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更长远地关注核泄漏事故对水生生物的长期影响

2011-01-18

海洋世界 2011年4期
关键词:核泄漏放射性物质国家海洋局

应更长远地关注核泄漏事故对水生生物的长期影响

4月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1.15万吨受污染水排入海中,对此,东电公司和日本政府均表示,实施这一措施是“万不得已之举”,污水排放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然而,一些研究海洋生态的专家表示,海洋生物的卵和幼体对核辐射较为敏感,核物质将改变它们的基因,虽不至于产生“哥斯拉”,但海洋食物链将受到破坏。倘若污染时日延长,海洋生态不可避免地会遭到侵害。

东电公司承认,污水排放将污染海洋;但强调即便成人每天食用附近海域的鱼类、贝类及藻类,也只相当于每年遭受0.6毫希沃特的辐射,仅为人体在自然界中每年受辐射量2.4毫希沃特的四分之一。日本政府也表示,放射性污水将“很快被海水稀释”。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过去1周,日本东部沿海海水样本中碘-131和铯-137的水平已经上升。自然界中的电离辐射造成的基因损害大部分可以恢复,但人类活动制造的过量辐射对生物体的基因损害却难以修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环境辐射学专家比尔·伯内特对媒体说:“好在碘的半衰期只有8天,如果他们能够停止泄漏,这就是个短期问题。但是,铯是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海洋环境中铯的放射性完全衰减,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更令人担心的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放射性物质不但会进入食物链,还会影响到海底淤泥。

目前,中国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密切关注着海水辐射情况的变化。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发布的消息显示,根据海洋环流分析,福岛第一核电站渗出的高辐射积水流入海洋后,将被福岛附近的黑潮延伸体向东至东北方向输运,进入北太平洋,近期基本不存在向中国海域扩散的动力条件,因此近期不会对中国东海海域水体和海产品产生影响。

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了解到,中国的近海捕捞业短期内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但在日本东太平洋海域捕捞作业却存在一定风险。建议考虑停止从日本进口水产品,如果事态严重恶化,考虑适时停止中国在日本附近海区的捕捞作业。鉴于放射性物质在水生生物中有积累作用且残留时间较长,应该更长远地关注核泄漏事故对水生生物的长期影响。

猜你喜欢

核泄漏放射性物质国家海洋局
海洋升降流动力学机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探讨
东日本大地震文学作品的生态价值
论日本福岛核污染跨界环境损害的责任
食物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还能吃吗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