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2010-12-28赵博学华梦非卢栋超

中国地质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考研毕业生规划

赵博学,华梦非,卢栋超,高 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
——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赵博学,华梦非,卢栋超,高 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方式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前景规划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帮助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分析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他们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性别、专业以及其他因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考研

一、问卷调查目标与调查方法

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在生活中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危机意识,使自己不会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研究小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经管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等多个学院大一至大三3个年级的450位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收回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65份,回收率88.44%,有效率81.11%。

二、调查数据与结论

1.性别因素对毕业规划影响的调查和分析

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向的调查数据显示(表1),男生和女生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的绝大多数是男生,而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读研或者立志考研的学生大多是女生。当然,随着最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生和女生在对自己毕业后的规划上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倾向于就业,而女生倾向于读研。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男生中选择就业的人数最高,占到男生总人数的47.12%;而女生中则是考研最受欢迎,占到女生总人数的46.39%;而其他两种方向无论是那种性别选择的都很少,可见工作和考研是目前毕业生最关注的两个规划方向。

表1 性别差异对规划方向的影响对比表 单位:%

(2)从总体来看,考研的比例比就业的比例多了4.28%,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就业的信心并不大,都倾向于选择考研来避开金融危机,并提高自己的起点。

根据我们的分析,男生眼界宽、思路广、决策能力较强,而大学女生优柔寡断、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且由于一些生理上的差异,工作的选择范围就远不如男生的宽阔。同等学力下,男女毕业生的月薪也有差异。在本科毕业生中,男性平均月薪高出女性243元;而硕士生中,男性平均月薪高出女性651元。因此,男生对就业的兴趣要大于女生。

对于女生来说,恰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与其同男生争抢有限的工作岗位,不如提高自己的起点,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能避过金融危机的高峰。所以,女生选择考研是比较明智的。

从全部样本数据来看,就业占37.97%,考研占42.25%,保研占10.43%,出国占9.36%,四项中考研的比例最高,不能不说这是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人才济济的本科生就业市场,能够脱颖而出找到心满意足工作的人几乎就是凤毛麟角,因此大家选择了以退为进,提高自己的起点,以便减少竞争的人数,使自己胜出的几率提高。

2.专业因素对毕业规划影响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资料显示,理工类毕业生的就业率要远高于文科生的就业率,而且薪资水平也要较文科毕业生高。通过国家每年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薪水调查数据显示,电子、机械类的毕业生月薪在3000元左右,而管理、经济类的毕业生月薪只有2500元左右。可见,专业是影响毕业规划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以地质学为强势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作为品牌专业的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不会因找工作而烦恼。而且,由于“品牌效应”的裙带关系,能源勘察、地球物理等与地质学密切相关的专业也是每年招聘会上抢手的专业。因此,地质学中选择就业的同学占到57.14%。可以说,这些专业的同学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都会有一个比较明朗的前途。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纯文科和纯理科的同学,文科选择就业的人数有75人,约占文科总调查人数的34.2%,理科选择就业的有65人,约占理科总调查人数的44.5%,两类数据都未超过50%,说明这些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很有信心,因此想用更高的起点来弥补专业的不足。从保研的人数来说,地质学专业占到了28%,高于工科整体15%,分别高于理科整体和文科整体20%左右。因此,整体来说,地质学以及其相关专业的同学选择的机会能多一些,但是其他非重点专业的同学前景却不是很明朗。

从当前社会需求来看,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最受欢迎。但是从就业率来说,理工类的学生却比较好找到工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直接上岗的人才,而文科类学生动手能力较理工类学生差,因此不受企业重视。除此之外,一些社会上不公开的“潜规则”也在制约着一些毕业生的发展。所以,毕业生一定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避免错误的选择而耽误自己的前程。

3.生源地因素对毕业规划影响的调查和分析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将来要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他们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也在考虑着地域的因素。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来自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生更愿意就业,因为毕竟是自己的家乡,而且工作的机会也较多;而来自一些小城市的学生则选择继续学习,以躲避就业的风险(见表2)。

表2 不同职业规划中生源地差异影响对比表 单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来自华北的同学选择就业的比例较高,因为这个地区的同学绝大多数是来自北京以及北京周边城市的,而北京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能够留京工作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梦想,不仅可以拿到高薪水,而且一些人还可以解决北京户口问题,为下一代打下良好的根基。而读研的同学来自华东的比较多。以上海为中心,就业机会很多,但是竞争也很激烈,因此没有真才实学、高学历、高水平是不行的。所以这些同学并不急于工作,而是选择再历练自己三年,让自己在竞争中更占有优势。

4.其他因素对毕业规划影响的调查和分析

(1)班级学习氛围。

考上大学之后,很多人就没有了备战中、高考的激情,学习自然而然也就懈怠了,因此整个大学的学习氛围是不浓厚的。由于大学的学习主要靠自觉,因此以前在家长和老师逼迫下的同学终于如同脱缰的野马的一样开始“自由驰骋”,我行我素,自然放松了学习,只是应付考试而已。由于自制能力较强的人不占多数,所以大学里的学习氛围相对平淡。

通过我们的调查,认为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的占21%,较好的占61%,不好的占18%。因此,整体来看,超过3/5的同学还是对大学的学习氛围比较满意,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同学们各自为战,交流较少。由于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完全不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才能互相交流,因此出现此类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大一到大三,学习氛围的浓厚度明显下降。对大一调查了72人,认为学习氛围浓厚的18人,占25.00%;认为较好的44人,占61.11%;认为不好的10人,占13.89%。大二调查总体为141人,认为浓厚的占17.73%,较好的60.28%,不好的占21.99%。大三分别是23.68%、58.56%、17.76%。可见,认为氛围浓厚的比例逐年下降,而认为不好的却逐年上升。班级的学习氛围在不断的变差,这正是因为许多同学因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取向而变得迷茫,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有什么用,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可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连为什么学都不知道,又怎样能调动积极性呢?

整体来说,大学里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够热烈。可以说,这种情形绝大部分应归因于自觉性不够和目标感不强。

(2)职业规划的准备程度。

首先是对就业的准备。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3%的人做过学生工作,不到1%的人用课余时间做过兼职,其余的人都是在自习室或上网中度过自己的课余时间。这说明想要就业的同学并没有多少有实际经验的,甚至连学生工作都没有做过。这就对他们今后的就业造成了较大的障碍。金融危机下,企业需要的是即刻就能胜任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企业都不愿花很长时间再对员工进行培训。因此,工作经验是就业同学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后是对考研的准备。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想要考研的同学中仅仅有5.30%的人正在复习,有17.88%的人刚刚定好计划,有高达75.50%的人还没有复习,甚至还有1.32%的人只是有个想法。可见并不容易的研究生考试仿佛成了同学们口中炫耀的资本,并没有实际行动,好像研究生考试并不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学生在与别人谈话时不停的强调自己将来要拿到硕士学位,但是真正看到书本的时候头又疼得厉害。这些就是目前想要考研的同学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3)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

对于工作单位的性质,同学们给出了如下答案(见表3)。调查数据表明,国企占有绝对的优势,其次是独立创业,而往年的热门外企却成为最不受学生青睐的对象。

根据分析,国企具有工作稳定性高的特点,但相对于外企,它的薪水并不是很高。外企的高薪、工作环境好是众所周知的,但外企工作稳定性不高,竞争压力大,生存压力也大。在当今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失业便面临生活窘迫的危险。对更多的人来说,目前形势下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一个“铁饭碗”要比高薪重要很多,这与前两年人们的观念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国企一跃超过外企,成为同学们心中的首选。

表3 工作单位的选择差异对比表

从表中的数据还可看出,独立创业是同学们的第二选择。这个数据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开拓、拼搏的精神。虽然独立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阅历,需要具备很多条件,但独立创业相对来说自由性较大,能够独立开发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域。

三、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从定义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是分阶段、按步骤来进行的。大学,是连接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做好毕业后的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1.结合实情,分析能力

首先要分析客观因素,即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状态来规划自己的前途。因为在你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你只能去适应,不能去改变。因此,因时制宜在规划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规划中有一条准则叫做“择世所需”,说的正是这一点。社会的需求不断演化着,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职业也不断出现。所以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对于女生,由于社会上的女性岗位偏少,又加上金融危机,找工作要冒很大风险。所以不如选择考研,避开危机高峰,同时使自己在起跑时先于别人。对于地质学专业的同学,既然社会需求很大,就可以考虑毕业后直接就业,早一点接触社会。在金融危机下锻炼自己,等危机过后,自己一定会比刚刚涉世的“高学历”毕业生更有竞争力。

其次要“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虽然无法决定客观,但是你却可以做出主观的选择。这个选择要根据你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做。因此,在规划中,正确的剖析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要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什么岗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激发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规划的目的: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对于有些男生,既然不爱学习,就没有必要硬要逼着自己去考研。虽然现在去找工作会冒风险,但是早一点在社会打拼,总比在学校里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强。要意识到,社会经验的积累,有时会比学历更能打动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的心。

2.选定目标,不懈努力

无论做什么事,切忌“三分钟热度”。尤其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数不胜数,因此每天都有很多诱惑在大学生们的心里蠕动,因此决策的制定可能会比较困难。因为对于今后的发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无论怎样,要相信自己的眼力。别人的意见终究只是参考,任何人的说法都是基于自身的条件和想法的,完全脱离主观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因此,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谨慎的做出决策。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向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哪怕一天只迈一小步,终究会到达成功的终点。但如果不断的变换方向,或是确定方向后原地不动,那无论怎样你都不会尝到成功的滋味。

很多同学自制能力不强,由于大学内学习氛围不浓厚,自己也就“随波逐流”,嘴上说着“考研”,但是却不付出任何努力。还有很多就业的同学,对校内和校外的一些兼职信息不屑一顾,总想着这些“小活”如果让自己来干就大材小用了,却认识不到想要做好高层职位,一定要从底层磨炼。因此建议这些同学既然选定了方向,一定要朝着这一个方向努力,切忌朝三暮四,眼高手低。一定要清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3.学校多开设讲座,使学生明确动力

对于学校,应该多开设一些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前景介绍的讲座。因为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同学之所以迷茫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想发展却没有方向和动力。所以,让同学们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社会需求度等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根本就没有过什么目标,甚至说从出生以来自己一直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从未做过任何规划或设计,这是非常可怕的。用一张固定大小的纸作画,如果你事先没有规划好,那么可能就在最重要的部分才发现纸的大小不够了,这样你就不得不重新修改。代价就是纸被橡皮擦的 “满目疮痍”。无论如何,纸上都会留下你做过的“败笔”的痕迹。生活比画图更可怕的是,一旦你开始了,你是无法更改的,因为你无法让时间逆转。所以,学校一定要为学生讲清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尽量减少错误选择的发生,努力让所有的大学生都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以此来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 贾俊平.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0-70.

[2] 钱建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0-120.

[3] 高桥.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8-47.

Research on the Career Plann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ZHAO Bo-xue, HUA Meng-fei, LU Dong-chao, GAO Y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This article used sampling method to mak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life condition, prospects planning and the factors of the student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designed to help those who are stepping into society analyze how all aspects in the life of university influence their career in the future, enabling them to find out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the competition better. Through data analysis, it summarized the impact of the gender, specialty and other factors on career planning, and provides different proposals for different students.

undergraduates; career planning; employment

G649

A

1006-9372 (2010)01-0138-04

2009-12-05。

赵博学,男,2006级本科生,工商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考研毕业生规划
我的考研故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