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思聪未能回国谈起

2010-12-26过传忠

世纪 2010年6期
关键词:传记文学马先生回国

过传忠

(作者为民革上海市委原副主委)

中新社原驻美记者麦子最近写了篇文章,披露了音乐大师马思聪未能回国的详情。

周恩来总理曾把“马思聪50多岁了还逃亡国外”视为“深感遗憾”之事,表示“我很难过”。马思聪在1985年获得平反之后,也公开表达了他回国的愿望,他当面对麦子说:“我想回去看看我的同事和学生,看看我的亲戚朋友。”他甚至浪漫地想“到喜马拉雅山顶拉琴”。

但是,直到1987年5月20日去世,马思聪终于未能回国,成为他和我们大家的共同遗憾。为什么未能成行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件事,即一部作品的发表,使他难以成行,给他制造了更加巨大的心理障碍。

事情是这样的:马思聪平反不久,大陆某作家发表了传记文学作品《思乡曲——马思聪传》,作者既没有亲身采访传主,也没有对马客居海外的生活深入了解,便想当然地写出了“马思聪住在老人公寓,门可罗雀,晚景凄凉……”之类的内容。这些字句深深刺痛了马思聪的自尊心,他用红笔把这些字句画上圈圈,并在旁边写了一行字:“把我写成这样,我还有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吗?”

这样的后果可能传记的作者始料未及。他或许是一片好心,巴望着马思聪早早脱离海外的“困境”,回到祖国的怀抱。实际情况是:马先生在费城住的是豪华公寓,他耗时四年多写成的《晚霞》在台湾演出颇受欢迎,世界各地他的知音和崇拜者都在关注着他……说“晚景凄凉”是有违事实的。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一段时间里,一提起西方世界,就是穷困、潦倒,就是水深火热,虽然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些人仍未从这些认识的阴影里走出,有些人早已形成的逻辑:你既然“爱国”,那一定是因为外国不好,你在那里生活得不好,否则,你在外面心想事成,一切顺利,又怎么会惦念祖国,甚至还想回来呢?

殊不知,这里再一次反映出某些作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无知。记得文革中,一些背叛了自己剥削的反动的阶级或家庭的革命者,几乎统统被打成“叛徒”、“特务”,至少也是“走资派”。什么原因呢?——“你放着高官厚实禄不要,优裕快乐不享,偏偏往延安往解放区往革命队伍跑,专吃那个苦,为什么?没有见不得人的动机,可能吗?”

这些人忘了,真正有骨气的知识分子是把对真理的追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又怎么会把物质享受看得那么重呢?马先生当年不顾生命危险从文革的罗网中脱逃,为的是追求真理;今天,国家变了,决心把自己一片赤诚之心仍旧交回自己的祖国母亲,不也正是真理在支持着他吗?如果连自己的处境,祖国也不了解;如果把我回国只视作在外混不下去,那他是的确没有这个脸面的。

如今,传记文学的大潮正在涌动,传记回忆录、纪实报告、包括档案与史料整理,都在与日俱增,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就更应该看重作品的质量,把好作品的质量关。实事求是是纪传文学的生命。任何的杜撰、虚构,包括“想当然”,都是绝对有害的。纪传文学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真人真事不允许“想当然”地虚构。不论是对人物,还是对事件,一切“无知”都应设法弥补,比“无知”更可怕的“偏见”则更应纠正、剔除。

猜你喜欢

传记文学马先生回国
粉末冶金航空刹车片: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
马叙伦与“三白汤”
诗人写诗人的长篇传记文学《峭岩传——青铜的天空》出版
扭转人才流失:普罗夫迪夫如何吸引保加利亚年轻人回国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58年前朱东润先生的预见
异彩纷呈:传记文学研究70年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找路边“专业防水”上门服务,说好的3000元却变8000元?!
从《伟大的道路》谈到传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