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专业自然地理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实践——以“第四纪环境学”、“全球变化研究”课程为例

2010-12-28魏明建王均平

中国地质教育 2010年2期
关键词:学术报告考核办法考核

周 锐,魏明建,王均平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地理专业自然地理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实践
——以“第四纪环境学”、“全球变化研究”课程为例

周 锐,魏明建,王均平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本文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开设“第四纪环境学”、“全球变化研究”课程的教育实践经验,建立了本科高年级地理专业自然地理课程考核办法。自然地理类的探究式课程需要与之适应的考核办法。采用这种考核办法不仅能够综合考查高年级本科生课程学习情况,而且能够得到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

自然地理学;考核办法;综合评定

一、引言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地理专业开设“第四纪环境学”、“全球变化研究”专业选修课已经有十余年历史。这两门课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分别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时均为36学时。课程渗透地球系统科学的新理念[1],要求学生对“全球变化”这一前沿领域有框架性的把握,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科学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其目的是为学生架起一座从课程学习到学术研究,从掌握基础知识到探索科学前沿的桥梁。课程定位为本科高年级选修课。鉴于学生此时已具备一定地理学基础知识,这两门课程都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模拟学术讨论会”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下,将自己选定的某一专题学术问题的学习、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其他学生将做报告学生所讲的内容记录下来,根据所记录的内容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促成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碰撞。从而促使报告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更为深入思考,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程论文。这种课程模式自始至终贯串着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有助于激励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课程学习上,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欣赏性学习的能力。

地质学是一门以野外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践环节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第四纪环境学”实习环节包括周口店地区第四纪实习,斋堂马兰黄土典型剖面的观察等。“全球环境变化”实习环节包括环境演化实验室参观,释光断代实验室参观等。为对本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开放环境演化实验室、光断代实验室。为学生参加科研立项活动,撰写学位论文提供实验条件。在考核办法中,实习环节可根据学生参与程度进行评价。这些情况都是本科高年级地理专业自然地理类课程改革后所出现的,它呼唤相应课程的考核办法也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一套适合课程需要的考核评价办法。这种考核方法可以被概括为“研讨互评、实践综合考核法”(以下简称“综评法”)。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能够通过这一考核办法了解哪些方面需要继续改进,以便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将学生的实践纳入评价是自然地理考核办法的特色之一。

二、“第四纪环境学”选修课程考核办法

“第四纪环境学”课程分为基础和主体两部分。基础部分教师采用讲授方式,内容包括第四纪下限研究新进展、第四纪研究中测年方法、沉积载体中沉积环境信息的提取、环境演化序列研究概论等专题。主体部分包括以地球外动力为主导的气候环境演化规律研究,主要围绕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新进展展开;以地球内动力为主导的环境格局变化研究、地表环境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研究,主要围绕巴拿马地峡的关闭、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展开;人类作为第三种营力对环境的作用,主要围绕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展开。

第一堂课时,教师将课程的授课模式和与之适应的考核办法告诉学生。根据上课人数将学生分组,每组大概5~6人。从第二堂课起,教师以讲授法,开展基础部分的教学。讲完基础部分后,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进度,从授课专题中选择一个学术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研读相关文献,梳理出前人对该问题研究的脉络,学习前人对该学术问题的看法,批判地继承前人的观点,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以该学术问题为主题的组内学术报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核从组内学术报告就已经开始,报告过程中组内其他学生分别对做报告的学生所讲的内容进行记录,将其所讲内容消化、理解后,针对报告中的问题提问。组内同学结合记录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组内评价,并依据评价按百分制予以评分(60分为及格线)。组内学生都完成学术报告后,由助课教师或助课研究生简要点评。其他学生对报告学生的评价意见课后由该组助课教师或助课研究生评分。组内得分为组内其他学生对自己评分的平均值。组内得分排前两名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学术讨论。课程鼓励所有上课学生都进行班级范围的学术报告。做报告的学生可以融合助课者(教师、研究生)或其他同学的意见,对报告做一定修改,参与班级讨论。其流程与组内报告一致。全体学生对报告者进行评价、评分,取平均值后加5分作为报告者的课程成绩。班级学术报告的底稿,经过一定的修改润色后形成课程论文定稿。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论文评分后,以课程论文50%,学术报告50%的权重计算该学生课程成绩。

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有一定的考核标准。以加分形式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参与课程野外实习。对于参加周口店地区第四纪和斋堂马兰黄土的观察实习的学生,每次参与加5分(加分后总分不超过100分)。对参加野外实习的学生,教师会根据提问的回答情况加分(不超过5分)。主要培养学生在野外对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课堂的课程成绩与实践环节的加分的总和是学生“第四纪环境学”最终学习成绩。

教师还让学生在学期末对该门课程提出主观性建议,在课堂上匿名宣读,使教师、助课教师、助课研究生对“第四纪环境学”在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有明确的认识。

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要求考核办法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课改前,“第四纪环境学”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习停留在听课、看书、记忆的水平。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反映学生课外学习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该学科前沿动态,不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采用探究式课程模式后,必然需要变革考核方式。采用综评法,通过“面对面”的评价、评分,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欠缺之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学生的实践成绩也被纳入考核办法。三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这种评价方式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和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还吸引了一批学生以本方向作为依托开展科研立项活动。

三、“全球变化研究”选修课程评价办法

“全球变化研究”作为一门大学四年级选修课,由于一部分本科生学分已经修满,所以本科生和研究生合班上课,专题性更强。强调学科间的交叉与综合。因此,同样采用探究式课程,以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它分为基础知识、专题知识、学术报告三部分。

基础知识主要讲授“全球变化研究”的背景、研究计划、国际间的合作和一些该学科的前沿动态。

专题讲座目的在于围绕专题性的问题,使学生从系统化的课程学习逐渐过渡到相对深入地研究某个学术问题中去。专题研究包括中国的黄土与环境研究、热释光年代学研究、古植被研究方法等。

课程要求每位学生都以班级为单位做学术报告,展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答辩的基本过程、要求。作为大学四年级开设的课程,本门课程具有毕业论文引导课程的作用,实践性较强。这门课程除了是本科生的选修课,还是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课。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在上这门课时,所选的学术问题要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紧密相关。除了可以做学术报告外,还可以做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全球变化领域内的学术问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从课程考核办法上看,学生的课程成绩也是由全班全部学生对报告者的学术报告和课程论文评价,评分后,所得分数的平均值。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

“全球变化研究”的实践环节是参观环境演化实验室和光断代实验室。参加实践环节的学生每项分别加5分(加分后总成绩不超过100分)。参观实验室的过程中,助课研究生对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进行介绍。课程实践环节设置释光测年样片的制备、孢粉鉴定等演示实验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体验这些实验内容,根据实验操作水平加分(不超过5分)。学生“全球变化研究”的总成绩为课程成绩与实践环节加分之和。

“全球变化研究”课程的评价办法,同样是探究型课改后应运而生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课程为载体,对科研工作有了一次感性认识。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与全体课程参与者集体参与课程考核的评价模式,有助于学生得到每一位课程参与者的个性化指导。从实施的情况看,参与本门课程学习的学生都能了解地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通过教师、助课者、其他学生的评价、评分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提高。考核的目的不单是给学生一门课程的成绩,而是衡量在课程过程学生自我提高的程度。

四、“综评法”评价流程及评分标准

“综评法”是笔者根据“第四纪环境学”和“全球变化研究”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课程考核办法。其核心是综合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考核评价作为激励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参与课程学习的有效手段,贯穿课程始终。各个环节都进行评价和评分,综合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考核。第二,综合教师、助课研究生和其他学生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和评分,考核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互评能够培养学生批判地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第三,“综评法”是能够适应探究式课程的综合式评价方法,既包括量化的评价,还包括主观性评价意见。

“综评法”是配合研讨型课程的考核办法,实施此办法的课程往往需要有“模拟学术研讨会”和“课程论文”的环节。“综评法”是本科高年级地理专业自然地理类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新授课类型的产物。它所贯彻的理念是层层评价、相互评价,在评价中学会评价,通过评价找到差距。“综评法”是将评价过程整合进教学过程之中的评价办法。课程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综评法”,也就是课程的教学流程就是“综评法”的评价流程。“第四纪环境学”和“全球变化研究”这两门课程都灵活地使用了“综评法”(图1、图2)。

图1 “第四纪环境学”课程评价流程

图2 “全球变化研究”课程评价流程

“综评法”具有一套量化适合于学术报告、课程论文和实践环节的综合性评价标准[2](表1)。

五、讨论

1.“综评法”有助于探究式课程的实施

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往根据课程论文或考试成绩的评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实践活动增加也要求这部分内容要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将学生在课程范畴内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都涵盖进去的综合的考核办法。这套考核办法就像一把公平的尺子,学生成绩都是同一把尺子测量的结果。

2.“综评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本科高年级阶段,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高等教育的责任。质疑精神体现在学生听学术报告过程中,对于报告者所讲的内容,进行的一种批判的反思,能以评价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提出关键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一方面为学生日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本科高年级课程通过让学生对学术问题质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欣赏性的学习能力。从时机上,开设在本科高年级较低年级更为合适,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辨证思维能力,已经基本具备对于某一个学术问题,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其他同学的报告内容,形成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观点的能力。

3.“综评法”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借助这套把考核办法,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更需要一些什么方面的知识,以便满足学生的需要,改进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这套考核办法能够透露给教师很多信息,透过学生间的互评能够暴露出一些学生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这套考核办法,也能够增加学生间彼此的了解。

六、结论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本文选修课的考核办法对于“第四纪环境学”、“全球变化研究”来说是卓有成效的。这种考核办法对学生来说,增加了成绩评定的透明度;对于教师来说,获得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学会批判地、欣赏地学习方法。由于评价办法的激励作用,学生踊跃地参与到课程的各项环节之中。因此,笔者认为“综评法”有必要推广到地理专业本科高年级自然地理类其他课程中,形成一套全面、实用的综合考核评价模式。

表1 “综评法”评价标准细则

[1] 朱诚,谢志仁,申洪源,等.全球变化科学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于兴河,郑秀娟,李胜利.地质学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Practice Study of Evaluation Methods Reform of Physical Geography Courses in Geography Specialty——Taking “Quaternary Environment”and “Global Change Research”Courses For An Instance

ZHOU Rui, WEI Ming-jian, WANG Jun-p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China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from the “quaternary environment”and “global change research”courses i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physical geography course in geography specialty for advanc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The exploration curriculums of physical geography category need new evaluation methods.By means of using this method, the teachers would not only be able to check the undergraduates’ study comprehensively, but also require the feedback from students.

physical geography; evaluation metho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640

A

1006-9372 (2010)02-0021-05

2010-02-26;

2010-04-15。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NO:8102013)。

周 锐,男,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学专业。

猜你喜欢

学术报告考核办法考核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内部考核
淮河规划治理与展望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