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仅仅是供应商,更是您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专访泰华施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裁沈宏先生

2011-01-21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泰华客户方案

不仅仅是供应商,更是您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专访泰华施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裁沈宏先生

记 者:沈总,泰华施公司如何看待中国清洁产业未来黄金十年的发展?

沈 宏:中国的清洁市场将围绕四大趋势发展。这些趋势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首先,中国迅速推进城市化,使得清洁市场容量迅速扩大,清洁消毒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无论在地域覆盖方面还是在因地制宜方面都能够赶上城市化进程。

随着市场消费能力的提高,客户对于清洁意识的也在提升。这一方面要求清洁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将日益向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求本行业摸索出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清洁保养方案。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人员流动等实际情况,对于清洁流程的易操作性和可复制性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相关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将从原料到配方到工艺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并且提高行业产品标准。

可持续性发展将成为推动清洁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引擎之一,也将成为用户衡量清洁厂商和产品的重要标准之一。为客人、工作人员、管理者和访客提供绿色、环保、安全、不损害环境的清洁产品和清洁流程将是永恒主题。

记 者:作为国际、国内清洁产业的领军企业,泰华施公司考虑如何布局,来推动中国清洁产业的发展?

沈 宏:中国清洁产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有了很大发展。目前中国清洁产业每年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3000多亿,有600多万人从事与清洁相关的行业。

目前,不同的行业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特别的清洁需求。比如,酒店、餐饮、工厂、医院等场所对清洁的要求差异很大,或需要比家里更清洁舒适,或侧重食品安全卫生,或侧重抗油污需耐磨,或侧重感染控制。相对应地,商业清洁也需要有不同的产品和方案来对应这些需求。

商用清洁产业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只看价格的阶段。客户或者整个社会不了解清洁理念,在挑选产品的时候基本上只比低价;第二阶段会对产品质量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性价比成为挑选的依据;到第三阶段,不光看性价比,更要看品牌。中国商用清洁产业现阶段大体仍处于第一到第二阶段,一些国际性的大的企业则走得比较超前,已到了第三阶段。

作为全球商用清洁行业的领导者,泰华施有责任走在行业的前端,将先进的理念、技术、应用带到国内,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记 者:未来中国清洁产业的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您对此有何见解?

沈 宏:创造更清洁、更健康的未来是公司的愿景。这一品牌愿景是基于泰华施在商用清洁行业超过100多年的历史的积淀。我们带给客户的品牌价值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首先是整体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应用范围包括:楼宇的清洁与保养,厨房的清洁与消毒,织物清洁与护理,中央空调清洁与消毒,个人护理产品和食品饮料生产线的清洁与消毒等。通过将清洁剂、清洁设备、专业的分配系统以及流程进行整合,来为客户度身订制方案。在业内,泰华施也是唯一能够提供这样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

其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自1986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泰华施为中国的各行业提供适合本行业特点的专业清洁方案,包括酒店业、清洁服务行业、零售业、餐饮业、医院、工厂及食品加工行业等。这些方案既有同样的严格标准,又有不同行业的独特性。

绿色清洁也是泰华施带给客户的一大品牌价值。从产品的原材料到应用过程乃至废弃物的丢弃,泰华施在不断地改进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的方案,在满足清洁卫生需求的同时,做到对环境无害,全方位地做到绿色清洁。泰华施积极参与了众多国际国内的环保和社会组织并获得认证。泰华施致力于帮助客户节省水和能源,并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协助客户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另外,我们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能够确保客户在全国各地的门店都达到一致的标准。这对跨区域、全国性的客户来讲尤为重要。此外,在中国,我们除了有专业的商务团队,还建有世界一流的工厂、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

持续的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泰华施品牌背后的两大推动力。通过对清洁的深入透彻的专业了解,我们将不断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将致力于提供绿色清洁的产品和方案。

在各界领导和客户的支持下,泰华施在中国的业务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成长,并且始终保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这一切的成绩归根结底是源于客户对我们品牌的信赖。

记 者:未来清洁产业是以绿色、低碳、环保为主流。贵公司在这些方面将会有哪些作为?

沈 宏:在泰华施百年发展的历程上,公司从庄臣家族到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始终致力于推进“可持续性发展”,并且处处在行业中起表率作用。公司秉承“保护生命,呵护地球,革新行业”的宗旨,参与到各国际环保组织的工作和倡议中。2009年,我司成为全球水资源圆桌会议成员;2008年,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拯救气候计划成员;2006年,在全球范围内停止使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开同行业之先河;1975年率先停止使用氟里昂,而直到1987年蒙特利尔条约生效才禁止使用此原料。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向客户推荐“绿色清洁产品”。“低碳清洁方案”也是我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例如,我们采用高倍浓缩的产品,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包装材料的使用和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通过分配系统进行使用,达到精确稀释比例,保护员工使用安全并避免化学品的滥用。

织物洗涤向来被认为是“不环保”的任务。为此,我们推出了“高效织物洗涤系统(HELP)”,可以做到:减少水的使用24%;减少蒸汽使用25% ;减少电的使用7%;减少污水排放24%;减少洗涤时间周期17%;减少织物更换72%;帮助客户节省23% 总体运营成本 (以某五星级酒店实例)。

此外,公司每年都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协助客户采用更“绿色”的清洁方案。

记 者:作为业界专家,您认为目前中国清洁产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技术法规和标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角度给予哪些支持?

沈 宏:第一,中国清洁行业无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是法规制度都存在对技术指标要求不够严格,过多地考虑了中国国情,忽视了技术规格的要求,尤其在厨房清洁等涉及食品安全的领域。

为此,建议国家对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规和标准提出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指标,以保证国人食品卫生安全。

第二,清洁产业包括不同方面,如日用消费品、商业清洁等。但是,国家对不同清洁行业的类似甚至相同产品的要求不一致。例如,餐馆卫生间使用的洁厕剂与超市销售的洁厕剂是一类产品,往往都是强酸产品。根据国家对危险品的政策法规要求,此类清洁剂的运输、仓储都要按照危险品标准,但超市销售的洁厕剂却获得豁免;空气清新剂也是如此,超市销售的空气清新剂连易燃标志都不需要。类似例子还可以列出很多。

为此,建议国家统一针对清洁产业产品的相关要求,方便民生及监管。

记 者:目前中国消费者对清洁意识和理念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作为企业将如何正确引导消费者?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沈 宏:一方面,我们给予客户很多培训。这些培训不仅限于对产品的运用,而且是对清洁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另外,我们在上海有一个知识中心,这个知识中心不但有对产品、技术、方案的展示,我们还会不时地为各行各业的客户举办各种培训。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组织一些公益类的活动。比如说,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去一些学校,带去我们的洗手液,教小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

清洁意识和理念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这个行业里的企业和协会,都需要去持续地去引导客户、引导消费者,共同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泰华客户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宝鸡泰华磁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泛娱乐休闲体验,一站式打造 iMovie网尚数字影城苏州泰华店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衡水泰华集团:屡获殊荣 声名远播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23
百万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