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水利资源概况

2011-01-17

中国三峡 2011年8期
关键词:北江东江西江

邓 俊

珠江水利资源概况

邓 俊

珠江概况

珠江之名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前后,黄佐所作《海珠》诗首句:“珠江烟水碧”。原指广州白鹅潭至虎门的一段70多公里的河段,因河中有海珠岛而得名。

直到20世纪初,珠江、西江、北江、东江仍被视为4条各不相关、自成一局的河流,珠江三角洲也称广州三角洲。

1914年,中央政府在广州设立“督办广东治河事宜处”,开始勘测、治理河道,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西江、北江、东江和三角洲河网是一个整体,形成了新的珠江水系概念。1937年珠江水利局成立,掌理珠江流域(包括东、西、北三江)及韩江等干支流一切兴利防患事宜。由此,珠江被普遍认为是西江、北江、东江和三角洲河网的总称。

珠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省区,流域面积45.37万平方千米(其中1.16万平方千米在越南境内)。珠江流域主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流至广东省珠海市磨刀门启人石入南海,全长2214千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366亿立方米。

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其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

珠江以支流众多、水系纷纭著称,集水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条,干支流总长3.6万公里;长年可通航里程1.4万公里,约占全国通航里程的八分之一。

珠海流域 制图/田宗伟

珠江气候水文

珠江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流域的中部。终年日照充沛,雨量丰富,年平均温度在14至22摄氏度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525.1毫米,居全国各大江河之首。气温年际变化不大,但地区差异大。

珠江流域降水量分布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减少的趋势,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和年际变化大。两广地区多春雨,夏秋又多台风,河流汛期较长,通常在6个月以上,汛期降水量一般占全年的70至80%。年际变化程度也较大,年最大降水量与最小的比值为1.6至1.7。

珠江所跨纬度不多,流域内各处降雨时间相差不远,且中下游无湖泊调节,故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流水位上涨迅速,加之峡谷束水,有时一天内可以猛涨数十米。雨量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致使珠江流域洪、涝、旱、咸等自然灾害频繁。

珠江流域年平均地表径流3079亿立方米。西江年径流量2125亿立方米,约占全流域年径流量的63%;北江年径流量为428.5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年径流量的12.7%;东江年径流量244.8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径流量的7.3%;三角洲诸河年径流量为280.7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径流量的6.0%。

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和下垫面的影响,年径流深的地区分布与年降水量大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径流的年内变化受降水支配,汛期降水量集中,径流量占全年的64%至89%。

珠江的水量特别丰盈,大部分地区年径流深度均在800毫米以上,平均每年入海的河水总量达3260亿立方米,在全国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入海河水总量的6倍。

“再亲母亲河”——广州举行横渡珠江活动。摄影/奕诚/CFP

广州:一流豪华游船领航“珠江游”。摄影/南天/CFP

特别策划

珠江流域植物生长茂密,是我国七大江河中含沙量较小的水系之一,全河多年平均含沙量0.27千克每立方米,虽然含沙量较小,但由于年径流量大,全流域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仍达8872万吨。据统计分析,每年约有20%的泥沙淤积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其余80%的泥沙分由八大口门输出到南海。

水旱灾害

珠江片洪水灾害比较频繁。据不完全统计,1949至2000年,流域性大洪水共发生14次,小洪水平均2年发生一次。1986至2000年珠江片先后发生1986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6年、1998年等大洪水。1980年以后,发生洪水的量级和出现频率呈加剧的趋势。

1986至2000年间珠江流域受旱较严重的年份有1987年、1988年、1990年、1991年和1992年,中等旱情的年份有1989年、1994年、1996年和2000年。

台风和风暴潮灾害也是珠江片沿海地区比较严重的灾害。1986至2000年的15年间,登陆影响珠江片中心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共有68个,平均每年4.5个热带气旋。据不完全统计,15年间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达1209多亿元。

水资源量

珠江流域水资源年总量(中国部分)为3370亿立方米,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2%。全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0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7倍。

珠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230亿立方米。天然河川径流量为3360亿立方米(含越南入境水量),径流系数为0.5,即全流域的降水量约有一半形成河川径流,另一半则消耗于水面和陆面蒸发及渗入地下水层。

径流年内分配,西江中上游的夏季径流占全年径流的48%至56%;柳江、桂江、贺江及东江、北江的中上游夏季径流占37%至60%;西、北、东江下游夏季径流占42%至57%。

珠江流域属外流河流域,江水全部注入南海,入海水量为3260亿立方米,占中国入海总水量17243亿立方米的18.9%。

表2 2008年珠江片水资源总量单位:(亿立方米)

水力资源

珠江流域各支流水量充沛,且中上游落差较为集中,水力资源比较丰富。2000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珠江流域理论蕴藏量为32236.7 兆瓦,可开发的电站数1757座,装机容量31288兆瓦,年发电量1353.75亿千瓦时。

珠江流域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以西江干支流为主,西江水系的技术可开发水力资源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分别占珠江流域的88.57%、90.1%。西江干流南盘江下游红水河和黔江河段为全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即南盘江、红水河水电基地。

按地区分布,珠江片水力资源多分布在西部的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自治区),三省(自治区)技术可开发水力资源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分别占全片的81.19%、84.6%。

珠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74条,总长36000多公里,常年通航里程为14000公里(其中轮驳船通航里程为5000公里),广州黄埔港以下可通万吨轮,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注:本文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珠江续志》(1986-2000),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编。

邓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

(编辑/于翔汉)

猜你喜欢

北江东江西江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北江,向前
奔腾北江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泥娃娃
构建北江水上安全命运共同体
资兴市东江库区李树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原因
东江本地早快速投产配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