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理气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0-12-03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理气温阳稳定型

廖 震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中西医结合有较好疗效。2002年以来,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理气中药治疗本病39例,并与常规治疗者对比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02年1月-2009年2月住院病例77例。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属心肾阳虚、气滞血瘀。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45~73岁,平均60.22岁;患冠心病6~12年,平均8.72年;初发劳力性心绞痛19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1例,自发性心绞痛8例;合并心律失常29例,高血压病22例,高脂血症24例,糖尿病19例。对照组39例,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48~78岁,平均62.35岁;患冠心病7~13年,平均9.06年;初发劳力性心绞痛18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2例,自发性心绞痛9例;合并心律失常30例,高脂血症29例,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15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吸氧、卧床休息,应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肠溶阿司匹林及极化液静滴,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并进行对症处理等,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生脉注射液20mL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加服温阳理气中药 [基本方为制附片15g,肉桂5g,当归20g,细辛6g,乌药 12g,枳壳 10g,佛手 12g,檀香 5g(后下),瓜蒌壳 15g,法半夏 12g,川芎 15g,桔梗 12g;酌情加减]每日1剂,由本院药剂科代煎,每次服150mL,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4d。

1.3 观察方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停减情况。

1.4 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相关疗效标准执行。心绞痛症状疗效分为显效(心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弱、持续时间缩短)、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3级。心电图疗效分为显效(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 (ST段回升0.05mV以上,但未恢复至正常;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无效(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或加重)3级。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1)临床疗效:治疗组38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84%;对照组39例,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5%。(2)心电图疗效:治疗组38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58%;对照组39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49%。结果提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情况比较 两见表1。结果提示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结果提示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血浆黏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相关指标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下同

心绞痛分级组别硝酸甘油用量(mg)较重11 6 11 5发作频率(次 /周)持续时间(min)治疗组(n=38)对照组(n=39)中度13 8 12 17轻度9 22 9 11重度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 2 7 6 13.51±0.54 2.49±0.55**13.77±0.43 6.67±0.29**9.01±1.45 3.24±0.44**△8.72±1.51 4.73±0.61**14.77±3.26 4.13±1.31**△13.95±2.79 6.21±2.1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本病发病一般认为系“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患者胸中阳气被遏是发病的关键。本病病机虚实夹杂,实者有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等,痹阻胸阳、心脉;虚者多心肝脾肾不足,致阳气不伸、心脉失养。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本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生,患者肾中精气渐亏、命门失煦;肾水寒冷,致使胸阳不振,阴邪以乘;同时,患者或因工作压力,或因久病忧思而致肝气郁滞,则胸阳、心脉之痹阻更甚,辨证总以心血瘀阻或气郁、命门火衰为多。临床处理此类患者,一般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并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我们根据临床辨证所得,给患者加服温阳理气汤剂,药中病机,故收效更佳。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血黏度升高,可加重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导致血黏度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增加冠状动脉供血、改善微循环的同时,必须重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复方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均有扩张冠状动脉和保护、修复心肌细胞功效,可激活纤溶系统,抑制血栓素,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取得较好效果[2];加用温阳理气中药治疗后疗效更为明显,在缩减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M].1993:41~45.

[2]张文君,李洪波,陈浩宏.丹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3(12):1657 ~1658.

猜你喜欢

理气温阳稳定型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藿芪温阳丸醇提部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