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全覆盖监控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践

2011-01-24殷建忠许传志杨俊芬

卫生软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学分制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殷建忠,陆 林,许传志,徐 芳,常 魏,杨俊芬

(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直接促进了高校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重心的逐步下移,二级学院有了更多的管理自主权,也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在教学管理中越来越具有直接性及基础性的作用,使得二级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医学院校二级学院如何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1~5]。从2008年底以来,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积极探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1 作用和意义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基于全球和国家医学教育标准,从现代医学教育世界性趋势着眼,实践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以达到“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在昆明医学院2009级全面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从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入手,实践并建立一套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出一套适合校情、二级学院院情、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在学分制条件下,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为学院推行学分制和医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为学分制改革注入活力。

2 指导思想、研究目标与内容

2.1 指导思想

树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的质量意识,贯彻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要求,积极探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行多方位、多环节、多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推动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建设,促进我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2 研究目标

构建出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具有特色的二级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与体系。

2.3 研究内容

基于学分制改革,从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现状出发,坚持并贯彻“一个标准(医学教育国际最低标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个抓手(课堂教学质量),两个监控层面(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两级监控系统(二级学院、系),三个原则(全面、客观、公平、准确;全员覆盖;评估结果与奖罚制度挂钩),四个结合(教学督导评估与学院领导、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相结合;计划安排与随机听课相结合;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五种监控(教学督导、教学检查、教学评价、课程评价、考试管理),构建出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践与评价和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

3 基本做法

3.1 制定了二级学院教学核心工程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昆明医学院贯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2008~2012)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要求,贯彻落实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加快公共卫生学院发展,结合公共卫生学院实际,于2008年底,制定了公共卫生学院三年发展规划“八个一工程”之教学核心工程方案,作为未来三年的建设目标之一。

3.2 制定了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切实加强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工作科学、有序、规范地进行,结合我院实际,于2009年2月制定《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实施方案》并试行(公卫院发(2009)2号)。

3.3 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全覆盖评估

(1)评估原则。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教学质量评估体现全面、客观、公平、准确原则;二是全员覆盖原则:教学质量评估覆盖所有课程和任课教师;三是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作为教师绩效、晋升职称、岗位聘任、履职考核的主要依据。

(2)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二是教学过程各环节质量;三是教研室教学工作;四是教师教学工作。

(3)评估方法。一是教学督导评估与学院领导、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相结合;二是计划安排与随机听课相结合;三是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重点课程)相结合。

4 评估结果

第一次评估:2009年3月~6月教学评估人员包括领导、教学督导9人,学生472人。共评估59人次,评估39位教师,平均每人被评估1.49人次;评估17门课程,共听课74学时。院领导、教学督导评价,最低70.0分,最高98.0分,平均88.62±6.31分,优秀率54.2%;学生评价,最低75.0分,最高98.4分,平均93.39±5.10分,优秀率88.2%。

第二次评估:2009年9月~12月评估人员包括领导、教学督导8人,学生345人。共评估43人次,评估39位教师,平均每人被评估1.10人次;评估20门课程,共听课43学时。教师授课层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本科生42次,研究生1次。院领导、教学督导评价,最低分76.0分,最高分98.0分,平均90.21±4.92分,优秀率65.1%;学生评价,最低86.6分,最高99.5分,平均94.72±5.69分,优秀率89.2%。

第三次评估:2010年3月~6月评估人员包括领导、教学督导7人,学生401人。共评估39人次,评估33位教师,平均每人被评估1.2人次;评估16门课程,共听课39学时。教师授课层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本科生38次,研究生1次。院领导、教学督导评价,最低82分,最高97分,平均90.68±4.17分,优秀率66.7%;学生评价,最低87分,最高98.9分,平均94.81±3.35分,优秀率90.6%,详见表1、表2。

表1 授课教师评估得分

表2 授课教师评估等级[n(%)]

5 初步成效

教学核心工程深入人心,教师教学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公共卫生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形成了良好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尤其是对教学评估落后的教师有较大的促动。

从前后3个学期的评价结果来看,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学质量的监控,对推动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建设,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李邦郢.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19.

[2] 马 龙,张 彤,崔长勇,等.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62-65.

[3] 齐晓华.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5):115-116.

[4] 陈家颐.构建院系主体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1):67-70.

[5] 吴 虹.建立健全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2):110-112.

猜你喜欢

学分制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