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尘百年今日闪光
——首届山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流大会成功举办

2010-12-08林志刚徐妍

少林与太极 2010年9期
关键词:拳术武当孙膑

文/林志刚 徐妍

风尘百年今日闪光
——首届山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流大会成功举办

文/林志刚 徐妍

7月23日,第十届全国子午门、少林、民间武术争霸赛暨首届山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流大会在山东省梁山县举行。本次大会是山东省首届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流大会,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孙膑拳、临清肘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子午门功夫、济南形意拳、徐家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当太乙门、太平拳等,这些萌发于山东的传统武术拳种和流派都进行了技艺交流。本次竞赛开创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流的先河,搭建起保护弘扬传统武术稀有拳种的平台,使濒临灭绝、沉睡百年的武术拳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子午门功夫是梁山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门派之一,由梁山县北部六工山(现已划为东平县)建福寺老方丈元通大师和梁山好汉们共创。它根植于齐鲁大地,在齐鲁文化的土壤中成长,与齐鲁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深受齐鲁文化独特风貌的浸润和濡染,从内容到形式的丰富、从价值取向到影响力的深远等,同其他区域武术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此功多练于子午两个时辰,练先天之躯补后天之精华,练后天之精华补先天之不足,先天为阴,后天为阳,阴为子,阳为午,故名“子午门”,后经历代前辈言传身教,形成了武松拳、智深拳等72种徒手套路、72种器械套路和36套内功功法。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孙膑拳,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遗”项目之一。孙膑拳又称“大架拳”,亦有“二节腿”、“长袖拳”之称,是武技与兵家思想有机相融的结晶,是我国武术中起源较早的拳术之一,流传于山东各地,山东省安丘市是孙膑拳的主要流传地。

临清肘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遗”项目。肘捶的基本内容由功法和理法两部分组成,功法主要有两通、十趟捶、四季捶、八方捶及天、地、人字号散手等,理法主要有玩意起名说及捶论等。肘捶在中国武艺的高度成熟期自觉地运用易医之理、兵学之理来演绎武技,拳法起点高、立意准、招法狠、重实用,是理论和技法的优秀结合。肘捶中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武艺中的原生态元素,为我们研究认识中国传统武艺、发展现代运动训练提供了良好借鉴。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当太乙门起源于武当山,拳术、器械、对练等风格特点与其他拳派迥异,彰显道教的文化特色,集武当、少林之特点,尤其是醉拳、猴拳则突出表现了刚柔相济、形神兼备之神韵。醉拳善醉步,无醉态;猴拳、猴棍具猴之神灵,异猴形,演练中随心所欲无定式,有别于其他象形拳。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家拳萌发于山东省新泰市通济村,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间,由徐氏高祖徐盛才所创。徐家拳内容体系包括拳术、器械、拆手、内功、辅助功法等六大类。其中拳术和器械独具特色,在充分吸收少林、武当功夫精华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稳、准、狠的技击实战基本特征,既有北派功夫出拳快、发力重的特色,又具南派功夫轻灵、迅猛的风格,手法繁多、快捷实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山东省优秀的民间传统武术项目。

猜你喜欢

拳术武当孙膑
武当佳境
孙膑与庞涓
比赛吃馒头
假痴不癫
武当秘传太极拳图谱(下)
少林拳术图说(七)
免费读武当 送您纪念奖
石头拳术秘诀(六)
髌骨与髌骨骨折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