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58例

2010-12-01周晓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3期
关键词:华蟾素原发性疗程

周晓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80%~90%的肝癌患者同时伴有肝硬化[1]。由于其发病比较隐蔽,确诊时多已达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治愈的机会,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尚无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2]。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水溶性成分制成的注射液,目前临床上已经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并且已有相当长时间的使用,近期研究和临床实验表明华蟾素对抑制肝癌具有一定的疗效。现收集我院肿瘤科原发性肝癌病例58例采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治疗,并将其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肝癌诊断标准,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岁。按照临床分期,Ⅱ期26例,Ⅲ期18例,Ⅳ期14例。所有患者均为无手术及TACE指征或不愿意接受手术及TACE治疗的确诊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入院的患者先按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然后按照临床分期进行分组,最后再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一般方案治疗组,B组为一般方案治疗组。A、B两组患者资料如表1,无显著性差异,基线具有可比性。

表1 华蟾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益肝灵片77 mg/次,3次/d;维生素C片0.1 g/次,3次/d;复合维生素B片2片/次,3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华蟾素20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20 d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周再进入下一疗程。治疗期间不使用任何其他抗癌药物。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生存质量的评价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对比,治疗之后的主观症状,如食欲、腹胀、疼痛、黄疸等。

1.3.2 癌灶客观疗效的评价 依据WHO的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的评价:①完全缓解(CR):肿瘤消失并持续1个月以上;②部分缓解(PR):肿瘤两个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50%,并且持续1个月以上;③稳定(NC):肿瘤两个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50%,增大≤25%,并且持续1个月以上;④恶化(PD):肿瘤两个最大垂直直径乘积增大>25% ,或有新的病灶出现[3]。

1.3.3 生存期 用随访的方法确定Ⅱ、Ⅲ、Ⅳ期患者的寿命,II期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III、IV期患者每2个月随访一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有效率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行差异性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的疗程 华蟾素治疗组患者完成1、2、3及3个疗程以上治疗的人数分别为29、27、23、18,最多者完成15个疗程的治疗,对其已采访44个月。对照组患者完成1、2、3及3个疗程以上治疗的人数分别为29、26、20、11,最多者完成11个疗程,对其已随访27个月后死亡。

2.2 生活质量 华蟾素治疗组病情改善、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10、16、3,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病情改善、稳定及恶化例数分别为9、15、5例,总有效率为82.8%。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3 实体瘤的变化 华蟾素组的恶化率(20.7%)显著低于对照组(37.9%),P<0.05。结果如表2。

表2 华蟾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实体瘤的变化(例)

2.4 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观察比较治疗1个周期后血白细胞(WBC)、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指标的变化,结果如表3。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TBIL、ALT、AFP指标的测量结果 P<0.01,华蟾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表3 华蟾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s)

表3 华蟾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华蟾素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华蟾素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5 生存期的随访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2个月以上的例数如表4。华蟾素治疗组中的12个月以上的生存率(41.4%)显著高于对照组(24.1%),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4 华蟾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存期的随访(例)

3 讨论

肝癌在我国的癌症中死亡率高居第二,并且高达80%至90%的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化,其病因最主要(约80%)是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4]。肝癌是一种高侵袭性的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常常已为中晚期,然而迄今为止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或TACE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尚且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1]。

华蟾素是中华大蟾蜍皮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新型纯中药水溶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吲哚类总生物碱,具有解毒消肿、化结溃坚等作用[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华蟾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或抑制作用,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功效,并且也能使乙肝病毒的复制得到显著抑制;同时华蟾素还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血清溶菌酶,抑制淋巴细胞的分裂增殖,增进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6][7]。

根据对华蟾素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的临床观察和随访调查,发现华蟾素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不是很显著;华蟾素治疗组12个月以上的生存率(41.1%)显著高于对照组(24.1%);治疗后对患者的实体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华蟾素治疗组的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华蟾素对抑制实体瘤的恶化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后明显改善,且华蟾素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明华蟾素对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

本试验结果结果显示华蟾素能稳定大多数患者的病情,且对降低ALT、TBIL有一定的疗效,对保护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使患者在食欲、疼痛、乏力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在用药当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华蟾素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提高和改善生存质量等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1]王志超,冯正平.华蟾素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现代医院,2008,8(6):56-57.

[2]曹宇华,罗和生.华蟾素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国医学文摘,2007,16(1):18-19.

[3]谭莉萍,岑洪,胡晓桦.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的历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医学综述,2009,15(10):1492-1494.

[4]刘允怡,赖俊雄.肝癌治疗新进展.临床外科杂志,2007,15(l):2-5.

[5]李新权,鲍英春.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研究.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60-61.

[6]张红卫,高红芳,胡艳,等.多西紫杉醇联合华蟾素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4):305-307.

[7]刘小红,傅浩,祝强华,等.华蟾素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134-135.

猜你喜欢

华蟾素原发性疗程
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Professor YANG Yu-fei's Experience on th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华蟾素和顺铂对骨肉瘤 MG-63 细胞联合杀伤作用的研究