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亚法西斯势力的崛起

2011-01-11雷慧清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12期
关键词:法西斯希特勒战争

雷慧清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整整65年,世界上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这场战争,其中超过5500万人死亡,仅中国就有2100万人丧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平民。

当我们回过头,再去思考这场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时,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在战争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生活于文明社会中的人类又怎会变得如此嗜血如命?拨开纷乱的历史,那些隐藏在教科书背后的真实情景又是怎样的?为了揭开谜底,一切答案的源头都要从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开始说起。

德国法西斯势力崛起

在欧洲,《凡尔赛和约》对战败的德国进行了惩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以及包括山东在内的所有海外殖民地。《凡尔赛和约》给德国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并间接导致了希特勒所领导的法西斯纳粹党在德国崛起。

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困境的根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他的理论得到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到1933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总统兴登堡元帅正式任命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不久后,纳粹政府通过行使宪法赋予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权力来执行公务,这些权力令希特勒可越过联邦议会进行实际的独裁统治。此时,魏玛共和国走到了其生命的终点,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了摆脱英法等国对德意志帝国的束缚,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于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成为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最高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意大利法西斯势力的崛起

法西斯的开创者并不是希特勒, 而是意大利的独裁头子墨索里尼。一战后,意大利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地方,全国面临无政府状态,国王维克多·爱麦虞埃三世在1922年10月任命墨索里尼为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在几年时间内,墨索里尼巩固了自己的独裁地位,意大利也沦为一个警察国家。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1935年1月,他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了意法条约。10月,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经过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阿比西尼亚被征服。1936年,意大利加入日德《反共产国际协定》,由此,德意日三国轴心初步形成。同年,意大利和德国一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西班牙共和政府被颠覆。在眼见德国把欧洲局势推向战争边缘的时候,意大利趁火打劫,于1939年4月占领阿尔巴尼亚。

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侵略阿比西尼亚后,1937年意大利也退出了国际联盟。意大利与同样退出国联的德意志帝国在1939年5月缔结了《钢铁条约》,从而加强了罗马—柏林轴心。

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

在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硝烟从20世纪30年代早期就开始弥漫。日本扩大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逐渐向中国扩张。同时日本制定了大陆政策,图谋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强行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促进了日本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各类产业的恢复和发展,给危机中的日本经济带来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但日本入侵中国的军事行动却没有终止,1937年其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了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三个法西斯国家,为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互相靠拢,成了全人类的公敌,一场与之针锋相对的抵抗运动即将展开。

猜你喜欢

法西斯希特勒战争
象牙战争
《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战争催生的武器
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
法西斯是一种刑具
庞德的一种东方主义
战争
刺杀希特勒
都一样
希特勒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