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文本活动流程中的主旨

2010-12-20蒲晓彬

新闻爱好者 2010年12期
关键词:社会生活意识文本

蒲晓彬

摘要:主旨是新闻文本的灵魂,它始于社会生活,伴随文本建构主体的立意、表意,终于文本受众的解意。新闻文本的主旨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存在于文本建构主体意识之中,存在于再现客观生活和主观世界的文本之中,存在于文本受众的解读之中。

关键词:文本主旨 社会生活 意识 文本 受众解读

作为依循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受众接受的新闻文本,其活动流程是完整统一的整体,既要考虑新闻文本,又要考虑社会生活、文本建构主体和文本的受众,所以新闻文本的主旨也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存在于新闻文本完整的活动流程中,它起于社会生活,伴随文本建构主体的立意,物化为新闻文本,终于文本受众的解意。

肇源于社会生活中的主旨

肇源,指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或存在的根据,叶燮云:“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①新闻文本是建构主体将客观事实信息编织而成的一套有机符码以及这套符码的社会化过程,该“客观事实信息”必然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因此,新闻文本通过全部质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思想即主旨,也必然事先原始地存在于客观生活之中。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狭义新闻,其新闻文本的报道要求最新、最快,所以主旨往往存在于最新、最近或新近发现的社会生活中,要求文本建构主体以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来表达。通讯,西方传媒称为“新闻专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与消息相比,通讯容量较大,事实详尽,篇幅较长,报道时间上没有消息迅速,报道对象上多以写人为主。因此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文本主旨常常与多人多事发生关联。新闻特写是对被报道对象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或瞬间动态,予以鲜明而又突出、形象而又生动的再现的新闻文本,其文本主旨必然隐藏于社会生活中富有意义、富有特征的细节、侧面或片段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何曼、王涛、万元采写的广播特写《大爱写在蓝天》,报道了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团长、特级飞行员余志荣在抗震救灾中光彩照人的英雄事迹。这一人物特写来源于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团长、特级飞行员余志荣的简介,无暇顾及地震重灾区中的父母、弟弟和妹妹,克服余震不断、天气恶劣、地形复杂等困难,抢救出500多名重伤员等事迹,都是四川地震期间的真实存在。我们再看穆青、陆拂为的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主旨是老共产党员潘从正以顽强的毅力为祖国植树造林的崇高品质。潘从正和他植树造林的事迹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他植树造林的时代背景也真实发生在祖国大地,他亲口说出的肺腑之言:“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也正是当时中国亿万劳动人民群众对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渴望和美好期盼。其新闻文本的主旨早已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和批评传统》一书中指出: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是由人物行动、思想情感、物质事件等构成的某种客观状态或与此有关的东西,实际上指的就是社会生活。

新闻文本建构主体的意识中的主旨

社会生活是新闻文本主旨发生的源泉,离开了火热的社会生活,新闻主旨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存在于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的新闻主旨,必然要经过新闻文本建构主体的亲身体验或所见所闻,才能进行新闻文本的建构,才会有文本主旨的诞生。众所周知,没有客观世界,人就不可能有感觉,而没有人对社会生活的感觉,社会生活就不能现实地成为新闻文本采写的客体。同样,当某种生活不与新闻文本建构主体发生关系,没有去体验它,去感受、体味、思索它,它就不可能成为文本建构对象。新闻文本的主旨在新闻采写主体意识中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旨存在于新闻文本建构主体,通过专业、广泛、时效、公开的调查,对新动向、新事物、新成就、新经验、新风尚、新问题的采访以及在采访中通过访问、开座谈会、观察、调查等,从社会生活中摄取与新闻报道有关的事料,这些事料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是存在于他记忆中的表现事料,是新闻文本建构主体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新闻文本建构活动主要是以建构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精神史料作为基础和内容,通过写作主体的大脑思维,使之成为精神产品,文本主旨存在其中。二是新闻文本主旨存在于新闻文本建构主体对新闻价值的发现之中。新闻文本价值发现,是新闻文本建构主体被内在积累的新闻材料所引发,并与文本建构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照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新闻文本建构主体眼前豁然一亮,心头为之一震,若有所思、似有所悟。文本主旨是在文本建构主体内心积累了诸多感性的新闻事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感悟,这种独特感悟来自新近发生的,能够引起受众密切关注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的事实,往往成为新闻文本建构主体建构文本的突破口,孕育着文本的主旨。因此,新闻价值的发现如同建构主体的眼睛,能够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独具慧眼地看出某种新因素,从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上察觉出非凡的新闻价值,从极平凡的形式中发现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三是新闻文本主旨存在于文本建构的构思过程中。新闻文本构思就是新闻文本建构主体在新闻材料积累和新闻价值发现的基础上,在文本创作动机和新闻新、快效应的驱动下所进行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它从观念上实现新闻文本建构动机所提出的目标,为物化阶段做好准备。在文本主旨的导引和牵动下,新闻文本建构主体要构思主旨和材料的提炼与择用,新闻文本结构的安排,新闻文本表达手法的适宜选用,语言的选择与锤炼等。比如消息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新闻文本建构主体就要构思标题如何引人注目,导语如何概括全文,主体如何用事实说话,背景材料如何恰到好处,结尾如何生动有力。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在其博士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从传播的内部结构上分析了新闻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这就是新闻传播学界耳熟能详的5W理论,新闻文本主旨存在于5W的构思中。因此,新闻文本的构思是文本建构过程中最为紧张、最为重要的阶段,新闻主旨也必然存在于文本构思过程中。新闻文本主旨存在于建构主体意识中,其目的是使文本的一切因素与文本主旨保持一致。

存在于新闻文本中的主旨

通过新闻文本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旨是主旨的现实存在方式。新闻文本主旨的表达其实也就是建构主体主旨的表达,是建构主体主旨存在形式的物化形态,二者具有统一性。但是存在于新闻文本中的主旨并不是对建构主体意识中的主旨的简单重复或者复制,而是对建构主体在文本构思阶段所进行的主旨的提炼,质料的择用,结构的安排以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手法的适宜选用,语言的选择等的物态变化过程的结晶,它经历了新闻文本建构主体从“形之于心”到“行之于手”,把文本建构主体心中构思的初步成熟的对象或者信息转化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再用“手”物化在纸张上。新闻文本中的主旨常常成为建构主体意旨的完善、补充和深化,甚至超越。新闻文本之主旨同建构主体心灵构思中的主旨有着内在的联系,但也有着一定的距离,新闻文本之主旨既是建构主体心灵构思中的主旨的现实实现,又是建构主体心灵构思中的意旨的延续和深化。新闻文本中的主旨也不能完全等同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原始”形态的主旨,二者总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新闻文本之主旨并不能丝毫不差、原原本本地再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主旨,它毕竟要经过新闻文本建构主体的大脑的思维与运演,新闻文本主旨以社会生活之主旨为源泉、为基础,同时也是对社会生活之主旨的提炼与择用。也正因如此,新闻文本建构中,建构主体就能够超越客观世界的本真形态,去挖掘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深层的意蕴。新闻文本就是建构主体与建构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精神产品。正是由于对新闻文本不同于现实的特性有自觉认识,文本建构主体在新闻文本建构中存在的主旨有别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意旨也就合情而又合理。

受众对新闻文本解读中的主旨

受众,指的是新闻传播中信息的接受者,主要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或者称之为社会群体的受众,市场或消费者的受众,权利主体的受众。新闻文本的解读,“就是受众通过对结构化的信息符码文本的理解和评析,以认知社会现实并建构意义,从而达到调整自我生存状态的目的。”②它与新闻文本的生产构成互相维持的双面,新闻文本活动不只是建构主体的建构活动,它还包括受众对新闻文本的解读活动。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霍尔将新闻文本主旨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编码阶段,即编码者在对新闻事实的信息材料加工过程中生产着话语“意义”。二是成品阶段,即编码完成后新闻文本中的语言和话语“意义”。三是解码阶段,即受众对新闻文本的解读,文本只有经过解码才能维持内部的平衡和实现其全部价值,因此是新闻文本“意义”产生至关重要的阶段。德国美学家伊塞尔在其《文本的召唤结构》中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的等待读者去解释发现的神秘之物。突出强调接受主体在文本活动中的地位、重要作用和潜在的对话,将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看做文本意旨的具体化和再创造过程。可见,新闻文本只有经过受众的“解码”,建构主体建构的文本思想价值才能实现。因此存在于文本中的主旨也只有经过受众的接受活动,其主旨才有了社会价值,受众也在接受过程中对文本主旨具体化于大脑意识中。黑格尔认为,理解是人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人在理解中获得自我与存在的意义。新闻文本受众接受的主旨是接受主体对文本主旨的解读,既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文本主旨的一种存在方式。新闻文本建构主体在新闻文本建构中不可能通过文本完全表达出来,同时文本所体现的意义有时超越了建构主体的原意。新闻文本受众对文本的解读,既是了解文本思想,了解人情物貌的活动,同时也是新闻文本受众在自身主观条件,诸如个性、气质、性别、年龄、职业、经历、人生观、文化修养、接受心境等基础上,开启心理机能,使文本主旨在大脑中进行分析、理解,甚至质疑的过程。文本的接收其实就是文本受众的认识活动,受众在文本的接收中,了解了客观世界,丰富了生活经验,洞悉了人生的真谛,促使新闻文本的生产进入科学理性的轨道。2008年7月28日,新华社发布新闻《上半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这则新闻主旨是全国城镇职工工资收入上升,经济态势良好。新闻一发布,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舆论,产生出文本的多种解读:文化人郎遥远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主旨是质疑国家统计局“神话”式的工资涨幅;一位工薪阶层从自身收入和感受出发进行解读,主旨是平均工资涨了18%,为什么我的工资没动;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主持人董倩和新闻观察员白岩松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解读,主旨是平均工资涨幅达18%可能源于公务员加薪。这个新闻文本解读的事例,说明新闻文本的主旨存在于受众的解读中,其最终意义决定于受众的解读。受众作为新闻信息的阐释者、解释者、评价者和对话者,他往往站在自己的文化视野上,与文本中所蕴涵的新闻信息的文化意向进行对话与交流,不管是受众的认识活动,新闻信息文化价值阐释活动,还是接受主体的交流活动,其文本的主旨一定存在于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信息接收中。“新闻文本像是一套有着许多空隙与不确定的框架,必须经由受众利用事先的预期与经验进行增补,才能逐渐建构出新闻的整体意义。”③因此,新闻文本只有经过受众对文本的解读、接受和再创造之后,才能真正成为新闻作品。

注 释:

①叶燮:《原诗内篇》[A],王夫之等撰《清诗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85页。

②孙发友:《新聞文本与文化生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③贺建平:《新闻文本的多义性解读》,《当代传播》,2004(2)。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社会生活意识文本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