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eta的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影响分析

2011-01-10牟丽莎

关键词:氧量有氧太极拳

李 欣,牟丽莎

(1.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2.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 618000)

0 引 言

最大摄氧量是衡量人体有氧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高水平的最大摄氧量是高水平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最大摄氧量的改善能提高人体心肺机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现有文献中涉及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有氧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且由于研究设计、训练强度、训练方式、样本量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导致其最终分析结果的不一致.Meta分析作为循证医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可针对某一项干预措施全面收集所有相关资料,并进行严格的评价和分析.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最大摄氧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评价其对人体最大摄氧量的影响作用和最有效的训练方案,为太极拳训练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的范围包括:检索1990~2011年的MEDLINE、PUBMED和2000~2011年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所有与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影响的相关文献.所使用的检索词为:Tai Chi,VO2,maximum oxygen consumption,aerobic capacity,太极拳,有氧能力,最大摄氧量.同时,根据检索到的文献中所列出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追溯查找.此外,在检索时,我们还手工检索了本校和省市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参考文献目录及其他信息来源.初步检索得到113篇相关文摘及引文,53篇全文.

1.2 文献筛选

为最大程度的排除异质性的存在,我们设置了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文献纳入标准.①受试者为未参加其他锻炼方式的普通人群;②锻炼时间大于6周,测定最大摄氧量的基础值及干预后数值;③至少有一组采用太极拳锻炼方法作为干预手段.

(2)文献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干预手段者,因难以判断锻炼效果而排除;②排除间歇训练和混合运动组.

1.3 文献评估

文献评估采用Jadad等制定的文献评分量表研究方法[3],对试验设计是否明确,试验对象是否随机分组,各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是否相似,治疗作用评价是否准确,是否描述了所有重要的治疗结果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5分,1~3分属于低质量,4~5分属于高质量.

1.4 资料合成及分析

本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评价和提取数据信息.提取的数据内容包括个体特征、运动持续时间、锻炼频率、最大摄氧量改变情况.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研究间存在临床异质性,则分别进行描述.在数据分析时,采用χ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若各试验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对二分类变量资料计算比值率及其95%可信区间,对连续性变量资料计算加权均数差值及其95%可信区间.

2 结 果

2.1 纳入文献特征

经文献检索对所得到的关于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影响的研究文献,通过阅读摘要和(或)全文,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得到有效文献10篇,文献评估的平均分为2.6分.由于太极拳锻炼的干预方法无法设置双盲对照,因此,文献均未采用双盲对照,其中,8篇文献对训练条件和对照组进行了随机分配,2篇文献只设立了对照组,未对锻炼条件进行随机分配.在这10篇文献中,包括1项青年男性的研究,其余9项的受试者均为老年人.将这10篇有效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计314名受试者,年龄20~65岁;5篇文献为男女混合,3篇文献受试者为男性,2篇文献受试者为女性;训练持续时间为3~12个月,训练频率为每周3~4次.其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纳入文献中受试者及训练计划相关情况

2.2 发表偏倚的评价

漏斗图是Meta分析中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的方法,其是以单个研究估计得来的治疗效果(x轴)与每项研究的样本大小(y轴)所做出的散点图形.漏斗图的假设是,效应量估计值的精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加而增加,其95%可信区间宽度随精度的增加而逐渐变窄,最后趋近于点状,其散点分布区域类似倒置的左右对称的漏斗,故称为漏斗图.当存在发表偏倚时,则漏斗图表现不对称,呈偏态分布.本研究的漏斗图如图1所示,图形有一定的不对称,表明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其可能由以下原因所致:阴性结果的研究相对较少,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纳入研究的样本较小,研究结果的异质性较明显等.

图1 发表偏倚评估漏斗

2.3 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的影响

在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最大摄氧量加权均数差的影响森林图中(见图2):右边一列均数差中横线代表每个研究结果的可信区间,是真值可能存在的范围,反映结果的准确性,横线中间的点为每个研究干预效应值;最下方的菱形代表多个研究的合并效应量.垂直线将图分为左右两半,用于判断太极拳运动对最大摄氧量的作用有无统计学意义:横线或菱形与垂直线相交表明该研究中锻炼组与对照组相比,最大摄氧量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横线和菱形均在垂直线的右侧,表明锻炼组最大摄氧量的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

如图2所示,对纳入文献的各个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进行检验,结果为,df=13(P=0.0003),I2= 65.8%,说明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值,其总效应,Z=5.10(P<0.00001),最大摄氧量加权均数差为1.25 mL/kg/min,95%可信区间为0.77~1.73 mL/kg/min,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受试者锻炼前平均最大摄氧量22.33 mL/kg/min相比,通过太极拳锻炼使受试者平均最大摄氧量增加了6.12%.

图2 太极拳对最大摄氧量加权均数差影响的森林图

2.4 不同锻炼持续时间的亚组Meta分析

本研究所纳入的10篇太极拳锻炼干预文献,受试者314人,平均锻炼干预时间为23.1周,每周锻炼3.1次.将10篇文献所列14个研究组按照其锻炼持续时间分为3~4个月、6个月和12个月3组,进行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锻炼时间为12个月时,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净增加2.54%;锻炼时间为6个月时,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增加15.25%,为最有效的锻炼时间;锻炼时间为3~4个月时,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增加4.29%.而受试者性别因素在亚组分析中未见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影响文献的Meta分析,发现受试者的性别因素并未见显著性差异,而早期有报道指出,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的提高具有性别差异,即女性改善的程度高于男性.对此,我们认为还应收集更多的文献资料和进行更多的以性别为独立因素的相关研究,以证实性别因素是否会影响太极拳锻炼对有氧能力的改善.但对于女性受试者来说,太极拳锻炼较跑步或自行车等传统锻炼方式更有利于有氧能力的提高[14].

在纳入研究的10篇文献中,受试者均采用了每周3~4次,每次60 min的训练频率,说明太极拳锻炼作为一种锻炼手段,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频率和运动时间后才能发挥作用.这10篇文献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锻炼持续时间的长短上,时间跨度从3个月到12个月.锻炼时间为3~4个月时,最大摄氧量增加4.29%;锻炼时间为12个月时,最大摄氧量净仅增加2.54%,并有一项研究中出现了最大摄氧量下降的情况.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阈限作用引起的,而锻炼时间为6个月时,最大摄氧量增加15.25%,达到了最佳的锻炼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Meta分析都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没有纳入全部的相关研究,不能提取全部相关数据,发表具有偏倚性,资料真实性及文献质量不可控等.本研究的局限在于:由于相关文献较少,且由于阴性结果的论文往往不能发表,所以收集的资料存在一定的偏倚性;所纳入的资料中,受试者的性别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很多文献未将性别作为独立因素加以区别;纳入文献时间跨度为10~20年,测试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对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动作舒缓、强调整体、内外协调一致,并且是一种典型的中等运动强度项目,较其他形式的运动项目有着独特的优势.今后的研究应统一锻炼持续时间、强度和频率,通过与传统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慢跑、走路等比较,以此来检验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的改善作用.

[1]Connes P,Yalcin O,Baskurt O,et al.In Health and in a Nor-moxic Environment,VO2Max is/is not Limited Primarily by Cardiac Output and Locomotor Muscle Blood Flow[J].J Appl Physiol,2006,100(6):2095-2099.

[2]Lan C,Chen S Y,Lai J S.The Exercise Intensity of Tai Chi Chuan[J].Med Sport Sci,2008,52(1):12-9.

[3]Jadad A R,Moore R A,Carroll D,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 Blinding Necessary? [J].Control Clin Trials,1996,17(1):1-12.

[5]刘静,陈佩杰,邱丕相,等.长期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肺机能影响的跟踪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 22(3):290-293.

[6]郏孙勇,王美丽.长拳、太极拳练习对男性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6):51-55.

[7]Brown D R,Wang Y,Ward A,et al.Chronic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Exercise and Exercise Plus Cognitive Strategies[J].Med Sci Sports Exerc,1995,27(5):765-775.

[8]Lan C,Lai J S,Chen S Y,et al.12-month Tai Chi Training in the Elderly:Its Effect on Health Fitness[J].Med Sci Sports Exerc,1998,30(3):345-351.

[9]Schneider D,Leung R.Metabolic and Cardiorespiratory Responses to the Performance of Wing Chun and Tai Chi Chuan Exercise [J].Int J Sports Med,1991,12(3):319-323.

[10]Lan C,Chen S Y,Lai J S,et al.The Effect of Tai Chi on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Med Sci Sports Exerc,1999,31(5):634-638.

[11]Yann-Chao,Chen S Y,Lan C,et al.The Cardiorespiratory Response and Energy Expenditure of Tai-Chi-Qui-Gong[J].Am J Chin Med,2002,30(4):451-461.

[12]Lai J S,Lan C,Wong M K,et al.Two-Year Trends in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 Among Older Tai Chi Chuan Practitioners and Sedentary Subjects[J].J Am Geriatr Soc,1995,43(11): 1222-1227.

[13]Y oung D R,Appel L J,Jee S,et al.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and Tai Chi on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People:Results of a Randomized trial[J].J Am Geriatr Soc,1999,47(3):277-284.

[14]Moore SM.Women’s View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J].J Cardiopulm Rehabil,1996,16(1):123-129.

[15]Taylor-Piliae RE and Froelicher ES.Effectiveness of Tai Chi Exercise in Improving Aerobic Capacity[J].J Cardiovasc Nurs, 2004,19(1):48-57.

[16]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ACSM’s Resource Manual for Guidelines for Prescription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M].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2001.

[17]Dickersin K,Chan S,Chalmers T C,et al.Publication Bias and Clinical Trials[J].Control Clin Trials,1987,8(4):343-353.

猜你喜欢

氧量有氧太极拳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太极拳:入静和放松的养生效果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新型稳定防漏风测氧优化技术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基于GALM算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氧量软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