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011-01-17胡连彬

中国三峡 2011年8期
关键词:山塘苏州

胡连彬

苏州: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胡连彬

你可能没去过苏州,但你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古谚;你可能不了解苏州,但你也许读过《红楼梦》中有关“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描述;你可能对苏州的文化一无所知,但你一定知道赫赫有名的苏州园林。说不定,你曾经欣赏过昆剧和苏州评弹。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我常常想,开天辟地之时,天帝一定有所青睐,付与了苏州最美的山水、最灿烂的文化、最具人性的情怀。正如千万个女子中,忽然就出现了西施,举手投足间望不尽的温柔美丽。而苏州正是这样的女子,在广阔的江南大地倾城倾国。

在苏州古城的老街上,青砖黛瓦的古居是典型的姑苏样式。 摄影/yandasha/CFP

2011年4月,“东方水城”第十四届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暨2011中国国际旅游服装服饰赛博会开幕式彩船巡游表演活动在苏州古运河胥门段热闹举行。一条“甪直梦里水乡”风情船在苏州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水上表演。摄影/王建中/CFP

2500年历史的潋滟光影,让苏州这朵奇葩底蕴深厚、风姿绰约;2500年文化的滋润熏染,让苏州这部歌剧风华绝代、别具风情。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而苏州正是美好城市生活的典范。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如此完美地呈现古典身段与现代气质的天人合一,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如此巧妙地展现小桥流水与科技文明的优雅协奏。

难怪当年乾隆一定要在北京复制一个苏州,复制一个西塘街。但苏州的味道是无法复制的,也只有在苏州,才能真实地感受江南的色泽、质地和不可言传的回甘。

伍子胥可能不会想到,他只不过奉吴王阖闾之命建造了一个小巧的城镇,却让它在2500年后的今天富甲一方、名扬天下;而他更不会想到,在这漫长的多舛的岁月里,苏州出现了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苏州是否天生一种魔力,到底是什么让它如此出众如此夺目如此不可一世呢?

苏州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苏州是自然生活的坐标,是城市生活的地标。这是一个不可逆的预言,正如它越来越青春的发展趋势。而这一切,都与苏州城市的性格,与几千年水文化的濡养培植千丝万缕。

有人把苏州同意大利的威尼斯相提并论,认为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威尼斯城的建造时间比苏州晚了近一千年,完全是借助了自然的水系特点,只是开凿了一条长约四公里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交错勾连,连接起118个小岛,形成2300多条水巷,完全是泡在水中的零零散散的陆地,也可以说是以水为主的地理特征,不是人类最舒适的生存环境。

苏州古城区至今保持着早期“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这在中国甚至世界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独领风骚。

唐代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写出了苏州生活的典型地理特征,完全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样子。

一座河网环绕的古城

早在2000年前,苏州就有河道82公里,呈不规则亚字形,四周环以护城河。白墙黛瓦的二层民居临河而筑,依水而翔,颇具中国画的神韵。白居易曾经写诗赞颂苏州的水居特色:“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在他眼里,纵横交错的水系形成一幅浩大的画卷,也像一部唐诗,在江南大地徐徐展开。

河道的走向呈南北或东西的直线状,组成比较规整的方格状水网,符合中国城市棋盘状的建造格调,也能将大大小小的街巷清晰地勾联起来,交通便利,往来通畅,雨季又便于排水,体现了中国先民在水系建设方面简单而独特的思考。

苏州市郊,虎丘景区。 摄影/马健/CFP

街路与河道平行,由道路织成的路网和由河道汇成的河网牵牵扯扯,生动地演绎了所谓“水陆平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式的城市平面布局形态,是苏州城市个性生动、魅力独特的基础,也构成了苏州城市形象的风景线和生命线。无所不在的水气,氤氲着苏州的性格,使它过虑了阳刚雄壮,多了一份阴柔的甜美。

这密布错杂的河网正像一个天堂所必有的要素,无声无息护佑着苏州富庶和谐的生活。得天独厚的水系特色是苏州在未来的生活走向上更接近人间天堂。

如果你去过苏州古城区,无论你在何时无论你走到何处,都会看到绝美的景致。有时“天光云影共徘徊”,有时“水晶波动碎楼台”。朝霞满天的时候,河水动荡着细碎的梦影,明亮而生动。不知谁家的小船翩然而出,在一片透亮的光辉中桨声唉乃,悠闲从容。

建筑临水而造、枕水而筑、引水而入等千姿百态的形式与水相融合,构筑成优美的水域景观,常常让你流连忘返。随便哪家的屋前屋后,都是婉转柔媚的一湾静水,从窗户望出去,袅袅依依,与房檐桥影共相得洽。

常见水一样的女子从雕楼中走出,走下布满青苔的千年古台阶,俯身临水,淘米洗菜,有时还会唱起歌来,与河水一起婉约相恋,只看得你呆了去。

有时看到几个为生计的女子,也间着游手好闲的爷们,在水边的亭榭里,在幽幽茶楼里,用水样柔情的吴侬软语拉着家常,谈着趣闻,调子不急不徐;有时两个老者一坐就是大半天,一茶,一棋,一烟,直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黄昏,才伸了懒腰,从深楼暗影里蹀躞而出,不知拐上了哪个巷子,一眨眼便不见了。

苏州北濒长江,西接太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其中,如果仅仅从科学价值来考量,我们可以这样评价苏州的水系:

水城独到的水系结构,解决了军事防御、交通运输、生活用水、排水防涝、防火、调节城市气候、优化美化城市环境等城市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发挥了多种功能,创建了一个有水利而无水害的城市,成为在当时条件下非常科学和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

但是这个水系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对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对人生观价值观又岂是科学价值所能涵盖?

以水为核心的苏州园林

水生万物。除了来往穿梭的船只连接了每一处街巷,桥在苏州也同样必不可少。即便现在数量不如鼎盛时期的329座,仅留存下来的161座桥梁也可以傲然嘲弄所谓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了。

桥不仅仅连接了此岸彼岸,也连接了苏州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甚至连接了苏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船在河上行,人在桥头走。且不说往来方便,单说如虹的桥影实在是架在水上的天堂路,那往来穿梭的就是仙人了。

学士河上的皋桥始建于汉代,历经沧桑,依然横跨两岸;更有“乌鹊桥红带夕阳”的乌鹊桥,“黄鹂巷口莺欲语”的黄鹂坊桥,以及“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的花桥,还有张继那首著名的诗句所提到的枫桥。

这些桥,投影于曲折的河水之中,身段窈窕,眉目含情,常常让那些文人骚客忍不住挥毫写诗,留下了一首首情动江南的佳作,有的至今流传。可以这么说,水创造了桥,桥创造了诗人,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濡养了苏州的千秋万代。

河流两岸的民居大多是江南独有的粉墙黛瓦,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决不拥挤,又恰应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律,仿佛生来就站在那里等待着水一样,清淡素雅,不张扬,不喧闹,不低卑。小街深巷,檐宇落珠,自成天籁之美。

在这样的房子里住久了,日日看着古朴典雅的精雕门窗,在水涘楼畔弄一笛晚晴,吹得月上古城,清风飒飒,难道不是人生最理想的生存境界吗?

最能体现苏州人生存境界的物质遗产莫过于苏州园林了。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于春秋,成于五代,成熟于宋,兴盛于明。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苏州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雕刻美于一身,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有些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尤以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为最盛。

所有的园林仿佛都约好了一样,以水为核心,依水布景,小处见大,移步换景。粉墙黛瓦栗柱,假山亭榭楼阁,花草虫鱼修竹,俨然天成。走进园林,仿佛置身于艺术的园子,时而开阔明快,时而幽深曲折,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实相生,互为照应;室内则配以红木家具,名家书画,缀以对联、盆景,显得秀丽淡雅,文化气息浓郁。

从苏州园林你完全可以嗅到水的气息、水的味道。没有了水,所有的摆设都显得干燥,也会失去灵秀与生动。水无处不在,又好像隐身遁形,让你捉摸不透它。

你可以从盛开的荷花想到连天碧叶下脉脉的温情,你可以从修竹不让清风的举止里管窥水的随物赋形的神力,你也可以从几进几出的通幽处触摸水一样的曲折婉转,你更可以从山水亭阁相依相存的和谐中悟出水的生存哲学。可以说,无论是普通的民居还是匠心独运的苏州园林,无不是千百年水文化慢慢浸染的杰出作品。

山塘街:老苏州的缩影 吴文化的代表

水对苏州物质文化的影响当然无处不在,如果你真想去体验一下,你一定要去山塘街。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被称作“七里山塘”,又叫“白公堤”,是当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的政治作品,利济千秋。

白居易不过是为了百姓游览虎丘名胜提供便利,不成想,山塘街自此以后日渐繁华,一直到现在,是不能不去的绝佳胜地。

山塘街荟萃了苏州的精华,被称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代表”。这里不仅风景秀美,也是苏州古迹最多的去处。

这里曾一度衰败,后来又修缮重建,复原了往昔的繁华,特别是长约360米的山塘老街,更是深得苏州水文化的底蕴,又兼苏州商贸集散重地,曾经被称作“神州第一街”。

闲步于山塘老街,两边店铺林立,会馆众多,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如果你走累了,不妨找个僻静所在,面水静坐,喝一杯碧螺春,听一听苏州评弹,小日子就这么悠闲自在。

如果你还不觉满足,你就随便走进一家店铺,点了各色美食来饕餮。松鹤楼的松鼠鳜鱼,五芳斋的蟹粉小笼,绿杨馄饨店的鸡丝馄饨,黄天源的猪油年糕,采芝斋的贝母糖,你肯定会找到自己的最爱,也一定会在夕阳西下的黄昏里不忍离去。那你就住下来吧,享受灯光迷离的山塘之夜。

你可以选择驾一叶扁舟,听一曲丝竹,或流连在古戏台下,随声唱来。这里当然也有咖啡,也有数不尽的现代元素,这就是山塘街,这就是苏州,没有一种美好的事物不可以兼容,没有一种文明不可以生根,如同无处不在的河水一样,以它巨大的包容的胸怀容纳天地万物、悲喜冷暖。

在苏州古城的老街上,青砖黛瓦的古居是典型的姑苏样式。 摄影/yandasha/CFP

山塘街汇聚了苏绣、木雕、石雕等各种民间艺术,简直就是民间的艺术长廊。

说到艺术,苏州有理由挺起腰板。“仓廪实而知礼节”,向来以“苏湖熟,天下足”而名噪神州的苏州,在富庶的同时也走向了艺术的顶峰。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数百年来薪尽火传,艺术渐臻佳境。

王蒙说: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斯言是也。苏绣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正是水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诗意的水孕育了诗意的生活,生活在如水的江南女子的十指间辗转退进,绣在绢帛上便是诗便是画,是诗化的苏州园林和水图腾。

绷布、绷架、苏针、花线,简单的几样东西,竟也能通过一只柔弱无骨的手幻化出巧夺天工的织锦,这是怎么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情?

听一曲《牡丹亭》,就算是到了江南

评弹、昆曲、苏剧被喻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而昆曲又被称作“中国戏曲之母”,成为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看园林,不算到过苏州;不赏昆曲评弹,不算了解苏州。

的确,单看乐器,便知道昆曲有多么诗意。曲笛声起,发黄的旧日繁华、如泣如诉的爱情便袅袅而出,正所谓身在昆曲,身不由己,更不用说笙箫在旁相助,常常让你忘了今夕何夕,也分不清是古代还是现代。男女主角只是咿咿呀呀唱和,长袖当舞,身段曼妙,唱腔婉转,水气迷离,并如河道一样悠扬而去,缠缠绵绵的,把听客唱成水中摇曳的红莲,扯不断的情思万种。

看风景。 摄影/刘洋/CFP

正如山高地广、黄土纷扬的川秦大地出现了格调高亢的秦腔一样,在莺歌燕舞、千河万水的江南,一定要有唱腔柔媚的昆曲或评弹。土生土长的艺术从来都是地域特征明显,地域性格突出的奇葩,又反过来渗透到当地人的性格中。

所以,听一曲《牡丹亭》就算是到了江南,心间流溢着香糯软的极其特别的感觉,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春暖花开、水光潋滟。

这些文化,不是一朝分娩的,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累积和升华,也离不开历代文人的笔墨熏陶。

自古以来,美丽的苏州就孕育了太多的文化名人,也吸引着太多的文人骚客亲近苏州终老苏州,正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如威震春秋的伍子胥,足智多谋的孙武,忧国忧民的范仲淹,风流倜傥的唐伯虎,激进睿智的顾炎武,不胜枚举,更遑论那些来到这里的名人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钟灵毓秀的苏州是著名的状元之乡,历史上曾出现50名状元,1500名进士,可以说是人才的窝子。

昆剧《牡丹亭》。 摄影/麦田/CFP

如果你觉得这些还够不上天堂的话,那一定要说说距阊门3.5公里的虎丘胜景。明代的袁宏道曾描写过虎丘的热闹场面,再现了“吴中第一名胜”的中秋盛况: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虎丘前山十八景,后山十八景;前山美,后山幽;后山脚下清流潺潺,河中水菱迎面,河岸古木参天,真是人间天堂。古人说“平坐游览遍天下,游之不厌惟虎丘”,算是公正恰当的。无论春秋冬夏,无论阴晴雨雪,从来都不乏美景,再加上无所不在的历史遗迹,使虎丘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胜境。虎丘之美在于小巧玲珑、意趣盎然,所以有人称它的美“秀甲江南”,是江南游的必到之处。

以上只是苏州城区的美景,而围绕着苏州,还有很多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比如昆山的周庄、锦溪,吴江的同里、震泽,吴中的甪直、木渎,太仓的沙溪等千年古镇,都充满着江南水乡风情。苏州是水乡古镇的天下,是水文化历经千载而常新的范本。

正是得力于这样的环境,再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苏州从过去的“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一跃而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位于环太湖经济圈,又东邻上海,依托浦东优势,吸引了海内外的企业商家来此投资。文化之都,生态之都,科技之都,苏州已经变成集大美于一身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你真该去苏州走一趟,夜泊枫桥,听寒山寺的钟声悠远而来,在江南如水的夜色中享受人间天堂的温暖与沉静。

(编辑/于翔汉)

猜你喜欢

山塘苏州
山塘街 一年 24小时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山塘资源在我国景观规划领域的研究进展
金山廊下 古朴山塘
园林之城——苏州
苏州大冢:十年磨一剑
山塘老街上寻味苏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