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供应链管理是国有煤炭企业物流公司的发展方向

2010-12-12周健奇

中国煤炭 2010年5期
关键词:服务商煤炭企业煤炭

周健奇 刘 伟 郑 毅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2.龙口煤电有限公司物资部,山东省龙口市,265700)

1 煤炭企业物流公司向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转型的发展方向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都拥有专门的煤炭运销和物资管理部门,多被称为运销处和物资处。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和本世纪初,国有煤炭企业基本实现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和主辅分离的改革,相继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在集团化的管理体制下,煤炭运销和物资管理业务与煤炭开采主业剥离,重组为专业化的运销和物资分公司(或被冠以其它名称),担负着煤炭储运销、物资采购与供应、国内外贸易等职能,是集团的流通利润中心。为实现煤与非煤并重的战略目标,煤炭企业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依托煤业优势发展新型接续产业,如煤电、煤化工等;二是在现有非煤产业中选择优势明显的产业重点发展。煤炭企业已有的非煤产业尽管类别众多,但绝大多数小而散,难以承担重任。医院、学校等本应由社会承担的服务职能移交社会。在不多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现有非煤产业中,各煤炭企业根据产业特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煤炭运销和物资管理业务为基础的物流业。运销和物资分公司也凭借已经积累多年的基础设施、品牌等优势,立足于集团煤炭运销业务以及集团内部物资采购业务开始大力发展物流业,并在商流的大进大出中创造了较高的利润。一批拥有独立法人地位,隶属于大中型煤炭企业的物流公司相继涌现。尽管这些物流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但整体看,物流业务仍然以煤炭运销和满足矿区内生产的物资供应为主,而很少真正涉足服务社会的综合配送领域。因此,这些物流公司开展的业务仍然没有脱离煤炭企业集团自身的煤炭运销和物资供应,利润来源仍然是贸易,而非物流服务。这也是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物流业的通病。

煤炭企业的物流业包括两类:一是煤矿物资物流;二是煤炭产品物流。基于现有物流基础,煤炭企业面向社会开展真正的物流业务也有两条途径。一是煤矿物资物流的延续,即发展社会非煤产品物流;二是面向社会开展煤炭产品物流,即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前者不是煤炭企业的强项,且发展不同产品物流所需的条件不尽相同,情况较为繁杂,利润也不高。而后者则是煤炭企业的优势,不仅能真正带动煤炭企业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型服务业的转型,还由于占据了煤炭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而获取较高的服务增值。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型服务业跨越仅仅凭借传统的贸易物流是不行的,传统煤炭物流公司必须实现向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转型,这也是国有煤炭企业物流公司的发展方向。

2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服务本质

煤炭供应链管理是指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开发和集成供应链资源,将煤炭供应链中各个环节高效地链接起来,组织和实施针对于煤炭消费客户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煤炭供应链管理者管理的是煤炭消费客户的煤炭产品供应链,既不同于传统的煤炭流通商,也不同于现阶段国有煤炭生产企业物流公司,而是服务于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的专业化的服务商,是煤炭价值链上各个创价活动的协调者。煤炭供应链的所有节点企业专注于煤炭流通领域,以消费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在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组织、协调下高效运营。

2.1 国有煤炭企业物流公司以贸易为主、低水平服务为辅的主导运营模式

目前,我国国有煤炭企业所属物流公司的运营模式大致可分为3类:一是仍然从事单纯的煤炭贸易,买入卖出赚取贸易差价;二是在进行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煤炭运输服务和配煤等加工服务,但主要盈利点仍然是煤炭贸易,且运输仅是简单的从A地运到B地,配煤也只是简单的堆煤混配,服务水平较低;三是极个别的煤炭物流公司,经由煤炭贸易转型为煤炭流通服务商,在从事商流贸易的同时提供专业化的煤炭加工和煤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服务,并以服务作为企业创价的主要基点。在我国煤炭运距长、需要多种运输工具联运而铁路运力又紧缺的情况下,煤炭贸易往往需要与运输服务相捆绑,因此,第二类运营模式是目前我国煤炭流通业的主导模式,可概括为以煤炭贸易为主、低水平的服务集成为辅。而第三类模式尚在探索和实践之中。国有煤炭企业物流公司的主导运营模式见图1。

图1 我国国有煤炭企业物流公司的主导运营模式

2.2 煤炭物流企业实施煤炭供应链管理是从低层次的服务向现代化的生产型服务业跨越

与以贸易为主、低水平服务为辅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同,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在对供应链节点资源进行集成的同时,也为所有节点服务,将从煤炭生产企业采购的煤炭产品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工服务等供应链管理服务集成后,销售给煤炭消费客户,是典型的针对于生产和商务活动的服务,属生产型服务业。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一方面通过中介服务,引导生产者生产出具有更多价值的煤炭;另一方面,通过以煤炭为载体的服务增值,最终以产品集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的形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令煤炭商品具有更多的价值。在整个服务转化过程中,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也以货币的形式获取了服务创造的价值增值,而不仅仅是煤炭产权变动的贸易差价。这也是本文将煤炭供应链管理者称为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原因所在。可见,煤炭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不仅仅是实现了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更不是中间环节的简单加价,而是通过服务于生产、消费双方所产生的服务增值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样,煤炭流通环节就发挥了煤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服务转化器的作用,即通过将煤炭流通服务与煤炭产品的集成,在煤炭产品向服务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煤炭商品价值的增值,最终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实现煤炭价值的最大化。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服务本质见图2。

图2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服务本质

3 国有煤炭企业物流公司实施煤炭供应链管理必须坚持网络化发展

煤炭供应链网络是煤炭产业的一种组织结构,网络节点主要包括5大类:一是由煤炭消费企业组成的消费客户网;二是由煤炭生产企业组成的采购网;三是由主要运输站点和运输线路组成的运输网;四是由煤炭库存和加工地组成的煤炭储配网;五是由煤炭主要交易地所组成的煤炭交易网。纵向看,所有企业处于同一条产业价值链上,每个相邻企业间都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供需关系;横向看,位于同一节点处的同类企业,相互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煤炭供应链网络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3层,分别是社会网、物链网和信息网。社会网是指煤炭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社会关系。纵向看,所有企业处于同一条产业价值链上,每个相邻企业间都是供需关系;横向看,位于同一节点处的同类企业,相互间优势互补。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网中,供应链管理者与一些企业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已经缔结了战略联盟,而与一些企业只是保持着普通伙伴关系,还可能与少数企业只是存在简单的交易关系,有些甚至仅仅是单笔交易关系。物链网是指物与物链接形成的网络,体现的是煤炭供应链的节点布局。其中,采购网点主要分布于煤炭产地和集散地,销售网点主要分布于煤炭消费地和分销地,物流网点主要分布在关键的煤炭集散地、中转地和分散地,具有中转、库存、配煤功能的储配网点则主要集中于中转港口和部分集散地,交易网点主要由煤炭交易中心构成。在网线中流动的除了物流、资金流之外,还有信息流。信息流在所有的网点中双向、顺畅流动便构成了煤炭供应链网络中的信息网。煤炭供应链网络结构见图3。

图3 煤炭供应链网络示意图

网络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因此,若要转变现有的主导运营模式实施煤炭供应链管理,必须首先构筑煤炭供应链网络。供应链是一个具有网络状结构的组织,网络的节点是处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不同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是网络的核心,一点对多点,既面向多点消费端和多点生产侧,也面向多点转运节点。正是由于网络的存在,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才能在不占有煤炭资源的情况下,有效地获取实施供应链管理所需的相关资源,并对资源进行集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稳定煤炭供需,服务于煤炭供应链的所有网络节点。关于网络化对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陈建生、王立杰(2004)认为:供应链环境下的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不仅要对煤炭企业内部物流体制进行变革,而且要从企业组织形式演变的角度,根据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联度构建煤炭企业物流供应链联盟,并根据煤炭企业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的特征,探讨如何构建煤炭企业物流供应链联盟;煤炭企业实现物流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具体形式包括煤炭企业—供应商联盟和煤炭企业—用户联盟。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网络化就是以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为核心,结合我国煤炭产业的组织结构特性,集成分散于煤炭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行为主体,构筑一张覆盖煤炭流通领域的煤炭供应链网络。网络中的所有节点之间存在包括供需关系、社会关系、交易关系等各种关系在内的利益相关性,大家基于共赢的理念结成战略联盟,煤炭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沿着网线动态流动,依此形成的物流服务、资金流服务、信息流服务和煤炭加工服务与煤炭产品集成,在煤炭的流通过程中创造价值。原本由网络节点各自掌握的煤炭及其相关资源经过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集成,形成由所有节点共享的网络资源。以网络为基础的煤炭供应链管理在满足煤炭消费客户需求的同时,优化配置煤炭资源、稳定煤炭供需,实现以煤炭供应链网络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

4 煤炭供应链管理能够引领煤炭产业从粗放式向精益化发展

精益化发展是对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在内的现有系统进行突破性的急剧改善并持续追求完美。粗放式是简单地扩大规模,集约化则不再追求规模,是在原有的范围内通过对相同生产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来获取效益,也就在现有的系统中“精心的、专心致志的、深入细致的”生产、运营和管理,因此,也是一种精细化发展,是在现有系统中的精打细算。与集约化发展相比,精益化将更为有效地解决煤炭产业的科学发展问题。

人们通常认为,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被普遍应用的精益发展模式并不适用于以大规模为特征的煤炭业。其实不然,实施煤炭供应链管理就是一种精益化的发展方式。煤炭供应链具有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本质和网络状的组织结构,网络的节点是不同的产权主体,所有的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共创。这些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结纽带不一定是产权,而是基于共赢理念的战略联盟关系。因此,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并不是要把所有供应链节点都归于一个主权企业,而是要建立一个无边界组织。这样的无边界组织其实是一个精益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典型的精益管理模式。

[1] 劳里·杨著,耿帅译.从产品到服务——企业向服务经济转型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陈建生,王立杰.论煤炭企业物流供应链联盟[J].管理世界,2004(11)

[4] 李敏.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创价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5] 张保胜.网络产业:技术创新与竞争[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服务商煤炭企业煤炭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论IaaS云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的“未来”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