(Na2SO4)on desilication

由图1可知:Na2SO4质量浓度在0~70 g/L时,硅量指数均比空白溶液(不含硫酸钠的铝酸钠溶液)脱硅时的大,且硫酸钠质量浓度在20 g/L时硅量指数最大.这是因为硫酸钠的存在可能形成水和硫铝酸钙中间体,有助于形成水化石榴石,进而比无硫酸钠时脱硅效果好;从而降低SiO2的浓度,使SiO2更易析出,能促进脱硅.而当Na2SO4质量浓度大于70 g/L时,此时硅量指数比空白溶液的要低,阻碍了铝酸钠溶液的深度脱硅.

由图2可知:随着硫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Al2O3的损失也在逐步增大.这是因为在铝酸钠溶液中的 SiO2含量可视为[H2SiO4]2-和[Al2(H2SiO4)(OH)6]2-两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在水化石榴石的生成过程中起作用的是[H2SiO4]2-,当溶液Al2O3质量浓度大时,脱硅后虽然减少了[H2SiO4]2-,但溶液中的[Al2(H2SiO4)(OH)6]2-仍保持相对高的含量,硅量指数也相对低些.综上所述,在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0 g/L时,铝酸钠溶液的脱硅效果最好.

图2 Na2SO4质量浓度对Al2O3的影响Fig.2 Effect of ρ(Na2SO4)on ρ(Al2O3)

2.2 脱硅后硅渣的XRD分析

含40 g/L硫酸钠的铝酸钠溶液脱硅后的硅渣XRD光谱分析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加入硫酸钠后,衍射峰的强度增大.衍射峰的强弱可以判断一种物质结晶度的高低和晶型的好坏[8].由此可以说明随着脱硅的进行,水化石榴石的晶型是逐渐完善的.硅渣中含有钠硅渣、氢氧化钙、水化石榴石和水合硅铝酸钙4种物质,其中水化石榴石为主要部分.水化石榴石的生成是深度脱硅达到较高硅量指数的主要原因.由渣相的XRD图可知:加入硫酸钠后,硅渣中含有少量的钙霞石型钠硅渣4Na2O·3Al2O3·6SiO2··yH2O.可知少量钙霞石型钠硅渣的形成降低了溶液中的浓度,有利于水化石榴石的形成.所以,在硫酸钠质量浓度为40 g/L时,仍促进溶液的深度脱硅.

图3 不同硅渣的XRD图Fig.3 XRD patterns of different silica residues

2.3 脱硅过程中硫酸钠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在CaO为30 g/L、搅拌速度为867 r/min、苛性比ak为1.5、Al2O3质量浓度为150 g/L、时间为110 min条件下,硫酸钠质量浓度与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温度下Na2SO4质量浓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ρ(Na2SO4)and viscosity of solu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由图4可以看出:在相同温度下,当硫酸钠质量浓度在0~20 g/L之间时,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逐渐下降;在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0 g/L时,溶液的表面张力最小.在硫酸钠质量浓度大于20 g/L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逐渐升高.少量的使溶液的表面张力下降很多;随着含量的增加,其对溶液的表面活性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溶液的Na+含量增加却可以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变大[9].从表面张力的角度说明了在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0 g/L时,溶液的脱硅效果最好.

由图4中还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硫酸钠质量浓度下,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此外,Al(OH)4-离子间的氢键作用逐渐减弱,铝酸根阴离子群逐渐分裂为Al(OH)4-离子,从而导致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所以,表面张力下降.这也从表面张力的角度说明高温脱硅比低温脱硅要容易.

2.4 脱硅过程中硫酸钠对溶液黏度的影响

在CaO为30 g/L、搅拌速度为867 r/min,苛性比ak为1.5、Al2O3质量浓度为150 g/L、时间为110 min条件下,硫酸钠用量与黏度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在相同温度下,溶液的黏度随着硫酸钠用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硫酸钠的质量浓度在0~70 g/L时,由于破坏了由水分子与硅铝酸根形成的网状大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削弱,黏度变小,从而促进溶液脱硅.

在相同的硫酸钠质量浓度下,铝酸钠溶液的黏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升高,铝酸钠溶液中离子的聚合程度减小,粒子的运动速度加快,黏度急剧减小.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运动增强,使Al(OH)4-之间以及与H2离子间氢键相连的缔合物破裂[10],溶液中的氢键效应减弱,也使得铝酸钠溶液的黏度降低.这也从黏度的角度说明了提高温度有利于溶液脱硅.

图5 含Na2SO4溶液脱硅过程中黏度与温度的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cosity and temperatures of solution containing Na2SO4

3 结论

(1)在硫酸钠质量浓度为0~70 g/L之间时,促进脱硅效果;而硫酸钠质量浓度高于70 g/L时,抑制脱硅效果.硅量指数在硫酸钠浓度为20 g/L时达到最大,脱硅效果最好.通过对硅渣进行XRD分析可知,加入硫酸钠后更有利于铝酸钠溶液的脱硅.

(2)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和黏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0 g/L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和黏度达到最小;加入硫酸钠后,表面张力、黏度降低,更有利于铝酸钠溶液脱硅.

[1] 杨重愚.氧化铝生产工艺学[M].3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176.

[2] 陈英发.我国再生铝生产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有色金属,2005(8):34-36.

[3] Addai-Menasah J,Ralston J.The Influence of Interfacial Structuring on Gibbsite Interactions in Synthetic Bayer Liquors[J].J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1999,215(1):124-130.

[4] Li H X,Addai-Mensah J,Thomas J C.The Influence of Al(Ⅲ)Supersaturation and NaOH Concentration on the Rate of Crystallization of Al(OH)3Precursor Particles from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J].J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5,286(2):511-519.

[5] 唐素娟,刘常青,尹周澜,等.二元酸杂质及硅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J].轻金属,2008(11): 20-23.

[6] 陈金清.钾离子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影响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23-37.

[7] 刘连利,刘玉静,翟玉春.铝酸钠溶液脱硅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16(5):590-592.

[8] 邓红梅,曾文明,陈念贻,等.氧化铝生产中硅渣的组成和结构研究[J].金属学报,1996,32(12): 1248-1251.

[9] Barcza L,Palfalvi-Rozsahegyi M.The Aluminateslye as a System of Equilibrium[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al,1998,52(2):250-258.

[10]成琼文,李小斌,彭志宏,等.铝酸钠溶液的黏度[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2): 229-233.

猜你喜欢

脱硅石榴石硫酸钠
低品位铝土矿预脱硅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粒径对云南昆阳胶磷矿双反浮选中脱硅的影响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毛锑生产废液制备硫酸钠的工艺研究
空位缺陷对钇铝石榴石在高压下光学性质的影响
石榴石
KR工序铁水预脱硅工业试验研究
钾长石矿预脱硅试验研究
如何正确的鉴别石榴石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