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与科学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1-01-17杨叔子

中国三峡 2011年8期
关键词:交融人性人文

杨叔子

人文与科学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杨叔子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共十五大与十六大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九江学院名誉院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曾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摄影/楚林/CFP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是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的精辟论述。国力竞争之所以激烈,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之所以初见端倪,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归根结底,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与技术之源。技术的重大进展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亦即来自科学文化的进展。

人文为科学导向 科学为人文奠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赐福于民,也可造祸于民,问题在于人如何去认识、去把握。

两三百年来,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与精神问题以及科技本身发展问题。而且,科技发展的速度正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美国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1999年出版的《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一书中忧虑此事。他在2000年此书的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他坚定认为:要作人性思索,要呼吁人性。而人性、责任感,也正是1999年6月“世界科学大会”所最关注的问题。

奈斯比特呼吁:“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至少有三点:一是要有高度的人性的结合,会高度地对社会负责;二是要有高度的灵性,能高智力地预知与控制科技成果的后效;三是要有高度的人性与灵性的结合,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更高的科技手段去制止坏人利用高科技去干坏事。

重要的是,这就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需要人性与灵性的交融来实现。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人特有的人性,人还有人特有的灵性,更有人性与灵性交融而升华成的精神境界。人性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靠人文教育;而灵性的开发与培育,既要靠科学教育,也要靠人文教育。

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科学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

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是求真,简而言之,就是“是什么”。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一切违背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与活动,必然走向失败与覆灭。

然而,科学文化本身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正确与否。科技发展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而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

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简而言之,就是“应该是什么”。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一切危害人与社会的认识与活动,必须制止与消除。

然而,人文文化本身也不能保证其发展的基础正确与否。人文文化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而保证这一基础正确的是科学文化。

此即,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主要关系即如此。

2009年4月,上海科技馆,游客在机器人世界展区观看辨别颜色表演。上海科技馆向全世界展示了国际性大都市的先进文化理念与独特城市精神。摄影/张波/CFP

人文文化关系到人类文明发展的七个方面

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的教育,首先是教如何做人,要建立责任感、培育人性、健全情感、完善人格。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正因为如此,人文文化至少严重关系到如下七个方面:

第一,民族的存亡。民族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而非“基因”的概念。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至今唯一幸存的古老的文明实体。罗素讲了一个事实:只有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人类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消灭,也从未中断,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这表明,中华民族文化蕴含有深刻的、普适的、永恒的哲理。以这个文化作为民族脊梁骨的民族精神是具有无穷活力的源泉;以这个精神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具有不可压倒、不能战胜的强大生命力。

江泽民同志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所提出而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发展的论断是多么深刻的概括。他说:“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正是中华文化哲理中整体思想,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集中体现。国重于家,家重于己。格、致、诚、正、修,为的是齐、治、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然,这也蕴涵着“协和万邦”、“四海兄弟”的人际关系。这支持着中华民族顽强地走过五千多年的风雨征程。可以说,民族的人文文化,即民族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存亡。

第二,国家的强弱。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江泽民同志说过,这主要包含三个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凝聚力。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族凝聚力是人和,其核心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无此,就无民族凝聚力。

第三,社会的进退。社会的进步是全面的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方面的进步,又包括精神文明方面的进步。

一个社会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野蛮、愚昧、落后;而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没有人文文化的发展,就是卑鄙、无耻、下流;但是,如果有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而没有精神文明、人文文化,就是大灾难!

第四,人格的高低。人格是度量人性、情感、做人的尺子。一个人的品质或思想素质,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人格,中层是法纪观念,顶层是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绝对是第一位的,统领一切。方向一错,全盘皆错。但是,基础是人格。没有人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遵纪守法,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人格,就丧失了人应有的一切。

人性贵于灵性,情感重于智力,做人先于做事。这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少儿,尤为重要。“幼而学,长而行”,苗不好,成什么材?固然,做人往往通过做事来体现。但是,做事更要由做人来引导,来保证。

《资治通鉴》早已明确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应深知:人文文化基本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人格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五,涵养的深浅。一个人的涵养,主要指人文文化的涵养。2002年3月,李岚清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指出:可以断言,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决定不行的。

人文涵养,包括言行的文野、度量的大小、见识的远近、待人的厚薄等等,它为事业奠基。对此,苏轼有两文写得深刻:《贾谊论》与《留侯论》,前者论贾谊,后者论张良。两人都很有才华,贾谊失败了,张良成功了。因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张良则志大量大,才足识足,“有过人之节”。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中华古籍,内涵深厚。摄影/张恺欣/CFP

第六,思维的智愚。美国斯佩里研究人的大脑,1982年获诺贝尔奖金。他发现人左脑功能主要同科技活动有关,同严密的逻辑思维有关;右脑功能主要同文艺活动有关,同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灵感、顿悟有关,其记忆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

日本春山茂雄认为,左脑是个人脑,右脑是祖先脑,人类大脑进化五百万年的精华都在右脑,人的重大决策几乎全由右脑最后作出。因此,要有高超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像力、强大的创造力,一定要重视人文文化,重视右脑。右脑是原创性创新的源泉。但两脑相互联系,用其一废其二,不仅其二废,其一也不会好。

第七,事业的成败。人文文化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几乎决定着人性;二是活跃思维,开拓原创性创新源泉,严重关系着灵性。一般所讲的非智力因素或“情商”,实际上是人文文化素质的体现,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起了主要作用。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关系

这绝不是说,科学文化不重要。科学文化异常重要,是“立世之基”。无科技发展,就无社会进步;无现代科技,就无现代文明;科技落后就是衰弱;科技落后就要挨打。

一个文化至少包涵四个方面: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人文知识是人文文化的载体,是精神世界的基础;人文思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是人文文化发展的支撑;人文方法是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之所以得以实现的手段;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文化的精髓,是求善而止于至善的境界,并推动着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与人文方法等的发展。

上:2011年6月,设在福州市教育局1号楼5楼会议室的扫盲培训班。培训班里一共30多名学员,大多数是从福州郊县迁进城的。一名扫盲班学员在读课文。 摄影/柳涛/CFP下:福州:求知若渴的扫盲班。 摄影/柳涛/CFP

那么,对于科学文化而言:第一,科技知识是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是一元的;正因如此,所以是普适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类没有发现、发明、创造,社会就不能前进。科技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历史。

第二,科学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一切反逻辑的,必然是错误的。

第三,科学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切反实证的,必然导致失败。爱因斯坦在20世纪50年代曾说过,西方科技之所以比中国发展得快,在于有系统的逻辑思维与严密的实证方法。清末民初,严复已有类似的认识。

第四,科学精神则是科学文化的精髓,并推动着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的发展。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因为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的。一切反科学精神的,必然是反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必然是没有任何好下场的。因此,要高度重视科技。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杂志Science撰文《让科学服务于所有国家》中指出:“我们怎样才能在信息经济时代促进发展?我们怎样才能防止全球和地区性环境破坏?什么才是利用有益新技术、制止恐怖主义和对较快传播的疾病做出快速反应的最好办法?今天,为解决这些问题,每个想制订合理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的国家都必须依赖于它自己的科技能力。”

安南此文是为国际科学院委员会(IAC)提出的报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世界范围内培养科技能力的战略》而写的“序”。

在此必须指出,尽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不同,但绝非水火不容。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互融,两者及其延伸则不可分割地构成人类文化。

《华严金狮子章》讲得对:“狮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合会有狮子是成相,诸根各住其位是坏相。”而且诸根之中,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将狮子比喻为人类文化,那么合会成狮子的诸根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及其各种的延伸罢了。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于实践,同源于人脑,同源于人脑对客观世界中实践的反映以及对反映的加工。正因如此,两者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不仅共生,而且互通。即:第一,两者都承认客观实际;第二,两者都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第三,两者都追索客观实际规律;此即,既求实,又求是。

同样,也因两者既源于人脑对实践的反映,又源于人脑对此反映的加工,从而不仅也共生,而且也又互通。即:第一,两者都与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第二,两者都是精神世界所需形成的产品。此即,既求实,又求善。

十分清楚,无论是严肃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严肃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或者其他领域的严肃的工作者,凡要取得伟大的成就,作出卓越的贡献,概莫能外。一切脱离实际的“成果”,一切闭门造车的“作品”,一切不经艰苦劳动而粗制滥造的“产品”,不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绝对不是什么好的。

正因如此,科学文化中的知识、思维、方法、精神是一体的,又正因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从而科学的求真精神贯串科学文化始终。求真,力求反映客观世界的知识才可能是一元的;求真,思维才要求合于逻辑,以保证结果正确、唯一;求真,方法才敢面向实际,才能依赖实证,才能保证思维逻辑与知识一元。

同样,正因如此,人文文化中的知识、思维、方法、精神也是一体的;又因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从而人文的求善精神贯串人文文化始终。一旦涉及价值判断,求善,在不同条件下,知识往往是多元的;求善,思维往往不拘一格、纵横奔放,往往依赖直觉、灵感、顿悟与形象思维方式,以达到其价值判断的结果;求善,方法往往是体验的,以自身精神世界的体验来判断思维与工作结果的价值。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

正因所有文化,均源于实践,就往往不可能不体现客观实际的真实与一元;又正因所有文化,均源于人脑,源于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就往往不可能不体现精神世界的多样性。

此即,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文化。科学知识是人对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认识,不一定等于客观实际及其规律。因此,前一时期认为是正确的结论到后一时期就可能受到否定,再到更后一时期,又可能出现否定的否定。还有,“公理”就是“就是如此”、“不证自明”,这就是没有论证的,就是体悟的、直觉的,其本质就是人文的。

科学思维,固然大量的是系统的逻辑思维。然而,导致原创性突破的,著名的科学家认为是直觉、灵感、顿悟、形象思维。与此相应,科学方法,固然大量的是严密的实证方法,但在导致重大成果时,往往靠体验。

同样,只要涉及客观实际,不关乎价值判断时,人文知识就是一元的;人文思维在高度重视直觉、灵感、顿悟与形象思维时,也十分关注严密、精炼、系统、层次、呼应,即关注逻辑,具有说服力的作品莫不具有强有力的逻辑;人文方法,当然也重视实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至于精神,当然是人文的,而且伟大的科学家莫不追求崇高的品德,求善;伟大的文艺家,莫不反映深刻的实际,求真。

显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有三层:基层,形而下的一层,是实践,是大脑对实践的反映,两者完全一致。中层,知识层,包括思维、方法等在内,这就是作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存在的形式这一层,两者互异。正是这个互异及其特点,差于形态,异于功能,才将文化划分成种种不同的学科。然而,如上所述,两者之中,仍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衰则俱衰,盛则俱盛。顶层,形而上的一层,是精神层面,是情感与思维高度交融的、人性与灵性交融的境界层面,两者又完全一致。

科学文化主要追求“是什么”,进一步的追求是“果真如此吗”;人文文化主要追求是“应该是什么”,进一步的追求是“果应如此吗”;其实,百川归海,两者归结就是“果如此吗”。两者为了进一步的追求,都对已有的文化反思、怀疑、批判,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以达到更深刻、更普适、更永恒。而且,基层的实践无止境,中层的知识创新无止境,顶层的精神追求也无止境。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人文贯串科学的始终,为其导向,提供动力,开辟原创性源泉,搭建广阔的发展舞台;科学也贯串人文的始终,为其奠基,提供素材,避免误入荒谬,提供强大的表现手段。

没有人文的科学教育,可能培养出“文”盲,是没有人性、缺乏灵性的书呆子、机器人,乃至刽子手;没有科学的人文教育,可能培养出“科”盲,是没有真正的人性、实在的灵性的而目空一切的精神病患者、狂人,乃至毒枭。这绝不是人们所希望的。

科学与人文:交融则两利,盛则俱盛;分离则两弊,衰则俱衰

如上所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来是交融的,所以,应该交融,可以交融,而且必须交融。交融则两利,盛则俱盛;分离则两弊,衰则俱衰。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是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即升华人性与灵性,提升精神境界。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既求真,又求善,方能形成全面负责的责任感,从而有动力,有激情;从而可能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而创造性奇迹往往在这个境界中迸发出来,达到求真、务善、完美、创新。

第二,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是思维、方法、精神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没有完备的知识基础,就没有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三,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交融,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优秀的思维,一要正确,二要有原创能力。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正确性,直觉、灵感、顿悟与形象思维保证思维的原创能力。彭加勒讲得对:逻辑是证明的工具,而直觉是发现的工具。证明只能跟踪,发现才可原创。

第四,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交融,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科学方法讲实证,讲严谨、有序,讲“理”;人文方法讲体验,讲宽松、活泼,讲“情”。合“理”顺“情”,自然有效。

第五,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相互关系。科学文化承认客观,人文文化关怀客观。客观世界一是有差异,二是要和谐。有差异才要承认,要和谐就需关怀。既承认,又关怀,就可能同外界和谐相处。

第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身心状态。科学文化主要解决生理健康问题,人文文化主要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心理健康往往严重影响生理健康,起着主导作用。

具备以上六点,就可以达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所提出的成功三个条件:有志,有力,有物相之,即有理想,有能力,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是的,不同而和,和为贵,和则生实,和而创新,和而前进。

如何实现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

如果讲,科学文化主要是讲客观世界,讲“天道”;人文文化主要是讲主观世界,讲“人道”,那么,两者交融就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我国一大优秀传统,也正是中华文化哲理中整体思想在世界观方面的精彩体现。身需彩凤双飞翼,一翼是科学,一翼是人文;双翼健劲,才能长空竞胜。

如何交融?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第一,学习是基础。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学习,首先就是要读“书”,读“书”是继承前人的知识;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继承,才能发展。即使是错误的,也要知道错在何处。其次要向实践学习,实践是最大的教科书。再还要向自己学习。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骄不馁,才能不断前进。谚言讲得好,反省是人类最高的智慧。老子讲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论语》开章明义的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讲的就是学习。

第二,思考是关键。我们提倡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不够,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只能永远跟踪,高级落后。“学而不思则罔”。看到的都是个性的、特殊的、形而下的,“道可道,非常道”,能不能从个性看到共性,从特殊看到一般,从形而下看到形而上,非常重要。要善于超越,要善于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即善于抽象,善于抓住本质,如同韩愈所讲,要“思其义”,“提其要”,“钩其玄”。当然,也要善于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即善于联想,举一反三。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创造,就在于人有人的灵性,能思考。恩格斯讲得好: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着的精神。

2011年6月18日,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举办8年来,累计对接项目16000多项,带动投资4000多亿元人民币,一大批先进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摄影/郑帅/CFP

第三,实践是根本。这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是最大的教科书。现在所谓的知识、自然的奥秘、人生的真谛、社会的规律都在实践里;其三,能力来源于实践。不实践,就无法将知识升华为素质。能力是素质的一种表现,还有些能力,绝对不是学来的,只能在实践中领悟、培养;其四,品德来源于实践。道德,也是素质的一种表现,道是行,“德”其实是“得”,只有行了(即实践了)以后才能得到,才能表现为道德。很多德行,读不来,在实践中才能体省。读“书”只关系认知过程,而实践还关系非认知过程。能力与品德的形成,本质上即素质的形成,不但要有认知过程,也要有非认知过程,绝不能离开实践;其五,创新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始终贯串着实践。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

学习、思考、实践这三者绝非是彼此孤立的。要在学习中思考,否则是死读“书”,读“死书”,成了书呆子、计算机的存贮装置。要在实践中思考,否则不是“盲行”,就是“照章办事”,甚至比不上会学习的机器人。

思考把学习与实践紧紧联在一起。通过思考,可以在学习中去实践,更可以在实践中去学习。即学中做,做中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也不能脱离学习与实践去思考,即不能空想。“学而不思则罔”,罔者,徒劳也。“思而不学则殆”,殆者,危险也。“躬行为启化之源”,不“行”,没有恰当形式的实践,思有何益?

我国有着这三者相结合的极为优秀的传统。荀子讲:“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岳麓书院有四句话:“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讲的都是此意。只有三者的紧密结合,才能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把灵性与人性、智力与情感、实际与理想结合,这也就是把做事与做人统一。

时代在呼唤,要把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交融。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一开始的三句话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句讲的是人文,核心是关怀人,第二句讲的是科学,核心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三句话讲的两者交融可达到的结果。是的,只有交融,才能创新,才能发展,才能持续进步。

当前国力的激烈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高科技的竞争。这一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而其实质又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人才素质的竞争又归于教育的竞争,特别是作为教育战线龙头的高等教育的竞争。

不言而喻,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竞争的基础是教育。丢失科学文化,丢失科学教育,就丢失“立世之基”;丢失人文文化,丢失人文教育,就丢失“为人之本”,异化人性,扼杀灵性;丢失民族文化,就丢失民族精神,丢失民族脊梁骨;丢失民族文化经典,就丢失民族精神之源!李铁映同志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在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与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是落后,就是衰弱,一打就垮,被凌辱与宰割;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空虚,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与鞭打。

历史之鉴,难道还少了吗?忧患之思,难道可丧失吗?时代趋势,难道可不察吗?

(编辑/于翔汉)

2011年6月,福州,数字福建十年成就展暨第二届海峡信息通信应用展上的中华电信云计算展区。 摄影/郑帅/CFP

猜你喜欢

交融人性人文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真美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